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 导学精练 专题03 牛顿三大定律(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 导学精练 专题03 牛顿三大定律(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牛顿三大定律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对比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求解瞬时加速度的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题解析】
例1.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A
【解析】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碗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右运动,则只有图A所示的情形符合要求,故A正确.【来源:21cnj*y.co*m】
【点睛】由于液体内任一部分所受合力水平向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可在液体内部任意位置取一个立方体,则右侧面处的压强必大于左侧面处的压强,由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同一水平线上各点从左到右距液面高度依次增大,故A正确.
例2.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
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0,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
C.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
D.以火车为参考系,此时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能适用
【答案】A
【解析】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运动状态,若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是小球相对于火车向后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向前做加速运动,小球在水平方向并不受力的作用,故A错误,C正确;小球在水平方向并不受力的作用,小球所受的合力为0,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故B正确;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此时,火车做加速运动,不再是惯性参考系,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再适用,故D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例3.图为杂技“顶竿”表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答案】B
【解析】对竿上的人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 http: / / www.21cnjy.com )、摩擦力Ff,有mg-Ff=ma,则Ff=m(g-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f′、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N,有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N′=Mg+Ff′=(M+m)g-ma,故选项B正确.2·1·c·n·j·y
例4.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用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细绳L1和轻弹簧系在天花板上,A、B两小球之间用一轻质细绳L2连接,细绳L1、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细绳L2水平拉直,现将细绳L2剪断,则细绳L2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细绳L1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为1∶1
B.细绳L1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为1∶cos2θ
C.A与B的加速度之比为1∶1
D.A与B的加速度之比为cos θ∶1
【答案】D
【解析】根据题述可知,A、B两球的质量相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设为m,剪断细绳L2瞬间,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于细绳L1的拉力突变,沿细绳L1方向和垂直于细绳L1方向进行力的分解,得FT=mgcos θ,ma1=mgsin θ;剪断细绳L2瞬间,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于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则弹簧的弹力还保持不变,有Fcos θ=mg,ma2=mgtan θ,所以FT∶F=cos2θ∶1,a1∶a2=cos θ∶1,则D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堂练习】
1.小明在观察如图所示的沙子堆积时,发现沙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自然堆积成圆锥体,且在不断堆积过程中,材料相同的沙子自然堆积成的圆锥体的最大底角都是相同的。小明测出这堆沙子的底部周长为31.4m,利用物理知识测得沙子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估算出这堆沙子的体积最接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60m2   B. 200m2   C. 250m2   D. 500m2【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解析】沙堆底部周长为31.4m,故圆锥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底部圆半径为,对锥面上的一粒沙粒分析,当满足(为锥体的底角)时沙粒刚好静止,故,解得圆锥体高,故圆锥体的体积约为,A正确.
2昆虫沫蝉跳跃的高度可达0.7m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其身体长度仅有几毫米,跳跃能力远远超过了人们先前所认为的昆虫界的“跳高冠军”——跳蚤。 已知沫蝉起跳时,平均加速度可达3.8 km/s2,则沫蝉起跳时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大小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的比约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3.8:1 B.38:1 C.380:1 D.3800:1
【答案】C
【详解】沫蝉起跳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a
解得地面对沫蝉的支持力大小FN=381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N′=FN=381mg
则FN′:G=381:1;平均压力大小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的比约为380:1。
3.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摩擦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一艘万吨巨轮,由于巨轮惯性太大,则会出现的情况( )
A. 完全无法拖动巨轮 B. 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速度
C. 一施力就会产生明显位移 D. 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一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合力,巨轮立即产生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会发生变化,但由于质量较大,所以只能产生一个较小的加速度,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的速度和位移。
A.完全无法拖动巨轮,与结论不相符,A错误;
B.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的速度,与结论相符,B正确;
C.一施力就会产生明显位移,与结论不相符,C错误;
D.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的加速度,与结论不相符,D错误。
4.大型油罐车内的油在运输过程中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发生涌动(如图1),为了防止油涌动导致车体重心急剧变化的危害,在油罐车内部设置了一些固定挡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油罐车匀速向左拐弯时,油罐内的油将涌动到油罐的右侧
B.油罐车在设置挡板后,减小了油的惯性,使油不容易发生涌动
C.油罐车在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挡板可以减弱油向前剧烈涌动
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即使没有挡油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
【答案】B
【解析】A.由于惯性油罐车匀速向左拐弯时,油罐内的油将涌动到油罐的右侧,故A正确;
B.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故B错误;
C.油罐车在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刹车,由于惯性油向前剧烈涌动,设置挡板并不能改变油的惯性,但能减弱油向前剧烈涌动,故C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即使没有挡油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故D正确。
1.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两个关键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决动力学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2.连接体问题内外力的关系
常见的连体模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连接体的特点:
两个组员具有共同大小的加速度;两个组员具有共同大小的速度:
处理连接体的基本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配合使用;
3.两物体接触或者脱离的临界条件是FN=0
【例题解析】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车置于水平面上,轻绳跨过小车右顶端的滑轮连接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块,置于小车水平上表面,竖直悬挂并贴着小车右竖直挡板,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对施加水平推力,、能与保持相对静止,则的大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 D.
