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科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科7份)

资源简介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集合}的子集的个数是( )
A.15 B.8 C.7 D.3
2.设集合A=,B=,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  ) 高考资源网
A.a1 B.a<1 C.a>2 D.a2
3.设全集U=R,A={x∈N︱1≤x≤10},B={ x∈R︱x 2+ x-6=0},则下图中阴影表示的集合为( )
A.{2} B.{3}
C.{-3,2} D.{-2,3}
4.已知集合A=,B=,则有 ( )
A.  B. C. D.
5.在①.1{0,1,2,3}; ②.{1}∈{0,1,2,3};
③.{0,1,2,3}{0,1,2,3};
④.{0}上述四个关系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已知函数是偶函数,在内单调递增,则实数 ( )
A. B. C.0 D.2
7.在自然数集N中,被3除所得余数为r的自然数组成一个“堆”,记为,即,其中,给出如下四个结论:
① ②若;③
④若属于同一“堆”,则不属于这一“堆”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 ( )
A.1 B.2 C.3 D.4
8.若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9.下列四个命题:(1)函数在时是增函数,也是增函数,所以是增函数;(2)若函数与轴没有交点,则且;(3) 的递增区间为;(4) 和表示相等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B. C. D.
10.设函数若是奇函数,则的值是( )
A .3 B 5 C-5 D-3
11.对于定义域是R的任意奇函数f(x),都有( )
A.f(x)-f(-x)>0 B.f(x)-f(-x)
C.f(x)f(-x) D.f(x)f(-x)>0
12.设偶函数满足 ,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 (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若,则适合条件的实数的取值集合 .
14.已知函数,则
15.若函数 INCLUDEPICTURE "http://www./zj/html_a/32/a/3946/timu75369.files/image001.gif" \* MERGEFORMATINET 是定义在 INCLUDEPICTURE "http://www./zj/html_a/32/a/3946/timu75369.files/image002.gif" \* MERGEFORMATINET 上的偶函数,在 INCLUDEPICTURE "http://www./zj/html_a/32/a/3946/timu75369.files/image003.gif" \* MERGEFORMATINET 上是增函数,则使得 INCLUDEPICTURE "http://www./zj/html_a/32/a/3946/timu75369.files/image004.gif" \* MERGEFORMATINET 的 INCLUDEPICTURE "http://www./zj/html_a/32/a/3946/timu75369.files/image005.gif" \* MERGEFORMATINET 取值范围是
16.已知实数满足,且.若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 (共70分)
17.(10分)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求,,.
18.(12分)已知集合A={x|,,且,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
(Ⅰ) 求的解析式;
(Ⅱ) 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t的取值范围.
20.(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其增减性;
(2)若关于x的方程至少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
(1)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2)用定义证明在(-1 ,1)上是增函数;
(3)解不等式
22.(12分)设.
(1)若在上的最大值是,求的值;
(2)若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B 6A 7 C 8B 9A 10A 11C 12D
13.
14 2 15 16
17.,,
18. (Ⅰ)
(Ⅱ)
19.(Ⅰ) (Ⅱ)
20.(1)递增区间为[1,2),[3,+∞),递减区间为(-∞,1),[2,3).
(2)联立和,由得,,又点(1,0)和(2,1)两点连线斜率为-1,结合图像可知, a∈[-1,-]
21解:(1)依题意得 即 得

(2)证明:任取,



∴ 在上是增函数。
(3)
在上是增函数,∴,解得。
22.(1) (2)
依题意, 时,,所以,解得,
时不符题意舍去
时,最小值为,其中,而,不符题意舍去,又,也不符题意舍去,
综上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萨满教
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所有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
在北方民族里,以血缘联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同生共长的伙伴,与信仰对象互相服务,相互依存,可以说,社会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信仰群体。由血缘关系支配的社会制度早已消失,但血缘——地域居住格局却普遍存在,因而社会组织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并依赖着宗法关系,可以说,宗法关系对萨满教信仰的传承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例如,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常常把对神的引领和某人成为萨满的原因解释成来自祖先的召唤和命令。再如,虽然萨满们不断地吸收外来神灵,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神堂,但总要或是把它们放置在自己祖先系统的神灵之外,或是通过既定仪式使它们在萨满本人死后才获得资格逐渐成为祖先神灵。
今天,在信奉萨满教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蒙古等民族中,萨满教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在宗法关系的社会背景中仍起着某种作用。所以,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虽然这种祭祀行为已经不很规范,祭礼也不完整,但它作为习俗的一部分保留在了日常生活中。有的民族,大型氏族、家族祭祀活动的历史刚刚终结,氏族长老和萨满们仍然能够积极配合,熟练地主持萨满教祭祀活动。这些按照原来传统进行的仪式表演,使我们有机会看到粗犷火暴的原始祭祀场面。
此外,萨满教研究者搜集的丰富多彩的萨满教遗留物,组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我国北方不同民族社会里的实实在在的宗教信仰状况,因而具有广泛的客观性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如神偶、祭祀用品、萨满器具、萨满服装、口头传说、个别宗教仪式等等。这些直观的对象,会帮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1.下列对“萨满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萨满教是一种巫术的实践。 B.萨满教有多神信仰的格局。
