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全国2020年-2021年两年中考分课分类汇编)(专辑解读)本专辑以课为线索,分为两部分,对2020-2021年全国各省市120套中考真题整理、归类,提供详尽解析,是备战2022年中考一轮、二轮复习的绝佳复习资料,中考真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因此研究中考真题,把握其规律,在复习备课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下载使用。(2021年)1.(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A.日内瓦会议 B.“非洲年”C.不结盟运动 D.万隆会议【答案】D【详解】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故D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排除A;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排除B;不结盟运动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排除C。故选D。2.(2021·贵州安顺·中考真题)史明辨同学在历史人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图片(图),下列最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玻利瓦尔(1783-1830)甘地(1869-1948) 扎格鲁尔(1857-1927)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B.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斗争C.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答案】B【详解】玻利瓦尔是南美独立运动领袖,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袖,故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斗争,故选B;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A项不是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排除;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社会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排除C;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D。3.(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按主题分类归纳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表的主题是( )时间 史实1951年 利比亚独立1960年 非洲17个国家独立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A.拉美民族解放战争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C.全球殖民体系崩溃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答案】B【详解】材料中的“利比亚独立”“非洲17个国家独立”及“纳米比亚独立”反映的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其中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与拉美民族解放战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说法无关,AD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全球殖民体系的崩溃,强调的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C项排除。故选B。4.(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土崩瓦解的标志是A.利比亚民族独立 B.埃及民族独立C.南非民族独立 D.纳米比亚民族独立【答案】D【详解】纳米比亚于1990年独立,是非洲最后一块殖民的获得解放,宣告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土崩瓦解,故D符合题意;利比里亚独立是1951年,排除A项;埃及民族独立是1952年,排除B项;南非民族独立是1961年,排除C项。故选D项。5.(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20世纪90年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非殖民化”历史使命宣告完成,但大多数新兴独立国家却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据联合国2016年的统计数据编制)A.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 B.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C.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涨 D.新兴国家面临发展问题【答案】D【详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最不发达国家数量持续增长,但不发达国家绝对贫困人口数也在持续增长,这说明大多数新兴独立国家面临着发展问题,需要发展经济,减少贫困人口。故D符合题意;最不发达国家数量持续增长不能说明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排除A;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涨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故选D。6.(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指的是 。A.利比亚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C.尼日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休系最终崩溃,所以“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指的纳米比亚独立,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始于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C.纳米比亚的独立 D.联合国的成立【答案】A【详解】20世纪50年代,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万隆会议的召开,故选A;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B错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统治,C错误;联合国是国际组织,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符题意,D错误。8.(2021·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下表中的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时间 历史事件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1960年 “非洲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999年 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答案】A【详解】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以及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都体现出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故A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是指美苏争霸等事件,排除B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属于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排除C;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会涉及苏联解体,排除D项。故选A。9.(2021·四川中考真题)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人民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B.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并结合所学可知,C是对纳米比亚独立的评价与看法,属于历史观点,故C正确;ABD都是对历史的真实情况的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故ABD错误。综上故选C。10.(2021·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 D.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答案】C【详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据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推断,这体现了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C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排除A;“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是指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排除B;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是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D。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1.(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亚非拉国家逐步摆脱殖民统治,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图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1)从材料一①②两条进军路线中,选出玻利瓦尔的进军路线,并指出他所反对的殖民者。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削弱,亚洲、北非地区多国取得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非洲共有45个国家获得了独立。——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后半期非洲国家普遍获得独立的原因。材料三 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上,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倡议亚非国家继续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开启亚非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摘编自2015年万隆会议纪念活动讲话(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精神”形成的时间,简析当今“万隆精神”仍然得到亚非国家高度认可的原因。【答案】(1)路线:①;殖民者:西班牙;(2)原因:西方殖民国家的普遍衰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非洲人民的抗争(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3)时间:1955年;原因:契合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亚非国家合作共贏;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①进军路线需要翻越安第斯山脉,故问题一:利瓦尔的进军路线是①。问题二:玻利瓦尔所反对的殖民者是西班牙。(2)依据材料二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削弱”“亚洲、北非地区多国取得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可知,20世纪后半期非洲国家普遍获得独立的原因是:西方殖民国家的普遍衰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3)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故问题一:万隆精神形成于1955年。问题二:依据材料三信息““万隆精神”,倡议亚非国家继续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开启亚非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万隆精神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亚非国家合作共贏;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2021·湖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是20世纪的最强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截止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摘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支持。同年3月下旬,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着手解决许多紧迫问题。——摘自《世界历史》期刊(2018.6)(1)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什么追求?其主要推动力量有哪些?【答案】(1)变化: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原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2)追求:合作共赢,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支持非洲经济发展;力量:联合国、 国家社会相关组织、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等。【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形势主要变化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依据材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可得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导致。(2) 依据材料二“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支持。”可得出国际社会的追求是合作共赢,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支持非洲经济发展;依据材料“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可得出联合国的推动;结合所学还可以从国际社会相关组织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推动等回答。13.(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东欧、亚洲以及拉丁美洲建立了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深入,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世界史》材料二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探索。——《世界现代化历程》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苏联、美国的国际地位及相互关系。据材料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哪年被称为“非洲年”?据材料二,概述非洲国家的发展状况及共同原因。(3)据材料二,从发展方式角度,归纳二战后世界的基本变化。(4)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后世界变化的主要特性。【答案】(1)分别成为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进行冷战对抗。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2)1960年。大部分国家赢得独立后,发展相对缓慢。共同原因是盲目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3)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或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或是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崛起;各国发展模式不尽相同【详解】(1)据材料一“在东欧、亚洲以及拉丁美洲建立了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可知二战后苏联、美国分别成为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双方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抗。