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8份)

资源简介

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实验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2012.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错选漏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路程总等于位移的大小
C.时间不可逆转,所以时间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D.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5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时的动作时,他可被看作质点
C.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仍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状态一样,则该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3.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 )
A.,A指向C; B.,A指向C;
C.,A指向C; D.,A指向C;
4.某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米/秒2,在任1秒中: ( ▲ )
A.该秒末速度比前1秒初速度小2米/秒;
B.该秒初速度比前1秒末速度小2米/秒,
C.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米/秒,其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D.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米/秒,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 m/s,方向沿x轴正方向,经过2 s,末速度变为10 m/s,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其加速度和2 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 )
A. 10 m/s2;0 B. 0;10 m/s
C. -10 m/s2;0 D.-10 m/s2;10 m/s
双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漏选的得0分)
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继续增大
7. 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慢
C.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8. 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已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 ▲ )
A. 两个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
B. 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
C. t2秒末两质点相遇
D. 0~t2秒时间内A质点可以领先B
9.汽车沿直线行驶,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为15m/s,若从甲地到乙地和从乙地到丙地的距离相等,则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 )
A.12m/s B.12.5m/s    C.甲指向乙 D.乙指向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实验题(本大题共1题,共14分)
10.(1)(3分)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 ▲ (在如下答案中选择填写符号)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低压直流 D、低压交流
(2)(3分)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 ▲ )
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3)(5分)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接50HZ的电源上)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 v
②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所经历的时间都是 ▲ s
③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 (填“交流”或“直流”)电压
④电源频率不稳,影响是 ▲
⑤振针与复写纸距离太近,影响是 ▲
(4)(3分)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实际大小的纸带,图中O为纸带运动的起始点,A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你能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_______▲ ___(填“加速”或“减速”)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11题16分,12题15分,13题11分,共41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 (16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时间为T,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
12. (15分)如图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s—t).根据图象,求:
(1)开始5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2)画出与位移—时间图象对应的速度—时间图象
(即-t图象,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坐标系已建立,右图所示).
13.(11分)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为多少?
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实验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1—5题每题4分,6—9题每题6分,选不全得3分,漏选错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0.
(1)________ (2) ______
(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
(2)
12.
(1)
(2)
13.
(1)
(2)
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实验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C C C BD BC BD AC
10.(1)__AD_ (2) C (3) ① 4~6 ② 0.02
③ 交流 ④ 每打一个点的时间不确定
⑤纸带上打出的是短“一”(或对纸带的影响和振针压得太紧相似,是间断的直线。)
(4) 减速
11解析:(1)如图所示A运动圆周到达B点的位移方向如图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0斜向上大小为
路程为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有公式得:
质点的平均速率
有公式得:
12解析(1)由题知:
质点在0~2s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程为
质点在2~3s停止,没有运动。
质点在3~5s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程为
即开始5s质点的路程为
在开始5s质点起点在离原点10m的位置,终点回到原点,
所以质点运动位移大小为 方向与质点初速度方向相反
开始5s内质点平均速度
由公式:得:(m/s)方向与质点初速度方向相反
(2)如图
13解析:(1):由平均速度公式:得:………………①
由匀变速运动知:s=4t+2t2 =t (4 + 2t) ………………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当t =0时,(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得
解得:
由加速度公式:得:=4(m/s2)
O
A
B
C
D
E
F
G
A
B
v/(m·s-1)
t/s
1
2
3
4
5
10
0
5
-5
-10
-15
s/m
t/s
30
20
10
0
1
2
3
4
5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座位号:__________
v/(m·s-1)
t/s
1
2
3
4
5
10
0
5
-5
-10
-15
A
B
v/(m·s-1)
t/s
1
2
3
4
5
10
0
5
-5
-10
-15怀集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最大值为90° B.经度最大值为180°
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2.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3.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
A. 0°、20°W B. 0°、45°W
C. 45°N、165°E D. 45°N、19°W
4.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
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5.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④ B.乙—① C.丙—③ D.丁—②
6.以下有关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宇宙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内涵的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处于难以预料的运动和发展中
C.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大约是200亿光年
D.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将不断扩大
7.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9.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⑤⑥⑦
据报道,中国有望在2013年发射自主火星控测器,因为2013年火星距离地球最近,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很好的时间窗口,我们现在的运载能力、测控能力也可以支持火星探测器发射。结合下表完成10~11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 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时56分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时37分 有
10.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地外生命起源和进货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耀斑爆发产生 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黑子活动释放 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13.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如图是a、b、c三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这三地可能在
①赤道附近 ②回归线附近 ③极圈附近 ④极点附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它们可能分布在