C.萨满教有自己的信仰群体。 D.萨满教承载了神圣的传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北方民族里,社会组织与它信仰的对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可分
割的。
B.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比较普遍,因此,它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
习惯。
C.现在,在一些北方民族按照原来传统举行的仪式上,我们还能看到有特
色的原始祭祀场面。
D.通过萨满教的口头传说等遗留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北方民族宗
教信仰的一些情况。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巫术实践中,萨满们纷纷采取以祖先神灵的名义维持传统的形式,这
表明宗法关系影响着萨满教的传承。
B.正因为萨满教信仰者共同认可自己所有的崇拜对象,萨满教才得以最终
超越了其他宗教信仰而流传到今天。
C.虽然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早已经消失,但血缘——地域的居住
格局仍然普遍存在于北方各民族中。
D.只要我们研究一些民族中氏族长老和萨满们所主持的萨满教祭祀活动,
就可以真切地预见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信仰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曹摅(shū)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工书善属文,用太尉王远见而异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守节不移。姑以其年少,劝令改妻其幼子。妇坚拒不从,间自杀。其亲告姑杀妇,官数为考鞫,姑不胜苦楚,乃自诬。法当诛,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狱有死囚之将诛者,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相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
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谦虚),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晋书·良吏传改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法当诛,适值摅到 法:按法令
B. 官数为考鞫 鞫:审讯
C.死无恨也 恨:遗憾
D.此虽小人,义不相负 义:道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曹摅“仁惠明断”的一组是(3分)( )
①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
②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
③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
④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⑤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
⑥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摅初为县令便遇上“婆婆杀媳妇”案,他没有主观臆断,也不轻信他
人,而是仔细调查,据实判断,为婆婆伸冤,一县之人均称赞他很圣明。
B.新年即来,曹摅不顾众官反对,而把狱中囚犯私放回家,限期返回。这
些囚犯无比感动,准时回狱,无一违令。
C.曹摅为尚书郎时,在宫马走失、群官查问、众人不知的情况下,果断采
取提审守门士兵的办法,有理有据地断出了此案。
D.有大功于当朝的齐王,向曹摅征求是退还是进时,曹摅用“物极必反”
的天理劝他居高思危,进贤举善,然后还乡,见解甚为高明。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好学工书善属文,用太尉王远见而异之,调补临淄令。
⑵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存公屏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③。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②“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③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8.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加以简析。(5分)
9.有人认为本诗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海内存知己, 。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海葬 尹全生
蔚蓝的海,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和天的尽头,耸立着白得发亮的云山;白得发亮的云山下面,泊着一叶蓝灰色的帆。
  是该撒网的水域了。海沉默着,船上的五个人也都沉默着。三个年迈的渔夫铁青着脸,在船舱里无声地抽烟;阿根和鸽子坐在船板上,互相用眼睛传递着惶惑。
  ──这次出海本来就不是打鱼,而是一场阴谋。
  主谋是鸽子爷。鸽子是他五十岁那年捡来的。捡来了鸽子就没了鳏夫的孤独,却也捡来了数不清的艰辛。他用老渔夫多咸味儿的血汗养育他的心肝。为了鸽子少一声啼哭多一个笑脸加一件新衣,他曾被雷电的金鞭抽下大海,曾被黑鲨的尾鳍砍断肋骨……
  鸽子十九岁了,是条美人鱼呢! 通风透亮的日子总荡漾着苍老的欢笑。可是,他渐渐发现鸽子再不像只小猫,整天围着他撒娇,却与阿根那小子粘乎上了!鸽子的变化使他目眩使他恐慌。十九年了,他还从没想到过鸽子是会飞的。鸽子要是飞了,日子还叫什么日子 而且,他眼里的阿根哪点能同鸽子比呢 而且,阿根又姓魏!
为此,他告诫,他劝说,他恳求……然而一切都是徒劳,鸽子总是羞红着脸说:“爷爷,这事您别管。”
  ──阿根这狗崽子,真把我鸽子的心勾去了!这哪儿成这哪儿成!鸽子爷终于请来了老二、老三合计对策。在荒僻渔村的古老的小屋里,掩起门窗,点起蜡烛,倒上大碗烈酒,喝得眼睛血红。
  “那狗崽子,要掏我的心那!”鸽子爷抹去两行浊泪。
  “咱姓于,任他们成了,不是‘喂鱼’么 ”老二眼里燃着愤怒和恐慌。
  “拆!”老三一拳砸在桌子上。
  三个同胞兄弟捧着酒碗策化了一个险恶的阴谋: 让阿根相帮出海捕鱼,到深海逼他中断与鸽子的往来;他若是不从就朝海里推了,喂鱼!如果一旦事发蹲监砍头──三个老兄弟一同摔碎酒碗一同低吼:“值!”
   ……宁静的海天,静穆的云帆。
  鸽子爷长长喷出一口浓烟,那烟仿佛是从正生火的炉灶里涌出来的:“阿根,你小子下来。”
  阿根仓皇不安地走进船舱,盯着鸽子爷的脚尖;鸽子轻手轻脚地跟进来,盯着阿根的脚跟。
  海上骤然风起,船晃起来。鸽子爷首先发话:“你, 往后不准再勾引我的鸽子!”
  阿根脸一红:“可我们……”
  鸽子脚尖磨着脚尖:“……合得来。”
  “你们姓氏相克!”
阿根、鸽子异口同声说:“我们不信命。”
涛起云涌,满海烧起了黑色的火焰,满天烧起了黑色的火焰。船被浪烧急了,窜上云端,又被云烧怕了,缩进浪谷。鸽子爷稳住身子,只冲阿根道:“你休想!”
仍是异口同声:“我们铁了心!”
老二、老三一拍大腿:“铁了心也得散!”
船猛地一栽,像要翻跟头。阿根一把抱住就要跌倒的鸽子。老渔夫们的眼被烤红了,跃身挺起,齐发一声喊:“喂鱼!”