【答案】A
【解答】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物块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细绳的拉力:
对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故正A确
例2.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θ,将一质量为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且θ<β,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沿着杆加速下滑 B.沿着杆加速上滑 C.沿着杆减速下滑 D.沿着杆减速上滑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把滑块和球看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整体受力分析,沿杆和垂直杆建立直角坐标系,若速度方向沿杆向下,则沿杆方向有(m1+m2)gsinθ-f=(m1+m2)a,垂直杆方向有FN=(m1+m2)gcosθ,摩擦力f=μFN,联立可解得a=gsinθ-μgcosθ.对小球有,若θ=β,a=gsinβ,现有θ<β,则有a>gsinβ,所以gsinθ-μgcosθ>gsinβ,gsinθ-gsinβ>μgcosθ,因为θ<β,所以gsinθ-gsinβ<0,但μgcosθ>0,所以假设不成立,即速度的方向一定向上.由于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滑块沿杆减速上滑,故D正确.
例3.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为m=2 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36 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在t=5 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75 m(g取10 m/s2).
(1)求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2)假设由于动力系统故障,悬停的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为40 m/s,求无人机悬停时距地面高度;
(3)假设在第(2)问中的无人机坠落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系统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求无人机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
【答案】(1)4 N (2)100 m (3) s
【解析】(1)根据题意,在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Ff=ma;由运动学规律得,上升高度:h=at2 联立解得:Ff=4 N.
(2)下落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f=ma1;得:a1=8 m/s2 ;落地时的速度v2=2a1H;联立解得:H=100 m.
(3)恢复升力后向下减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Ff=ma2;得:a2=10 m/s2
设恢复升力后的速度为vm,则有
eq \f(v,2a1)+eq \f(v,2a2)=H;得:vm= m/s;由:vm=a1t1;得:t1= s.
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  )
A.a=gsin θ,F=(M+m)g(μ+sin θ) B.a=gcos θ,F=(M+m)gcos θ
C.a=gtan θ,F=(M+m)g(μ+tan θ) D.a=gcos θ,F=μ(M+m)g
【答案】C
【解析】B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合力水平向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再对AB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F.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gtan θ,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F-μ(M+m)g=(M+m)a,解得F=(M+m)g(μ+tan θ),故选项C正确.21教育网
例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m+M)g D.+(m+M)g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当M恰好不能脱离夹子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M受到的摩擦力最大,F取最大值,设此时提升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M有:2f-Mg=Ma①;对m有:F-2f-mg=ma②21·cn·jy·com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F=,选项A正确.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车厢水平底板上放置质量为的物块,物块上固定竖直轻杆,质量为的球用细线系在杆上0点。当车厢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加速运动时,球和物块相对车厢静止,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此时车厢底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为、支持力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1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对小球、细线、轻杆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2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解得:,,故C正确。
2.如图所示,矩形拉杆箱上放着平底箱包,在与水平方向成的拉力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已知箱包的质量,拉杆箱的质量,箱底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不计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取,,。2-1-c-n-j-y
(1)若,求拉杆箱的加速度大小;
(2)在(1)的情况下,求拉杆箱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要使箱包不从拉杆箱上滑出,求拉力的最大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1)若,拉杆箱的加速度大小为;
(2)拉杆箱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3)要使箱包不从拉杆箱上滑出,拉力的最大值为。
【解答】解:(1)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解得:
(3)箱包恰好不从拉杆箱上滑出时,箱包与拉杆之间的弹力刚好为零,以箱包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此时的加速度为,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处:21教育名师】
解得:;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拉力的最大值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0.8,sin=0.6,g取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处,在图上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到达B处时速度?
