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力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
●课前导学 归纳要点
一、力的合成
1.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替代,用来等效替代两个力的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 ,依据两个力各自的大小、方向,运用一定的法则,求出能等效替代它们的一个力的方法叫做 。
2.已知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力,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 做出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测出或算出对角线的长度,就是 ,测出或算出对角线与表示其中的某一个力的线段的夹角,可表示 。
3.两个大小分别为F1、F2的力,当它两方向间的夹角为0o时,合力的大小为F= ;当它两方向间的夹角为180o时,合力的大小为F= ;当它两方向间的夹角大于0o小于180o时,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 4.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可以等于两力中的某个力,可以 两力中的某个力,可以 两力中的某个力。
二、力的分解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作用在该物体上的两个力等效替代,等效替代某个力的两个力,叫做该力的 ,被等效替代的力叫做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及方向,求出等效替代该力的两个力的大小及方向,叫做 。
6.已知一个力,求它的两个分力,运用的法则是 。以要分解的这个力为对角线,做出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 表示两个分力。一般来说,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将一个力分解为无数对分力,但若已知两分力的 或其中一个分力的 ,力的分解的结果是唯一的。
7.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可以大于合力,可以 合力,可以 合力。将大小为F的一个力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为大小分别为F1 、F2的两个力,则它们的大小之间满足关系: ≤F≤ 。
●案例探究 总结规律
例1.两个共点力F1、F2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大小为F。现保持θ角及F1不变,,将F2增大为,这时的合力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F B.可能有C.可能有=F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合成角度的两个力与同门的合力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两力同时变化或其中的某个力发生变化,合力将发生变化。
解析:由于题中的θ取值范围不能确定,分锐角、直角、钝角分别运用平行四边形求出F1大小及方向、F2方向保持不变时,对应于不同大小的F2时的合力,分别如图1甲、乙、丙所示。由图可知,当θ为锐角和直角时,合力随F2的增大而增大,>F;当θ为钝角时,随F2的增大,合力先是减小然后增大,会出现=F。本题选BC。
点评:分析判断分力变化对合力大小及方向的影响,依据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        B.5N,2N,3N
C.1N,5N,10N D.10N,10N,10N
分析:三力的合力,若前两力的合力可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使这三个力合力为零,只要使其第三力在其他两个力合力范围内,就可能使合力为零,即第三力F3满足:|F1-F2|≤F3≤|F1+F2|。
解析:A、B、C,D各组力中前两力合力范围为:2 N≤F合≤12 N,第三力在其范围内;3 N≤F合≤7 N,第三力在其合力范围内;4 N≤F合≤6 N,第三力不在其合力范围内;0 N≤F合≤20 N,第三力在其合力范围内;故只有C项中,第三力不在前两力合力范围内,C项中的三力合力不可能为零。选项ABD错误C正确。
点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时,合力为零。当两个力的合理的取值范围为:|F1-F2|≤F3≤|F1+F2|。
例3.如图2所示,用细绳AC和轻杆OC与竖直墙构成一直角框架,杆OC水平。在C点用细绳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求当物体静止时,细绳AC及杆OC受的力。
分析:一个力可以产生不沿该力方向的效果,依据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可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作出表示合力、分力的线段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再运用几何关系可计算出分力的大小。
解析:由于物体静止,所以物体通过细绳沿竖直方向拉C点的力F=mg。拉力F竖直向下作用于C点,所造成的效果,一方面沿AC拉细绳AC,一方面沿CO方向推杆OC。所以将F分解为CO方向与AC方向的两个分力T1、T2,如图3所示分解,分力T1、T2就是细绳AC和杆OC受的力。
依据平行三边形定则及图3,有几何关系可得:,。
点评:分解一个力,关键是依据这个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出两分力的方向。
●随堂演练 掌握方法
1.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0 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
A.F1=10N F2=10N    B.F1=20N F2=20N
C.F1=2N F2=6N     D.F1=20N F2=30N
2.某同学在体育课上做单杠练习时,两臂伸直,双手平行握住单杠,之后逐渐增大双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该同学手臂上拉力的变化情况为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A.从最小逐渐增加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4.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1=5N,方向沿x轴正向;F2=6N,沿y轴正向;F3=4N,沿x轴负向;F4=8N,方向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一根轻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提物体,然后缓慢并左右对称地分开,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A.45° B.60° C.120° D.135o
6.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那么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10N C.20N D.10N
12.下图甲为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课前导学参考答案
1.合力,力的合成。
2.邻边,合力,合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
3.,;,。
4.大于,小于。
5.分力,合力;力的分解。
6.平行三边形法则,邻边,方向,大小及方向
7.等于,小于;,
随堂演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合力F和两个分力F1、F2之间的关系为|F1-F2|≤F≤|F1+F2|。选项ABD错误C正确。
2.B
解析:人体受手臂的两个拉力和本身的重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属于二力平衡,则两者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在小东同学两臂伸直、逐渐增大双手间距的过程中,重力G一定,可以判断手臂的两个拉力的合力F合不变,由于两个手臂之间的夹角增大,而合力不变,所以拉力逐渐变大。选项ACD错误B正确。
3.C
解析:θ=0°时,F1、F2同向,合力最大,而θ=180°时,F1、F2反向,合力最小,但不一定为零。选项ABD错误C正确
4.D
解析:x轴方向各力的合力为Fx=F1+F3=5N+(-4N)=1N,方向沿x轴正向;y轴方向各力的合力为Fy=F2+F4=6N+(-8N)=1N,方向沿y轴负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表示合力的线段在第四象限。选项ABC错误D正确。
5.C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共受三个力作用,其中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必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重力G。由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可知,当细绳拉力为G时,两绳间的夹角最大,此时合力与两分力大小相等,则两绳间夹角为120°。选项ABD错误C正确。
6.B
解析:设F1=F2=F。当它们的夹角α=90°时,其合力为F,即F=20 N,F=10N。当夹角为120°时,其合力与F等大。选ACD错误B正确。
7.(1)AC (2)4.00
解析:(1)在测量同一组数据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如果变化,即受力变化,所以A选项正确;由于弹簧测力计是通过定滑轮拉结点O,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拉线的方向不一定要沿竖直方向,B选项错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不能超过其量程,C选项正确;两个拉力的方向合适即可,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但不一定为90°,所以D选项错误。
(2)由图可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时0.1N,测力时指针读数为4.0N,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0.01N,因此,测力计的读数应记为4.00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