骤雨嚎着泼着倾过来,雷电咆着闪着抽过来,海天啸着旋着碾过来!帆经不住威吓,勾结风暴,背叛了渔人,把腰一弓,船尾便插进海里,船首便翘进云里……一排浪奸笑着撞进船舱。
老渔夫们中断了已近尾声的胁迫,一齐扑出船舱,用斧头、牙齿和老命折断了桅杆。而木质船体上被砸被撞被碾裂的道道口子,却是不能堵塞了。
阿根舍命从船舷上抢到仅剩的两个救生圈,一个塞给鸽子,一个递向鸽子爷。鸽子爷鼻子里喷出声恶气,夺过救生圈,递向老二、老三;老二、老三却推回来,风浪中喊:“哥呀,带鸽子──去吧──”鸽子爷牛眼圆瞪,把四个人看了个遍,最后牛眼套住了阿根,青筋布满了额头。云在向下压,浪在往上涌;船在往下沉,血在朝上冒……猛然,救生圈套到了阿根脖子上;猛然,鸽子爷的声音盖住了风暴雷霆:“狗崽子!你要好好待我的鸽子呀──”
老二、老三也只是一刹那的惊愕。
三双枯手一同抹去两张嫩脸上的泪,三双枯手一同把两个跪着的人掀进了暴虐的大海,再喊一声:“回去吧!孩子──”
六道期望的光柱,把两个救生圈推向谁也看不见的生命的彼岸……之后一闭眼,随浪头跌进船舱,坦然封起舱门,在齐腰深的水里站着,打开酒葫芦……好来劲的老酒啊! 酒下了肚豪情就淹没了忧伤, 老二、老三道:“我们已经是儿女满堂的人了!”
鸽子爷道:“我的鸽子,有甜甜蜜蜜的日子啦!”
满足的笑,苍老的笑,豪迈的老渔夫的笑!──风暴掩不住,雷霆盖不住,海浪埋不住!虽然当风暴过后,这里只剩下那片蔚蓝的海、 蔚蓝的天。
海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鸽子爷的形象既清晰又具体。说其清晰是因为小说完整的肖像描写,
说其具体是因为作品对鸽子爷善良的描写也很详细。
   B.如果他当初不捡这个女婴,就可以免去日后无数的辛劳。他不仅捡了
鸽子,而且还把鸽子当作心肝儿来对待,因此他决不能把鸽子放飞。
   C.鸽子爷怕阿根和鸽子姓氏相克,将会落个阿根葬身鱼腹、鸽子守寡、
自己断孙的悲惨下场,拼着蹲监狱砍头也要拆散这桩姻缘。
   D.小说最后,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鸽子爷的心理变化,我们通过作者简洁、
生动、形象的神态和言行描写,看到了鸽子爷至高无上的大善大爱。
   E.小说中极其简练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氛围,烘托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
物的复杂心理,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这篇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先抑后扬。简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
来塑造鸽子爷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3)小说为何以“海葬”为题?(6分)
(4)有人认为鸽子爷如果不是心怀大善,最终不会有那样的壮举。请结合文
本,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钱伟长:科学巨子 传奇人生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他听从四叔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但是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这一天,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而南京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起初,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39年,钱伟长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英公费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船运中断,改派至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学,是英国人安排的行程,先让公费生们在上海等着。当得知所乘船只要经过日本,让他们在横滨逗留3天后再起程时,钱伟长和其他公费生一致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留日本有损国格,于是他们全体愤然离船,大家一齐把加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里。后来,英国人道歉说“不知道你们会有如此强烈的爱国心”。1940年9月,钱伟长第三次出发,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了艰辛的留学生涯。三年后,钱伟长来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后来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成长为引人瞩目的一颗科学新星。
  1946年5月,正当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返回清华。当时中国处在内战时期,清华的教授生活都非常苦。这时,一个老朋友从美国回到北京看望他。老朋友觉得钱伟长的生活太困难了,告诉他美国仍然欢迎他回去工作,还可以把全家一起带去。但在办理签证手续的时候,当中有一栏:“如果中美交战你能不能站在美国一边?”他的答案是“NO”,毅然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
  1957年6月,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并被撤销一切职务。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年的9年间,他先后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1968年,这位56岁的科学家又被下放到北京首都特钢厂做了一名炉前工。炉前工很苦,用的铁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来的,钱伟长同样也拿不起来,但他发挥了自己懂力学的优势,把铁棒的一头放在一个和炉子一样高度的铁架子上,再去另一头把铁棒按下去,这样就拿起来了。工人们试了后都说好,于是就在10个炉子前都做了铁架子,钱伟长一时成了发明家。“我回国以后,干过十几桩事情,”钱伟长说,“奇奇怪怪的专业,所以有人骂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我不理。”他的研究项目五花八门。“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我都干。”他总结道,“我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1983年,钱伟长来到上海工业大学(后来的上海大学),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提出要拆除四堵墙: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1992年,钱伟长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几年内竟风行全国。二十多年来,凭借独特的教育理念,上海大学,从原来只有八百名学生,发展为目前的在校学生三万人。在近年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0年07月31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钱伟长弃文从理不仅仅是因为要用理科成绩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更
重要的是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有投笔从戎、实业救国的志向和抱负。
  B.为了能够尽快赶上课程,成为清华的正式学生,钱伟长早起晚归,废
寝忘食,成了全校最勤奋刻苦的学生,结果仅用一个学期物理就及格
了。
  C.抗日战争期间,负责庚子赔款留学的英国人公然无视中国人的抗日热
情,包括钱伟长在内的一批留英公费生对此表示愤慨,毅然将护照扔
掉,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
  D.处在人生的低谷时,钱伟长仍然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
多个,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
率。
  E.在钱伟长的求学和成长的历程中,钱穆、吴有训、冯·卡门等师长起
了关键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名师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2)从钱伟长的学习经历看,中国解放前的学校教育有哪些特点?请分三点
概括,每条不超过12个字。(6分)
(3)文中说“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对这种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4)钱伟长在选择文理、求学、出国、下放、治校等重大考验和抉择时的做