(3)上题中,若到达B处后撤销外力,则物体还能运动多长时间?
【答案】(1)0.5(2),21.45m/s(3)4.29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析】
(1)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L=,代入数据解得:a=10m/s2
由牛顿第二律有:F﹣ mg=ma
代入数据解得: =0.5
(2)作图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a1=11.5m/s2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vB≈21.45m/s
(3)撤销外力后,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左匀减速运动,到停止为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ma2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a2=5m/s2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vB=a2t,代入数据解得: t=429s
4.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θ(小角度)的斜面。一辆长L=12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v1=23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s=4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d=38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空货车质量M是货物质量m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m/s2。
(1)请画出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受力示意图,并求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请画出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货车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货车此时的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制动坡床的长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受力示意图见解析,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方向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1cnjy.com
(2)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货车的受力示意图见解析,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5m/s2,沿制动坡床向下;
(3)制动坡床的长度为98m。
【解析】解:(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受到重力mg、支持力和沿车厢向下的摩擦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
f+mgsinθ=ma1;f=μmgcosθ;代入数据得:a1=5m/s2;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M,货车受到重力Mg、制动坡床对它的支持力N和阻力F、货物对它的压力F′N和摩擦力f′,如图所示;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根据题意可得货车的质量为M=4m,设货车加速度为a2,则有
对货车: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
F=k(m+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f′=Ma2;其中f′=f=μmgcosθ
解得:a2=5.5 m/s2;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3)货车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速为v=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d=38m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2,货车长度L=12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x,则:货物运动位移为:s1=vt﹣a1t2;货车运动位移为:s2=vt﹣a2t2
且有:s=s1﹣s2;由几何关系有:x=L+d+s2
解得:x=98m。
1.对超重、失重的理解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有使物体产生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有其他效果。
2.解答动力学的图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
(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
(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
(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反馈出来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
3.等时圆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题分析】
例1.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B
【解析】由v t图象可知,升降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运动过程为:向下加速(失重:Fmg)→向上加速(超重:F>mg)→向上匀速(F=mg)→向上减速(失重:F例2.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随拉力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由图线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乙的质量 B.甲、乙的总质量
C.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 D.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答案】B
【解答】解:当时,甲、乙保持相对静止,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则,图象的斜率。由图得,所以,。当时,甲、乙发生相对滑动,甲的加速度较大,对甲,由牛顿第二定律:,则,可知图中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甲的质量,即得,所以。当时,,代入解得.故B正确。
例3.如图所示,圆1和圆2外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有三块光滑的板,它们的一端搭在墙上,另一端搭在圆2上,三块板都通过两圆的切点,A在圆上,B在圆内,C在圆外。从A、B、C三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它们都沿光滑板运动,则最先到达圆2上的球是(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从A处释放的球 B.从B处释放的球
C.从C处释放的球 D.从A、B、C三处释放的球同时到达
【答案】B
【解析】假设经过切点的板两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分别在圆1、圆2上,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圆1的半径为r,圆2的半径为R,则圆内轨道的长度s=2(r+R)cos α,下滑时小球的加速度a=gcos α,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s=at2,则t= = = ,即当板的端点在圆上时,沿不同板下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相同;由题意可知,A在圆上,B在圆内,C在圆外,可知从B处释放的球下滑的时间最短,故选B。
【课堂练习】
1.某同学用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电梯运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的加速度,得到了图1所示的图线(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为了简化问题研究,将图线简化为图2所示的图像。已知t = 0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t = 5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8~9s内电梯在做减速运动
C.10~15s内电梯在上行 D.17~20s内电梯在下行
【答案】C
【解析】A.t=5s时,电梯的加速度为正值,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
B.t=0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一小段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电梯的加速度为正值,方向竖直向上,电梯一定加速上升,8s~9s内,电梯的加速度仍为正值,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梯加速上升,B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t=10s时,电梯的加速度为零,电梯上升的速度达到最大值,10s~15s内,电梯的加速度为零,电梯以最大速度匀速上行,C正确;
D.15s~20s内,电梯的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度为负值,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向上做减速运动。由对称性可知,t=20s时,电梯的速度减为零。则17s~20s内电梯仍在上行,D错误。
2.如图所示,小球沿不同倾角θ的光滑斜面滑下,小球的加速度a及对斜面的压力N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y-θ图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答案】A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则有:N=mgcosθ;随着θ的增大,N减小,对应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随着θ的增大,a增大,对应①.A.①和②,与结论相符
