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2课阅读理解专项一、文言文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鼓:______②汤汤:______2.你从文段中哪里读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的?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①用“/”给句子标出朗读停顿。②解释句子:③这句话表现了 。4.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____”,后人常用“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者 乐曲高妙。你还知道的关于知音的诗句或名言:_____。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①,拊掌见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②。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5.文中加点的“之”字分别指代什么?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择下面句中停顿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 )里。A.今/乃掉/尾而斗 B.今/乃掉尾/而斗 C.今乃/掉尾而/斗7.解释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杜处士是个怎样的人?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茫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__________)(2)使侄录之。(__________)10.翻译下列句子。(1)此何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弹奏。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①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②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③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4. 知音 高山流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藏嵩的画《牛》。 牧童说的话6.B7.有一天,(杜处士)晾晒书画。8.从“处士笑而然之”可以看出杜处士是个谦虚的人。9. 喜爱 抄录10. 这是什么字? 张丞相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自己的字。11.应该责怪张丞相,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好书而不工引起的,如果他工工整整地写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