法和信念对我们的人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请你从中任选两个方面,结
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对原油泄露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姚明本赛季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C.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从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运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说明等几个方面入手是我们学写说明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 今年流行的一部电影叫做《简 奥斯汀书友会》,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
奥斯汀的书迷每月一起读奥斯汀作品,彼此交流生活感受的故事。
D.随着“山寨”含义的不断延伸,许多网友将那些热播电视剧的剧情、
人物和风格,并将其改头换面的“本土”电视剧,形象地称为“山寨剧”。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 。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 ,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①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
②人人不断丧失时间,人人又不断拥有时间
③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
④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
⑤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
⑥老年的过去必然是青年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6.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5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条信息:
第二条信息:
17. 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激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
______________ , , 。 , ;
,_________, 。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D。 偷换概念。从第1自然段中“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信仰群体对自己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的载体,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可知,“承载了神圣传统”的是萨满教“信仰群体”的“崇拜对象”,而非“萨满教”本身。’
2.B。 信息遗漏和强加因果。注意第3自然段中“北方民族祭祀祖先的礼仪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它和人们缅怀祖先、景仰先辈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得到倡导的民间习惯”的说法。
3.A。 B.无中生有。C.“能够支配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的说法主客颠倒。D.说法片面和绝对。
4. D 。
5. C。
6. C 。
7. ⑴ (曹摅)爱好学习,擅长书法,善于写文章,因为太尉王远看到他后认为他与众不同,调任他候补临淄令。(补主语,“工”擅长,“用”因为,“异”意动,语句通顺各1分)
⑵ 希望大王处在高位时想着不安,在自满时想着谦虚,在百官中精挑细选,秉持公心摒弃私欲。(“盈”“屏”各1分,通顺连贯3分)
参考译文:
曹摅(shū)字颜远,曹摅年轻时有孝道,好学擅长书法,并且很会写文章,因为太尉王远见到他就感到与众不同,调(他)填补了临淄县令这个缺。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坚守节操不易其志。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让她改嫁给自己的小儿子,(可是)她坚定拒绝不从,(最后)背着婆婆自杀了。(于是)她的亲属就告这个婆婆杀了媳妇,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婆婆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女人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将所有情况审查得清楚明白。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
 
监狱里有判死刑的囚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看到这些犯人)很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落到这样一个地方,怎么样?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人情最看重的(就是这个时候),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曹摅将监狱所有的门打开让犯人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曹摅说:“这些人虽然是小人,但讲义气,不会违背我跟他们的约定,我自会替各位承担这个责任的。”(后来这些死囚)到约定的时日,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人。以后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县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爱戴他。(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行马,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行马到什么地方去了。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因为天寒烤火去了才丢了行马(或:一定是看门的士卒用行马烧火御寒了。)”追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
 
到齐王冏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做记室督。冏曾经神色自若地问曹摅道:“天子被贼所逼,没有人能奋起救主的。是我率领天下的义兵兴复王室,今天进京辅佐朝廷,救助、振兴危难的时局,有人劝我回到齐地去,在你意下如何?”曹摅道:“扫平国贼,挽救复兴国统,从古到今作为人臣的功劳没有比大王更盛大的了。然而天下大道没有兴隆就没有衰退,世间万物没有强盛也就没有衰败,这不仅仅指人事,也是天理。(您)私下里先向我发问,我哪里敢不说心里话。希望大王处在高位时想着不安,在自满时想着谦虚,在百官中精挑细选,秉持公心摒弃私欲,推举贤才更进献善才,务必为朝廷找到能担负大业的栋梁之材,然后(您还是)用油脂涂好车轴用草料喂好马,向皇上深深地作个揖,(赶快)回到自己的齐国去吧,那样就会让朝廷与百姓同喜同庆,曹摅等也会感到很幸运。”齐王冏未能接受(曹摅的意见),最终没有回去。
8. 抒发了作者①难舍难分的别离之情和②分别之后自己的内心孤寂。没有分析扣3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借由景物的凄黯迷茫表现了诗人当时的的萧瑟凄清情怀。)
9. 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2分。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2。诗人以“红叶青山”之乐景衬托与朋友别离的孤寂之情,进一步增强别离之苦痛,更好地抒发了不忍别离之情。2分。
10. 答案略
11. (1)答D得分,答E得分,答B得分。(A项“说其清楚是因为小说完整的肖像描写”错误。B项“决不能把鸽子放飞”表述不当。C.程度过重。)
(2)①先写了一个让人讨厌的老渔夫的形象:他自私,“十九年了,他还从没想到鸽子是会飞的。鸽子要是飞了,日子还叫什么日子”;他阴险,为了拆散鸽子与阿根,他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诱骗阿根到深海;他固执,面对情投意合的阿根和鸽子,他一意孤行;他凶残,威逼阿根就范失败后,竟然要让阿根葬身鱼腹。(写出两点可得分)