3.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人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称之为“掉深”。我国南海舰队的某常规型潜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艘遭遇到海底“掉深”后,还能自救脱险的潜艇,创造了世界潜艇发展史上的奇迹。如图甲,某总质量为的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t=0s时,该潜艇“掉深”,之后在0~30s时间内潜艇竖直方向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2,不计水的粘滞阻力,则(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潜艇在“掉深”前的速度为20m/s
B.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受到的浮力为
C.潜艇“掉深”后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100m
D.潜艇“掉深”后在10~30s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B
【详解】A.v t图像表示潜艇“掉深”后的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变化情况,“掉深”前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所以不知道“掉深”前的速度,故A错误;
B.因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受到的浮力为
故B正确;
C.根据v t图像,潜艇“掉深”后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故C错误;
D.潜艇“掉深”后在10~30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4.蹦床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有“空中芭蕾”之称。某次比赛过程中,一运动员做蹦床运动时,利用力传感器测得运动员所受蹦床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若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依据图像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运动员的质量为 B.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
C.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7.5m D.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答案】B
【详解】A.由图给信息可知,开始时运动员静止在蹦床上,所受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
解得运动员的质量;选项A错误;B.在蹦床上时受到的最大弹力;最大加速度;选项B正确;CD.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1*cnjy*com
上升和下落的时间分别为,则最大高度为
选项C错误、D错误。
5.客运电梯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t=0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最初一段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电梯总质量为2.0×103kg,忽略空气阻力,则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为_____N,电梯在11s时的速度为_____m/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 (1). 2.2×104 (2). 10
【解析】[1][2].图象可以看出,加速上升阶段的最大加速度为1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速度改变量等于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故:
而,所以电梯在11s时的速度
一、牛顿三大定律理解和应用
二、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和应用
三、超重失重及图像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牛顿三大定律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1·cn·jy·com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对比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求解瞬时加速度的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题解析】
例1.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2.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
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0,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
C.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
D.以火车为参考系,此时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能适用
例3.图为杂技“顶竿”表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M+m)g      B.(M+m)g-ma C.(M+m)g+ma D.(M-m)g【来源:21cnj*y.co*m】
例4.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用轻质细绳L1和轻弹簧系在天花板上,A、B两小球之间用一轻质细绳L2连接,细绳L1、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细绳L2水平拉直,现将细绳L2剪断,则细绳L2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细绳L1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为1∶1
B.细绳L1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为1∶cos2θ
C.A与B的加速度之比为1∶1
D.A与B的加速度之比为cos θ∶1
【课堂练习】
1.小明在观察如图所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子堆积时,发现沙子会自然堆积成圆锥体,且在不断堆积过程中,材料相同的沙子自然堆积成的圆锥体的最大底角都是相同的。小明测出这堆沙子的底部周长为31.4m,利用物理知识测得沙子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估算出这堆沙子的体积最接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60m2   B. 200m2   C. 250m2   D. 500m2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昆虫沫蝉跳跃的高度可达0.7m,而其身体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仅有几毫米,跳跃能力远远超过了人们先前所认为的昆虫界的“跳高冠军”——跳蚤。 已知沫蝉起跳时,平均加速度可达3.8 km/s2,则沫蝉起跳时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大小与其受到的重力大小的比约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3.8:1 B.38:1 C.380:1 D.3800:1
3.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摩擦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一艘万吨巨轮,由于巨轮惯性太大,则会出现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完全无法拖动巨轮 B. 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速度
C. 一施力就会产生明显位移 D. 要经过较长时间才会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4.大型油罐车内的油在运输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易发生涌动(如图1),为了防止油涌动导致车体重心急剧变化的危害,在油罐车内部设置了一些固定挡板(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油罐车匀速向左拐弯时,油罐内的油将涌动到油罐的右侧
B.油罐车在设置挡板后,减小了油的惯性,使油不容易发生涌动
C.油罐车在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挡板可以减弱油向前剧烈涌动
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即使没有挡油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
1.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两个关键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决动力学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2.连接体问题内外力的关系
常见的连体模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连接体的特点:
两个组员具有共同大小的加速度;两个组员具有共同大小的速度:
处理连接体的基本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配合使用;
3.两物体接触或者脱离的临界条件是FN=0
【例题解析】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车置于水平面上,轻绳跨过小车右顶端的滑轮连接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块,置于小车水平上表面,竖直悬挂并贴着小车右竖直挡板,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对施加水平推力,、能与保持相对静止,则的大小为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 D.
