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必考点3:误差与错误的区分问题(学生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重庆市育才中学八年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经过多次测量,可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若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则该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2.(2021·陕西九年级专题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24.57m、24.80m、24.81m、24.82m,则下列答案中最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的是A.24.81m B.24.75m C.24.79m D.24.793m.3.(2020·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月考)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4.(2021·新疆八年级期末)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读数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不是误差产生的原因B.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D.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边长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甲185.3mm、乙18.52cm、丙1.853dm、丁0.18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A.乙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B.甲比丙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更高C.丁在测量中一定出现了错误D.乙和丙的测量结果略有不同是因为测量都存在误差6.(2021·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www.21-cn-jy.com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C.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7.(2021·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八年级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同学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2.415cm B.2.42cm C.2.420cm D.2.43cm8.(2021·临湘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月考)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9.(2021·临湘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月考)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测量时错误操作引起的 B.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可避免误差 D.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10.(2020·湖北襄城·八年级期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值的是( )21*cnjy*comA.25.833cm B.25.82cmC.25.83cm D.25.80cm二、填空题11.(2021·吉林长春外国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校八年级月考)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3.12cm、3.13cm、3.13cm、3.53cm、3.13cm,物体的长为______cm,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2·1·c·n·j·y12.(2020·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所示,李明和他的同学用同一把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块橡皮的长度,所测得的长度分别为2.15 cm、3. 17 cm、2. 14 cm、2. 16 cm,则这块橡皮的长度为______cm。www-2-1-cnjy-com1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一般来说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种偏差,这种偏差叫做测量_____,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以尽量减小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来源:21cnj*y.co*m】14.(2021·陕西九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题练习)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1.34cm、11.36cm、11.35cm、11.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1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研究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用卷尺测量摆线长,卷尺零刻度与摆线的一端对齐,摆线的另一端所对位置如图甲中虚线所示,则摆线长为 ______;用电子停表测量单摆摆动次时,记录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时间读数为______,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这样做与直接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相比,可以有效减小时间的测量 ______ (选填“误差”、“单位”或“大小”)。【出处:21教育名师】( http: / / www.21cnjy.com / )16.(2021·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八年级月考)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三、实验题17.(2020·江西吉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年级月考)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如图所示)。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21教育网( http: / / www.21cnjy.com /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除了细绳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时____和____。(2)她们改变小球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分别测出不同情况下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得出表中的实验数据:21·世纪*教育网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m/g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 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s 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t/s1 20 0.8 0.10 18.0 1.802 20 1.0 0.14 20.0 2.003 20 1.2 0.10 22.0 2.204 30 1.0 0.14 20.0 2.005 30 1.0 0.10 20.0 2.00①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②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③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实验中,她们测出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再求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通过实验分析,她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18.(2021·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2-1-c-n-j-y实验序号 摆长 摆球的质量 摆动角度 摆动的时间甲 1 1.0 30 4 602 1.0 40 4 603 1.0 50 4 60乙 4 1.0 30 3 605 1.0 30 4 606 1.0 30 5 60丙 7 0.8 40 4 548 1.0 40 4 609 1.2 40 4 66(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目的是______;(2)分析比较序号为1、2、3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验,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____(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比较序号为4、5、6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______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_____;(4)分析比较序号为7、 ( http: / / www.21cnjy.com )8、9的实验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_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______(填“大”或“小”);21cnjy.com(5)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必考点3:误差与错误的区分问题(教师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重庆市育才中学八年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经过多次测量,可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若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则该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详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传播速度不同,故B正确;【来源:21cnj*y.co*m】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变,其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错误;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方向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转动时,做加速运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转动时,做减速运动;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D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故选B。2.(2021·陕西九年级专题练习)四次测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24.57m、24.80m、24.81m、24.82m,则下列答案中最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的是A.24.81m B.24.75m C.24.79m D.24.793m.【答案】A【详解】因为24.57 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多,故误差过大不可取,所以物体长度真实值:.故选A.3.(2020·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月考)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详解】A、不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错;B、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故B错;C、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故C错;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正确;故选D.4.(2021·新疆八年级期末)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读数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不是误差产生的原因B.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D.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答案】D【详解】A.读数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会造成读数错误,不是误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测量工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边长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甲185.3mm、乙18.52cm、丙1.853dm、丁0.18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B.甲比丙的测量结果精确度更高C.丁在测量中一定出现了错误D.乙和丙的测量结果略有不同是因为测量都存在误差【答案】D【详解】A.记录的数据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乙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应为1mm,故A错误;B.甲记录的数据185.3 ( http: / / www.21cnjy.com )mm=18.53cm丙记录的数据1.853dm=18.53cm,分度值均为1mm,两人的测量结果精确度相同,故B错误;21教育网C.丁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可能出现了误差,不一定是错误,故C错误;D.乙和丙的测量结果略有不同是因为测量都存在误差,故D正确。故选D。6.(2021·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C.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答案】A【详解】A.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故A符合题意;B.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B不合题意;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刻度尺的精密程度固定的情况下,对每次测量来讲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与刻度尺的精密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故C不合题意;D.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故D不合题意。故选A。7.