②结尾写了一个让人敬佩的老渔夫的形象:“猛然,救生圈套到了阿根脖子上”“ 我的鸽子,有甜甜蜜蜜的日子啦”言行中尽显粗犷豪放和无私善良。
欲扬先抑的手法使鸽子爷的形象更真实,更立体。
(3)①从情节上看:海葬是小说的核心情节。
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小说的主要人物鸽子爷是海葬的策划者,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海葬这一情节的发展中完成的。
③从主题上看:一方面,鸽子爷三兄弟“海葬”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另一方面,脱胎换骨的鸽子爷三兄弟又以崭新的一面随“海葬”又浮现出水面,展现了至善大美。(每点2分)
(4) 观点:我同意这种说法。“善”使鸽子爷这个人物焕发光芒。
①对他人之善:一个五十岁的鳏夫意外捡到了鸽子,同时捡来了数不清的艰辛。
②视鸽子如己出的亲情之善:把鸽子当作心肝儿来对待,付出艰辛不但没有不满和抱怨,反而“通风透亮的日子总荡漾着苍老的欢笑”。
③舍弃生死的至善:鸽子爷最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仇人,成全了阿根与鸽子,自身却沉入海底,实现了人性的升华,这是人性中的大善。
对于一个心怀大善的人,他既能爱亲人,也能包容忤己的仇人,甚至还能向他人出让生的希望,鸽子爷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善良的人。
12. (1)CD(选D项3分,C项2分)
(2)要点: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不拒绝偏科学生;可以跨文理选择专业;允许试学。(每点2分)
(3)“万能科学家”是别人对钱伟长学无专攻、涉猎太广的批评之词,是说他的研究五花八门,是奇奇怪怪的专业。(2分)但钱伟长这样做是因为他在被划为“右派”期间,仍然坚持研究,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2分)同时这也表现了他认为自己的一切研究目的是解决问题,应当服从国家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2分)
(4)要点:爱国主义是人生选择的出发点;勤奋刻苦,顽强拼搏;学习和科研应解决实际问题;打破学习和教育中人为的框框束缚。任选两点,每点4分,每一点中,传主的精神2分,联系自身实际2分。
13.A.(B. “一挥而就”多形容文思敏捷,笔法娴熟。此处应为“一蹴而就”C. “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 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 多少的问题。D.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14. C.(A.介词结构误用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从”与“入手”。B.此句属于因省略不当而缺少主语。句中谓语动词“开拓”前缺少主语,应在其前面加主语“这一平台”。 D.成分残缺,可在“那些”的后面加上“模仿”)
15.B(①②先说“拥有”后说“丧失”,③④先比较,“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实际意思是说年轻人的时间也是经不起浪费的,⑥中有“也不失为”是补充说明,放在后面。)
16. (1)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长江水将引入北京。
(2)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17. 激情是跳荡的火焰,炽热鲜艳,令人陶醉,但若不添柴加煤,火焰就会熄灭。
激情是茂盛的树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但若不保护管理,森林就会消失。
六、写作(60分) 略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o:59
试卷说明: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 )
A.整个溶液变紫色 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
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2、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3、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滴入稀HNO3同时用pH计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
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湿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质量之比为16:17 D、密度之比为17:16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B、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C、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的质量也是18
D、不同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均相同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C、配制1L0.1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溅出,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28 g氮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 NA个氯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11.2 L
9、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 B.0.15 mol/L C.0.2 mol/L D.0.25 mol/L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28 mL
C.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 500 mL的NaOH溶液
D.用托盘天平称得2.50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
11、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0.1NA个CH4分子的质量为1.6g
B.7.1g C12变为Cl—时,得到的电子数为0.1NA个
C.20℃、1.01×l05Pa时,11.2LH2所含原子数为NA个
D.0.2mol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SO42-离子数目为 0.2NA个
13、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是( )
A、原子数  B、质子数   C、质量  D、密度
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MgCl2 、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15、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B. 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C.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
D.由已知信息可得: NA=12/b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
  D.体积为6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
17、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在t℃,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相等
D.1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18、下列各组数值或物理量中,都不随水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A、水的沸点;水分子的数目 B、水的密度;水的摩尔质量
C、水的体积;水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水的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19、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的方法合理的是( )
A.、
B.、HCl)
C.
