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4.9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修3)
【高考新动向】
考点集结 考向动态
1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克服盲目学外思想和复古之风。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发展。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三俗”等腐朽思想的影响。4.关注教育改革及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成就,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5.结合公益文化建设和城市文明共建活动,重视和谐文化建设。
【考纲全景透析】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以 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以培育__________、有道德、_________、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___________、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主题),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 (是精髓), ________________(是基础)。
(2)要求:巩固____________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凝聚力量,用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教育。
原因:教育是发展_科学技术 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基础性 、先导性、_________作用。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求:大力加强 科学基础设施 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___________;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
___________、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求: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
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地位: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 精神支撑 。
(2)要求:
①国家:要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公民:投身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___________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热点难点全析】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问题引导:
“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用精辟深刻的阐述,高度评价了先进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巨大作用。这是对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集中写照,也是对未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启迪。
(1)如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发展先进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1.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全局。
(2)坚持多样化原则,鼓励和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积极构建和谐文化,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3)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必须区别对待,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4)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层次性,科学分析文化内容的不同性质,鼓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以提高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精神条件。
2.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补充: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能实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吗?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实现文化发展与
繁荣的唯一要求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但是要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仅
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不够的。(2)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
践,它的发展和繁荣只能立足于这个伟大实践。(3)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还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文化多样性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只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例1.(2011·安徽文综)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题中所述纪念活动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属于基本文化权益,①不符合题意;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性作用的仍然是经济建设,②不符合题意;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从个人发展角度讲,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③符合题意;从国家和社会角度讲,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应入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问题引导: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回事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补充:文化事业就是文化产业吗?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在掌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是错误的,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2)文化企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为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观点是错误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反映和传播。
例2.(2011·山东文综)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选A。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审好题目要求,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必须是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故A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笼统地说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不准确的,也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排除B;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在处理好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即使优先发展了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也不一定就能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排除C;要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因此D项中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措施是错误的。
【高考零距离】
1.(2012 海南)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 ②文化发展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化发展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2 北京)(22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2)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4分)
3.(2012 安徽)(28分)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12分)
【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解析】本题以更高的道德追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要求从文化传承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作答,材科中强调中华传统美德的历久弥新,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赋于传统义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其次要求从思想道德建设角度作答,材料中强调安徽好人与道德模范成为指向标,说明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并且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活动的伟大实践,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说明要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4.(2011·安徽文综)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 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 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围绕建党90周年,考查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客观评价题中纪念活动的作用。题中所述纪念活动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属于基本文化权益,①不符合题意;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经济建设,②不符合题意;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从个人发展角度讲,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③符合题意;从国家和社会角度讲,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应入选。
【答案】选D。
5.(2011·江苏单科T22)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审题时把握题目要求主要目的。发放红色光碟,主要目的就是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A项最合适,其它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选A。
6.(2011·山东文综·T20)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以“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为背景材料,体现了山东高考对区域重大文化事件的关注与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展示了 “好客山东贺年会”的成绩,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解答此题要充分判断题肢本身观点说法是否正确。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选③;“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点,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选①。
【答案】选B。
7.(2010·安徽卷高考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理解能力。①是大众文化,未必就是先进文化;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③错误;《建国大业》受观众喜爱,在于弘扬主旋律、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答案】D
8.(2010·山东文综)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解析】本题以净化文化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信息、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二者都是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C两项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方面意思,与设问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D.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易错题)“一大一小,国图3G时代领先时尚。”“一大一小”指的是国家图书馆以电视、手机为终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推出的数字电视(国图空间)、国家图书馆移动服务(掌上国图)两项服务。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的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国家图书馆的发展( )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预测题)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京举行。“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板凳妈妈”许月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
①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能够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4.(2012·合肥模拟)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意识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意识到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就要求我们
( )
①自觉意识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②自觉意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2011年12月21日,盘锦市委统战部组织召开“各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学习先进模范事迹,展现全市统一战线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6.2011年12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要繁荣我国的慈善事业,国家除了完善相应的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下列符合题意的是( )
A.富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富人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慈善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C.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要加强慈善事业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为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电影《辛亥革命》等一大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展现出颇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这说明在文化发展中要( )
①坚持文化的多元化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思潮
③全面继承传统并体现时代精神
④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2·长春模拟)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报告中提到“教育”共计29次。之所以要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1年12 月20 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形成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1.(2012·莱芜模拟)2011年底,山东省美术馆、全省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稿,你拟定的标题是( )
A.满足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B.加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渗透力
C.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D.展示文化魅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12.(预测题)2011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 )
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
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漫画《假善忍》
材料二 2011年10月19日,山东菏泽的牛作涛在珠江边为救落水女子而牺牲,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年仅31岁。他的英雄壮举,在山东、广东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有网友“挑战天涯”问:“为了救轻生的女子而牺牲值得吗?”专家表示,“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珠江一跳,是他生命中最闪光的瞬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评价人和事不仅看其经济价值,还要看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什么现象?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如何发展我们的先进文化?