(2021·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八年级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某同学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 )A.2.415cm B.2.42cm C.2.420cm D.2.43cm【答案】B【详解】由记录的数据知,测量时所用的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2.415cm和2.420cm两个数据都不正确,因为刻度尺在读数时,只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将四次的测量数据求平均值,所以这个球的直径21·cn·jy·co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2021·临湘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月考)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答案】C【详解】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故A正确而不符合题意;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B正确而不符合题意;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但是完全可以避免,故C错误而符合题意;2-1-c-n-j-y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D正确而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1·临湘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月考)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测量时错误操作引起的 B.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可避免误差 D.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答案】D【详解】A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实验中出现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认真测量可避免,故A、B错误;C.采用精密仪器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正确。故选D。10.(2020·湖北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八年级期中)有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值的是( )A.25.833cm B.25.82cmC.25.83cm D.25.80cm【答案】C【详解】通过对四位同学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据25.71cm与其他三个数据有明显的偏差,这应该是测量者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测量错误,因此不能用于计算平均值,应剔除。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误差,因此将余下三个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此题分度值是1mm,因此25.83cm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1.(2021·吉林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月考)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3.12cm、3.13cm、3.13cm、3.53cm、3.13cm,物体的长为______cm,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www-2-1-cnjy-com【答案】3.13 减小误差【详解】[1]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3.53cm这个数据与其他四个相差太大,是一个错误数据,应该去掉;所以其它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即物体的长为3.13cm。[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12.(2020·全国九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李明和他的同学用同一把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块橡皮的长度,所测得的长度分别为2.15 cm、3. 17 cm、2. 14 cm、2. 16 cm,则这块橡皮的长度为______cm。【答案】2.15【详解】从表格中提供数据可知,3. 17 ( http: / / www.21cnjy.com ) 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准确值与其他数据不同,所以3. 17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21*cnjy*com13.(2021·全国八年级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练习)一般来说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种偏差,这种偏差叫做测量_____,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以尽量减小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答案】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详解】一般来说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种偏差,这种偏差叫做测量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以尽量减小误差,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等.14.(2021·陕西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级专题练习)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1.34cm、11.36cm、11.35cm、11.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答案】11.35cm【分析】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掉错误读数,取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www.21-cn-jy.com【详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1. ( http: / / www.21cnjy.com )9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1.9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出处:21教育名师】1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研究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用卷尺测量摆线长,卷尺零刻度与摆线的一端对齐,摆线的另一端所对位置如图甲中虚线所示,则摆线长为 ______;用电子停表测量单摆摆动次时,记录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时间读数为______,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这样做与直接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相比,可以有效减小时间的测量 ______ (选填“误差”、“单位”或“大小”)。【版权所有:21教育】(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97.80(之间) 57.90或57.9 误差【详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摆线长为97.80cm。[2]由图乙可知,时间为57.90s。[3]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为[4]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较短不易计时,产生误差较大,这样计量多次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16.(2021·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八年级月考)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_____。【答案】2.36cm【详解】四次测量的数据中,2.43cm这个记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数据相差过大,应是读数或记录错误,应去掉,则剩下的三个数据,通过示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所以测量结果应记为三、实验题17.(2020·江西吉安·八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考)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如图所示)。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http: / / www.21cnjy.com /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除了细绳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时____和____。(2)她们改变小球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分别测出不同情况下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得出表中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m/g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 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s 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t/s1 20 0.8 0.10 18.0 1.802 20 1.0 0.14 20.0 2.003 20 1.2 0.10 22.0 2.204 30 1.0 0.14 20.0 2.005 30 1.0 0.10 20.0 2.00①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②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③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实验中,她们测出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再求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通过实验分析,她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刻度尺 秒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2、4 1、3 4、5 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秋千往返一次所用时间只与秋千的绳长有关【分析】根据题意,小球摆动时间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球质量、绳长、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系,由控制变量法,探究小球摆动时间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控制其它的2个因素不变;找出符合要求的实验序号答题;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详解】(1)[1]为了验证猜想,除了细绳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绳长,用秒表测量摆动时间。(2)①[2]要验证摆动一次的时间与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关系,应控制绳长、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不变,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序号为2、4的实验符合实验要求。②[3]要验证摆动一次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绳长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质量、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不变,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序号为1、3的实验符合实验要求。③[4]要验证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小球离开中心线的距离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质量、绳长不变,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序号为4、5的实验符合实验要求。(3)[5]实验中,她们测出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再求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其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4)[6]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绳长有关,与小球的质量、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无关。18.(2021·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 摆长 摆球的质量 摆动角度 摆动的时间甲 1 1.0 30 4 602 1.0 40 4 603 1.0 50 4 60乙 4 1.0 30 3 605 1.0 30 4 606 1.0 30 5 60丙 7 0.8 40 4 548 1.0 40 4 609 1.2 40 4 66(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目的是______;(2)分析比较序号为1、2、3的实验,可知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____(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比较序号为4、5、6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______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_____;(4)分析比较序号为7、8、9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_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______(填“大”或“小”);21cnjy.com(5)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答案】减小误差 无关 摆动角度θ 摆动角度θ大小无关 摆球的质量 大 控制变量法 2·1·c·n·j·y【详解】(1)[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2)[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3)[3]通过比较实验4、5与6可知,单摆长度、质量和周期相同,摆动角度不同。所以可以研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4]通过数据可知,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动角度大小无关。(4)[5][6]通过比较实验7、8与9可得,当摆球质量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21·世纪*教育网(5)[7]在进行实验是,控制每组实验变量相同,通过比较其他变量得出的实验结论,这种实验探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考点3:误差与错误的区分问题(学生版).doc 必考点3:误差与错误的区分问题(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