D.、CO2)
20、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 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B 18g , C 49g ,还有D生成。已知D的式量为106。现将22 g A和11 g 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 )
A、1 mol B、0.5 mol C、0.275 mol D、0.25 mol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47分)
21(4分)
某晶体的化学式为 Na0.35CoO2 1.3H2O。试计算:该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含有1.3molH的该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 。(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
22(8分)
如右图所示a、b、c、d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a、b、c、d相匹配的组合及其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C和a组合,用于制取气体。
① A与 组合,用于 ,
② B与 组合,用于 ,
③ B与 组合,用于 ,
④ D与 组合,用于 ,
23(10分)
欲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2)如果实验室有15 mL、 20mL、 50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使结果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下面是某学生的操作过程: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用(2)中选择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c.将浓硫酸倒入另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量筒中稀释,并冷却到室温;
d.用玻璃棒引流,将稀释后的硫酸倒入500 mL的容量瓶;
e.轻轻摇动容量瓶,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 cm~2 cm;
f.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摇匀;
g.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待用。
按照通常的配制要求,指出其中缺少或操作的错误,并补充或改正(有几项填几项,若空格不够可以补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7分 )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均为: ,所需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NaCl固体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
(4)写出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25(8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开展如下研究。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 ,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1装置也可 以用于实验室制 气体(只填一种即可)
(2)小杨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 ,关闭旋塞,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处(填“A”或“B”)
(3)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
(4)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10分)
(1)常温下,将20.0g14%的NaCl溶液与30.0g24%的NaCl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溶液。请计算:(无解题过程不得分)
①混合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②混合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在1000g水中加多少 mol NaCl,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标准状况下,11.2LO2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9.6g,求混合气体中O2和CO2的体积之比
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
化学答案
1——5 CAAAC 6——10 DBCCA 11——15 BAADA 16——20 DABBD
21(每空1分)122 g/mol 1:3.3 0.5 1.99×1024个
22(每空1分)① c,制备气体 ② b,分液
③ d,过滤 ④ d 向酒精灯添加酒精
23(1)13.6(2分) (2)15 偏低(各1分)
(3)①缺少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操作
②不应该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应用烧杯
③不应该用容量瓶保存溶液,应用细口瓶(各2分)
24(每空1分)(1)分离CaCl2和NaCl
(2)加热蒸发 玻璃棒 酒精灯
(3)Na2CO3 盐酸(HCl)
(4)CaCl2+Na2CO3=CaCO3↓+2NaCl
25
(1)分液漏斗;2H2O2==2H2O+O2↑(条件加热,MnO2作催化剂);H2或CO2
(2)浸没漏斗下端(或形成液封);A;(3)关闭旋塞。(每空1分)
(4)Cu+H2SO4+H2O2=CuSO4+2H2O(2分)
26(1)20%(2分);4mol/L(2分);4.3mol(3分)
(2)2:3(3分)
0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温度/℃



/g
t
a
b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 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受精卵
2.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后几年艾滋病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几乎达到“谈艾色变”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HIV直接破坏人体某种结构,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HIV破坏了人体的哪种结构?( )
A.神经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细胞 D.呼吸器官
3.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属于细菌,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4.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它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它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 它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并产生后代 D.它具有遗传物质
5.下列哪个选项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 )
①水分子  ②石头  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 ④血小板  ⑤病毒 
⑥生物圈  ⑦恐龙化石 ⑧胃蛋白酶  ⑨精子  ⑩植物的导管
A.①③⑥⑧⑨ B.②④⑥⑦⑩
C.⑤⑥⑦⑧⑩ D.③④⑥⑨
6.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它们都有基本相似的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人体内各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7.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等 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遗传物质--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8.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生物圈、细胞
B.植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第一道生物试题可能少部分同学需要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
的最小结构是神经细胞
D.“太湖中所有鲫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群落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D.SARS、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质
10.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肺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酵母菌  ⑤抗体  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⑩核糖体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1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水螅 B.心肌细胞 C.变形虫 D.卵细胞
12.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非生命结构
B.猪链球菌不含核糖体等复杂细胞器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传入神经元具有拟核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15.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 )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乳酸菌、蓝细菌、大肠杆菌
C.红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噬菌体
16.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病毒和霉菌 B.葡萄球菌和乌龟 C.蓝藻和酵母菌 D.蘑菇和酵母菌
17.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①发菜 ②放线菌 ③衣原体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 ⑦肺炎双球球菌 
A.①②③⑦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⑥⑦
18.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和海水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关系密切的是 ( )
A.蓝藻类 B.苔藓类 C.草履虫 D.细菌类
19.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20.“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21.无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是C、H、O、N,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 ( )
A.多样性 B.分割性 C.统一性 D.差异性
22.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
A.C、H、O B.C、O、C C.C、O、N D.C、O、O
2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水、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
24.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土壤缺硼时,植物会表现出一定的病症,在有该病症的植株叶面上喷施很少量的一定浓度的含硼溶液后,该病症消失.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
25.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
A.钙 B.铁 C.锌 D.硒,
26.下列选项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Fe、Mn、Zn、K B.Zn、Cu、S、P
C.Mo、Cu、B、Mn D.Ca、Mn、Cu、Mo
27.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28. 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 )
A. 化合态 B.离子态 C.分子态 D.原子态
29.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
①细胞内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②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③参与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水为结合水
④作为细胞结构重要组成成分的水为结合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因细胞的种类而不同
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细胞生命活动状态强弱无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30. 苹果含有元素Zn, 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的渗透作用发生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1.下列曲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反应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 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
32.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 )
A.RNA B.染色体
C.DNA D.核糖体
33.下列有关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酵母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
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
B.①②③都有细胞结构,都是原核生物
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③④⑤都是原核、自养生物
34.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
培养液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35.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非选择题 (4道大题,共30分)
(6分)多细胞动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生物体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14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A、B两细胞相似之处为
(至少答出两点)。由此看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具有 性。
(3)B类生物从代谢类型看是自养型生物,因为其含有___ _____,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E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
3、(4分)
材料:在一阴湿山洼丛中,有一堆长满葫芦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 老鼠等动物。请根据材料,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试分析各自对应于哪个层次。
(1)这一阴湿山洼丛中的苔藓、蚂蚁、蜘蛛、老鼠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
(2)这一阴湿山洼丛中,长满苔藓的腐木,以及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 。
4、(6分)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重)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重)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