例2.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θ,将一质量为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且θ<β,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沿着杆加速下滑 B.沿着杆加速上滑 C.沿着杆减速下滑 D.沿着杆减速上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例3.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为m=2 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36 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在t=5 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75 m(g取10 m/s2).【版权所有:21教育】
(1)求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2)假设由于动力系统故障,悬停的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为40 m/s,求无人机悬停时距地面高度;
(3)假设在第(2)问中的无人机坠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过程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系统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求无人机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
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  )
A.a=gsin θ,F=(M+m)g(μ+sin θ) B.a=gcos θ,F=(M+m)gcos θ
C.a=gtan θ,F=(M+m)g(μ+tan θ) D.a=gcos θ,F=μ(M+m)g
例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m+M)g D.+(m+M)g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车厢水平底板上放置质量为的物块,物块上固定竖直轻杆,质量为的球用细线系在杆上0点。当车厢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加速运动时,球和物块相对车厢静止,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此时车厢底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为、支持力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  【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B. C. D.
2.如图所示,矩形拉杆箱上放着平底箱包,在与水平方向成的拉力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已知箱包的质量,拉杆箱的质量,箱底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不计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取,,。
(1)若,求拉杆箱的加速度大小;
(2)在(1)的情况下,求拉杆箱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要使箱包不从拉杆箱上滑出,求拉力的最大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0.8,sin=0.6,g取10m/s2)www.21-cn-jy.com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处,在图上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到达B处时速度?
(3)上题中,若到达B处后撤销外力,则物体还能运动多长时间?
4.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θ(小角度)的斜面。一辆长L=12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v1=23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s=4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d=38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空货车质量M是货物质量m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m/s2。
(1)请画出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受力示意图,并求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请画出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货车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货车此时的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制动坡床的长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对超重、失重的理解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有使物体产生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有其他效果。
2.解答动力学的图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
(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1*cnjy*com
(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
(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反馈出来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21*cnjy*com
3.等时圆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题分析】
例1.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2.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随拉力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由图线可知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乙的质量 B.甲、乙的总质量
C.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 D.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例3.如图所示,圆1和圆2外切,它们的圆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同一竖直线上,有三块光滑的板,它们的一端搭在墙上,另一端搭在圆2上,三块板都通过两圆的切点,A在圆上,B在圆内,C在圆外。从A、B、C三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它们都沿光滑板运动,则最先到达圆2上的球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从A处释放的球 B.从B处释放的球
C.从C处释放的球 D.从A、B、C三处释放的球同时到达
【课堂练习】
1.某同学用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电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得到了图1所示的图线(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为了简化问题研究,将图线简化为图2所示的图像。已知t = 0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t = 5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B.8~9s内电梯在做减速运动
C.10~15s内电梯在上行 D.17~20s内电梯在下行
2.如图所示,小球沿不同倾角θ的光滑斜面滑下,小球的加速度a及对斜面的压力N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y-θ图中的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3.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人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称之为“掉深”。我国南海舰队的某常规型潜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艘遭遇到海底“掉深”后,还能自救脱险的潜艇,创造了世界潜艇发展史上的奇迹。如图甲,某总质量为的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t=0s时,该潜艇“掉深”,之后在0~30s时间内潜艇竖直方向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2,不计水的粘滞阻力,则(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潜艇在“掉深”前的速度为20m/s
B.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受到的浮力为
C.潜艇“掉深”后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100m
D.潜艇“掉深”后在10~30s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4.蹦床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有“空中芭蕾”之称。某次比赛过程中,一运动员做蹦床运动时,利用力传感器测得运动员所受蹦床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若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依据图像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运动员的质量为 B.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
C.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7.5m D.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5.客运电梯简化模型如图(a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示,在t=0时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最初一段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电梯总质量为2.0×103kg,忽略空气阻力,则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为_____N,电梯在11s时的速度为_____m/s。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牛顿三大定律理解和应用
二、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和应用
三、超重失重及图像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