14.(创新题)2011年11月11日,滨州市吕艺镇热闹非凡,村民们都在津津有味地看《牛老邪赔礼》这部戏。为响应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切实落实“三个一切”,博兴剧团发起“送戏下乡”活动,免费为老百姓带来戏剧演出,树立新风气,弘扬社会正气,鞭策歪风邪气,也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
(1)请简述山东省滨州市实施“送戏下乡”活动的意义。
(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山东省滨州市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
答案
1.【解析】选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A项正确。
2.【解析】选B。图书馆是国家大型文化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③符合题意。②④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故选B。
3.【解析】选B。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③应排除;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说法不严谨。
4.【解析】选D。题干材料强调文化的作用和如何进行文化建设,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观点错误。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A项是基础,B项是精髓,C项是主题,D项是灵魂。
6.【解析】选C。题意是国家要创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故A、B不合题意;D是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非文化氛围,故不选;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才能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故C正确。
7.【解析】选D。题目强调弘扬主旋律的文化作品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说明在文化发展中要坚持文化的多元化,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②④正确,①③观点明显错误。
8.【解析】选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观点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④观点错误。
9.【解析】选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观点不确切,培育人才的地方很多,③观点错误,排除。
10.【解析】选D。此题考查精神文明的基础知识,其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变式备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商丘市开展了以“爱国歌曲大家唱”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百日百场演出活动、爱国主义电影百部万场放映活动、爱国主义歌曲百首“六进”活动、百佳文化广场创建活动等。这( )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为人民团结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各种文化活动为人民团结进步提供了精神支持,不是物质基础,②观点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选A。
11.【解析】选A。免费开放文化设施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A项符合题意。“增强文化渗透力”说法错误,B项排除;C、D不符合题意。
1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及其地位,可见②③符合题意。①④错误,基层首要工作应是发展经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则保证文化前进的方向。
【知识拓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1)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2)“三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在“三个文明”的关系中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它最终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和性质,推动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②政治文明在整个文明系统中起着主导方向和保证作用。政治文明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3.【解析】本题立足材料考查学生的基本做题技巧。第(1)问回答“是什么”,反映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第(2)问回答的是意义,是“怎么样”,要回扣材料;第(3)问回答的是“怎么做”,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组织即可。
答案:(1)漫画反映的现象是由于文化市场本身自发性的缺陷,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违法敛财,属于落后文化。
(2)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牛作涛在珠江边为救落水女子而牺牲,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弘扬了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牛作涛勇救轻生女子的精神值得颂扬,是学习的榜样。
(3)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4.【解析】第(1)问“送戏下乡”活动的意义主要涉及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是“送戏下乡”,重在强调对农村、农民的意义。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精神力量,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了农村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①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④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新农村文化的积极性。⑦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⑧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创作文化精品。
www.
教学资源网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