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
(2)细胞内铁含量降低时,其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的输氧功能相应减弱。
这个能说明铁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70分)
1----5 CBDCD 6----10 ACBCB
11----15 CACCB 16----20 DAACC
21----25 DBCBA 26----30 CBBBD 31----35 CBCC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
2.(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E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遗传物质都是DNA
(两点即可)
统一
(3)藻蓝素 叶绿素 
(4)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拟核
3.(1)群落(2) 生态系统
4. H 水
参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合成(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均可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据此回答1-2题。
1.诗中的“百二钱”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 )
A. 价值尺度 B. 贮藏手段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2.“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 )
A. 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 B. 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 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 D. 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3.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军团夺得了38枚金牌。下列对奥运会金牌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奥运会金牌如果用于交换,就会变成商品
②奥运会金牌作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奥运会金牌从奖牌角度看则不是商品
④如果进入市场交换,则奥运会金牌的价格可以通过拍卖形成其市场价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作为一个酝酿着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有人将彩铃形容为“把耳朵叫醒的听觉经济”。这表明,彩铃 ( )
A.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B. 是用于交换的非劳动产品
C. 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 D. 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5.关于货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纸币是价值符号
C.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6.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美元持续贬值、地缘政治事件频发,黄金价格一路飙升,也推动了新一轮黄金投资热潮的来临。下列不属于投资黄金的理由是 ( )
A.黄金可以执行货币贮藏手段职能
B.投资黄金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C.黄金作为货币具有易于分割的特点
D.投资黄金抵御通胀带来的纸币贬值
7.小张本月领取了3000元的工资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原标价180元,实际支付110元。在这里,3000元、180元、11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 )
A.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8.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室环境的白领,用闲置多时的《音乐之声》碟片换来了一盆漂亮的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易物网上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9.“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这两个公式的区别是( )
A.前者是商品交换,后者不是商品交换
B.前者买卖行为在时空上不分,后者买卖行为在时空上分离
C.前者无等价物,后者有等价物
D.前者和后者都是商品交换
10.人民币、美元、欧元,虽然颜色、图案、文字等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地方,其共同点是 ( )
①都是金属货币 ②都是一种价值符号
③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都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11.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 )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交易双方更加关注的是货币的购买力
④“劣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2011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以国家法定货币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风采。该套纪念币 ( )
①相当于一般等价物,其本质是商品
②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其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
④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3.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下列对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商品价格总额提高一倍,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一倍,则货币量不变
B.商品价格总额不变,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一倍,则货币量为原来的一半
C.商品价格总额提高一倍,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货币量提高一倍
D.商品价格总额提高一倍,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一倍,则货币量提高一倍
14.下图为我国2010年2月—2011年2月的物价涨幅趋势图。通过该图我们可知 ( )
①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增强
②我国纸币的发行量有可能超过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③我国市场上商品销售困难,经济萎缩
④市场上有效商品供大于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11年以来,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一直高位运行,经济呈现出过热的趋势。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释放,CPI上涨过快势头初步被遏制。下列措施中哪些是属于遏制CPI过快增长的货币政策 ( )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上调银行存款基准利率
③降低存款利息税率 ④大量增发国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网上购物开始走进家庭。下列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
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和减少社会劳动
C.意味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1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今天你刷卡了吗?”成为流行问候语,“刷卡消费”渐成时尚。“刷卡消费”能 ( )
①提高消费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②促进信用货币的发展
③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强消费安全 ④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8.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购物、旅游、劳务消费之后,总是习惯性地签发支票来偿付账目,卖方也乐意接受。支票之所以可以偿付账目并被卖方接受,是因为 ( )
①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③支票是最基本的结算方式
④支票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电子货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②④
20. 江苏省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该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 )
①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②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③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④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21.2010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2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高额的外汇储备让我国公民更加担心外汇安全问题。人们对外汇安全的担忧主要来自于 ( )
A.贸易摩擦的升级 B.外币的贬值
C.中国出口产品的降低 D.人民币汇率的跌落
22.探亲访友送鲜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广东省某花市,平均一枚玫瑰的价格是1元,情人节期间上升到一枚10元。这里,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 )
A. 季节  B. 地域  C. 生产 D. 文化
23.人们常说,“优质优价”,“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现实生活也经常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之所以市场上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最常见、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钱不值钱了 B.商家开展促销活动
C.该商品供过于求 D.该商品被垄断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们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以及搞好储藏,巧妙地利用好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出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使产品保值增值”。据此回答24—25题。
24.这里“物以稀为贵” ( )
A.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B.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
C.是错误的,它承认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决定作用
D.是错误的,它否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
25.上题中“物多必贱” ( )
①看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未看到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③确认了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制约 ④坚持了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6.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楼市会发生逆转,将由去年的卖方市场转成为买方市场。成为买方市场意味着 ( )
①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②由买者起主导作用
③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④供过于求,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7.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 )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28.某国共有特种工作服28000件。甲种类型企业共20家生产5000件,每件33分钟;乙种类型企业共3家生产20000件,每件32分钟;丙种类型企业共5家生产3000件,每件30分钟。那么,生产这种工作服每件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 )
A.30分钟 B.31分钟 C.32分钟 D.33分钟
29.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可享受13%的财政补贴。柳某是一家中标的家电企业老总,他要从这项惠农政策中提高收益,你认为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B. 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 )
C. 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D. 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
30.甲企业2011年生产一件A产品,用时2小时,市场售价为4元人民币。如果该企业2012年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其一件产品,市场售价为( )
A. 4元 B. 8元 C. 2元 D. 2.5元
31.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企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则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
A. 越小 越大 B. 不变 越大 C. 越大 越大 D. 不变 越小
32.某一企业实行集约经营,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时会出现的结果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 ②单位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减少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④它的赢利总额增加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33.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降的原因在于 ( )
A.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B. 价格决定价值
C.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D. 国家决定价格
3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 )
35.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为保障2012年中秋节食品市场安全,全国各地工商机关从8月份开始就开展了月饼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作为食品流通环节的把关人,工商部门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运用有关商品知识,谈谈你对工商部门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的认识。(8分)
37.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房价飙升,老百姓买房难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甲同学提出:可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来解决这一问题。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10分)