据材料一“……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第三次技术革命可知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2)结合所学知识,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据材料二“……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概述非洲国家的发展状况是大部分国家赢得独立后,发展相对缓慢。据材料二“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可知共同原因是盲目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3)依据材料二“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可知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或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或是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据材料一“二战后,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可得出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据材料一“……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可得出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据材料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深入,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可得出各国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据材料一“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据材料二可知,二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崛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瓦解,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2020年)1.(2020年浙江杭州)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①1919年巴黎和会 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 ④1955年亚非会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主题是“强权即公理”,而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不能体现这个主题。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排除含④的选项。A项①②③曾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万隆会议的内容与地位。2.(2020年山东滨州)亚非拉地区在近现代史上饱受殖民侵略,但亚非拉人民从未放弃过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与之有关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国会纵火案”C.“华约”成立D.“非洲年”【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D符合题意;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A不符合题意;国会纵火案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和其他反对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力量的阴谋事件。B不符合题意;“北约”和“华约”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C不符合题意;故选D。3.(2020年四川广安)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表现是A.“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C.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D.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都是发生在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B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一战之前,排除;C项发生在二战后,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在二战后,D排除。故选择B。4.(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历史学习小组要进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研究性学习。下列资料不可以选用的是A.洋务运动B.万隆会议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考查点:万隆会议。解题思路:题干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研究性学习,不可以选用”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亚非会议,与中国近代化探索无关,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属于中国近代化探索,排除CD。故选B。5.(2020年湖南岳阳)2020年5月以来,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万隆会议D.日内瓦会议【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的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所以C项符合题意;1943年,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的开罗会议,主要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等内容的会议,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打败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等内容,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答案为C。6.(2020年山东德州)2020年是非洲获得完全独立30周年。30年前.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埃及华夫脱运动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纳米比亚的独立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C正确。埃及华夫脱运动发生于1919年,不合题意,A错误;印度是亚洲国家,不是非洲国家,B错误;古巴是美洲国家,D错误。综上故选C。7.(2020年江苏南京)下列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纳米比亚的独立 ②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③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 ④巴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①③②④③②①④③②④①D.③①④②【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纳米比亚的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②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时间1920年;③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的时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④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时间是1999年。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④,故选B。8.(2020年四川广元)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出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下列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①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②视频:《万隆会议》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④论文:《拿破仑帝国的兴衰》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面貌。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反映了非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反映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因此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①②③,A项符合题意;而④《拿破仑帝国的兴衰》中拿破仑帝国属于欧洲国家,与题干亚非拉国家不符,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9.(2020年湖南怀化)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新经济政策②罗斯福新政③苏联解体④非洲独立年①②④③③①②④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新经济政策发生于1921年;②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③苏联解体发生于1991年;④因为在1960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综合以上可知,上述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③,A正确;BCD错误。综上故选A。10.(2020年河北)下面是为纪念某历史事件发行的邮票,该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B.万隆会议的召开C.“非洲年”的出现D.纳米比亚的独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1990年”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故D符合题意;A发生在15—16世纪,B发生在1955年,C发生在1960年,都在时间上与题干不对应,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1.(2020年青岛)1955年,新独立的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民族独立、团结合作、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这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D.万隆会议【答案】D【解析】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体现了“万隆精神”,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次会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符合题意;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A排除;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是二战时期召开的,不是亚非会议,BC排除。故选择D。12.(2020年湖北孝感)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某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个会议是雅尔塔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所以C项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13.(2020年辽宁辽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1999年底,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纳米比亚D.巴拿马【答案】D【解析】考查点: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解题思路:紧扣“1999年底,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结合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回答。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故D符合题意;中国在1999年收回澳门主权,排除A;印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纳米比亚在1990年获得独立,排除C。故选D。14.(2020年湖南张家界)15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入非洲,逐步建立起了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埃及的独立B.纳米比亚的独立C.南非的独立D.“非洲独立年”的出现【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纳米比亚独立,使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A项埃及独立是在1952年;C项南非独立是在1961年;D项“非洲独立年”指的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B项符合题意,故选B。15.(2020年湖北宜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新独立的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为此,1955年4月召开了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亚信峰会D.APEC会议【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新独立的国家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为此,1955年4月召开了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会议——万隆会议,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B正确;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A排除;亚信峰会一般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2002年6月4日,首届亚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C排除;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于1989年成立,D排除。故选B。16.(2020年山东临沂)从如图所反映的会议开始,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是工业化国家亚非与会国殖民地国家D.发展中国家【答案】D【解析】为解决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1955年,亚非各国在万隆召开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由于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多个方面达成的共识,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与发展,表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D项。17.(2020年山东泰安节选)中华民族在文明交往、制度创新、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维护和平篇)材料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如下图):“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万隆会议的性质是什么?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答案】(6)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求同存异方针。【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的性质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8.(2020年黔南州节选)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史实。(4)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这年被称为________。【答案】 “非洲年”【解析】(4)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年被称为“非洲年”。试卷第2页,总15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