38. 2011年2月—2012年5月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变化
2011年2月25日 2012年5月22日
人民币 6.8269元 6.3116元
美元 1美元 1美元
请思考:(1)什么是外汇?由上述图表可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兑换更多外币,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你如何评价?(8分)
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CCBDC CDCBB ADDAA BDDAC BDCAB BCCBA BCAAC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或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人们购买商品,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4分)
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不能作为商品用于交换。所以工商部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4分)
37.①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②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分)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分)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2分)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人民的生活,甚至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2分)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问题。针对当前房价过高的问题,国家应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等手段予以解决。(1分)
38.(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分)美元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2分)
(2)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4分)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有利。(4分)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读右图,回答2~3题。
2、B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 南是南半球,则B点为      ( )
A.纬度0°,经度0°
B.纬度0°,经度180°
C.纬度0°,经度160°E
D.纬度0°,经度20°W
3、图中外面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到B方向是:向西南
B.从C到D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C.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相同
D.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读右图,回答第4题。
4、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读右图,回答5~6题。
5、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gk=hf B.dk>fw C.ad=bc D.ad=de
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8、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右图为2009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第9题。
9、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磁暴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10~12题。
10、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
A.M B.N
C.P D.Q
11、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  )
A.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P、Q星,且都特别亮
B.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星
C.此季节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不可能见到极光
D.此时北极地区可能见到极光
12、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
B、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干扰有线通讯
C、太阳活动可能导致航海过程中指南针失灵
D、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出现激烈天气现象的几率明显增加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  )
A.2 900C.3 90015、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16~18题。
16、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17、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18、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20、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21~22题。
21、“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  )
A、先变快再变慢  B、先变慢后变快  C、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22、“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23、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ABC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岩浆组成物质不同    
B、岩浆比例的不同
C、各层的厚度不同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25、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呈固体和液态存在   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26、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    B、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27、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晃
28、有关水圈和生物圈的正确叙述有:(    )
①水圈是由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
②水圈是主要由淡水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
③生物圈是由动植物构成的圈层
④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9、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30、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夜晚气温较阴天高   ②白天气温较阴天高
③气温日变化幅度大   ④白天大气反射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
A.赤道上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上长
B.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上小
C.赤道上森林覆盖率高
D.赤道上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上多
32、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
D.沙漠地区的风沙大
33、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机的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34、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35、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人的(    )
A、右前方    B、左前方    C、右后方    D、左后方
综合题
3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 ,H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 。
 体积质量最大的是       、      。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轨道形状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字母)。
(1)水星,海王星 (2)B、D  E、F  (3) 一致 西,东,同一平面上 近似于圆 H
3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1-4-2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就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B面以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圈层:D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1)横波 纵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地幔 上地幔顶部 地核
(4)地壳 外核
(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8、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
(1)高 低 (2)高 (3)顺 (4)夜晚  西北 (5)南
2012年――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D C A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B C B D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D D B C D C B
31 32 33 34 35
D B B D D
36、(12分)
(1)水星,海王星 (2)B、D  E、F 
(3) 一致 西,东,同一平面上 近似于圆 H
37、(11分)
(1)横波 纵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地幔 上地幔顶部 地核
(4)地壳 外核
(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8、(7分)
(1)高 低 (2)高 (3)顺 (4)夜晚  西北 (5)南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
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内位移的大小只决定于[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物体运动初速度
C.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D.物体运动的末速度
4. 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时刻a、b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5.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1:4 B.1:3 C.1:2 D.1:1
6.自由落体第5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A.5 B.9 C.10 D.25
7.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8.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
A.50m B.56.25m C.75m D.150m
9.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小
10.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11、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
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
12.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 m, 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下列哪个选项正确的是( )
A. B. vb = 3 m/s
C. de = 3 m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二、本题共2题,13题8分,14题4分。
13.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
14.汽车以加速度为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汽车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________.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5、(8分)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 m/s的初速度和0.5 m/s2 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
求:(1) 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
(2) 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
16(8分)一列火车由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值班员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第一节车厢经过他历时4秒,整列车经过他历时20秒,设各节车厢等长,车厢连接处的长度不计,则:
(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
(2)最后九节车厢经过他身边历时多少?
17.(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 =15 cm,sBC =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18(12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D AD C C B B A B CD C ACD AD
二、填空题(共20分)
13. 30 90 150 。
14. 9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5. 解:(8s;)
16 25 4
17解析:(1)由a=知小球的加速度
a= cm/s2=500 cm/s2=5 m/s2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vB=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CD - sBC = sBC - sAB
所以sCD=2sBC-sAB=(40-15)cm=25 cm=0.25 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
因为vB=vA+at vA=vB-at=1.75-5×0.1=1.25 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s=0.25 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答案】 (1)5 m/s2;(2)1.75 m/s;?(3)0.25 m;(4)2个
18解析: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t,两车在t0时刻相遇.则有:
sA=vAt0
sB=vBt+at2+(vB+at)(t0-t)
其中t0=12 s,sA、sB分别为A、B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题意有:
sA=sB+s
式中s=84 m
联立解得:t2-2t0t+=0
解得:vA=20 m/s,vB=4 m/s,a=2 m/s2
有:t2-24t+108=0(式中t的单位为s)
解得:t1=6 s,t2=18 s(t2=18 s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6 s.
答案:6 s
x/m
3
b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