①澳大利亚 ②黄河站 ③鹿特丹 ④新加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我国空间科学2012年开始实施“夸父计划”,该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其中A卫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8题。
16.我国将“夸父计划”定在2012年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A.2012年是一个太阳活动活跃期 B.2012年卫星研制工作完毕
C.2012年大推力研制成功 D.2012年探测技术完善
17.A卫星可在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18.“过去做饭满屋烟,现在生火拧开关”。这是对目前广东省农村地区沼气户生活的真实描写。沼气中蕴含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A.太阳 B.植物 C.沼气池 D.微生物
“他们就潜伏在外太空,耐心等待,只等时机成熟,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沉痛一击,将你拖进无尽的黑暗。”这是美国《大众科学》对太阳风暴的描写。据此,根据所学内容回答19~20题。
19.“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A.使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各地产生大风 D.使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20.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可能会导致
①剧烈天气现象出现 ②磁暴 ③地球电离层扰动 ④极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2.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
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23.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11~12题。
25.在“嫦娥一号”卫星飞行的这一时段内,地球位于下图中公转轨道中的
二、综合分析题(共25分)
26.(11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人民网2012年9月11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认为火星上很可能曾经存在生命,原因是火星上密密麻麻分布的谷网,揭示该星球极有可能在过去长时期内被定期出现的洪水所侵蚀,而这样的气候条件与状况和当前的地球环境十分相符。
材料2:美国科学家首次测量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表面温度,“向阳面”温度高达1400℃~1650℃,而“背阴面”最低温度可能在-20℃~-230℃,可谓“冰火两重天”。
(1)假如当时火星上的气候确如材料1中所述,生命要存在,火星还具备什么条件?(3分)
(2)假如火星上曾经确有生命存在,则火星上生命消失,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分)
(3)材料2中的行星能否出现生命,为什么?(5分)
27.(14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位于_____________(东或西)半球;B点位于_____________半球(南或北)。(4分)
(2)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2分)
(3)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纬度___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_。(4分)
(4)若甲、乙两人分别从B、C两地出发,匀速向南运动,那么两人在_____________附近距离最远,在_____________相会。(4分)
怀集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答题卡
年级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分析题(共25分)
26. (11分)
(1) (3分)
(2) (3分)
(3) (5分)
27. (14分)
(1)
(2)
(3)
(4)
高一地理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B B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B C A A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D A
二、综合分析题(共25分)
26. (1)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2)可能是温度不再适宜或液态水消失或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消失等(只要答对一条即可)
(3)不能。因为该行星温差太大,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
27:(1)西 北
(2)东北
(3)80° N、 40°W
(4)赤道 南极
高一地理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B B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B C A A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D A
二、综合分析题(共25分)
26. (1)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2)可能是温度不再适宜或液态水消失或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消失等(只要答对一条即可)
(3)不能。因为该行星温差太大,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
27:(1)西 北
(2)东北
(3)80° N、 40°W
(4)赤道 南极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2.10.13
一、本大题七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 )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 B.踞(jū) 忤(wǔ) 叱(chì)
C.箕(jī) 揕(chèn) 袒(tǎn) D.拊 (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三亚房价已赶超迪拜,海南楼市泡沫已然存在,但投机者还期盼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细则的出台,却不想泡沫可能会破灭,这真是痴人说梦。
B.在狂欢节里,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送旧迎新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C.导演王全安以《团圆》获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至此,他在柏林电影节上的获奖数与张艺谋等量齐观,仅逊于华人影坛翘楚李安。
D.有人常在各种媒体上表达自己被他人的善举感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冷漠公益之事,这样的口惠而实不至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卫生部近日通报,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存在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如不从长计议,后果不堪设想。
B.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OK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C.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即将呼之欲出。
D.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转向固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相信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50米手枪项目比赛结束后,安徽“神枪手”娄祥武备受瞩目的不仅是他的冠军头衔,还有他不同于其他参赛选手的警察身份。
C.审计局的同志几天来都在查阅紫阳分校基建部分账目。
D.一些物业公司为追求利润,擅自改变小区用地规划,这种侵犯业主公共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业主委员会应该有权维护。
6.将下列六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江苏省的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具特色。
①遥临太湖 ②依山植梅 ③背倚龙山翠屏
④以梅饰山 ⑤山因梅而幽 ⑥梅以山而秀
A.③②④⑤⑥①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③②④⑥⑤
7、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
9、.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越国以鄙远 ② 既东封郑 ③ 敢以烦执事 ④ 又欲肆其西封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古汉语句式相同的是( )
例句:邻之厚,君之薄也。
A. 以乱易整,不武
B. 夫晋,何厌之有?
C. 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也
12.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II.翻译下列句子(三小题,共10分)
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小题,共7分)
泊歙浦
[宋]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雁落客愁边”是公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3分)
17.补充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小题,共6分)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2)、 ,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
咏花诗词的鉴赏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花卉)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作者)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8.下面各项是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多选不给分,对一项给2分)
A.文中所说的“趣味”是指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B.中国咏花诗词反映人生,但它是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直接表现的。
C.表现主观感情的创作是欣赏自然的活动,不过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
D.“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属于“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花卉)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E.因为创作中“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规律,故而我们欣赏那些状景诗词时,较容易得到美的享受,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F.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19.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舍其形而摹其神的《霜天晓角》“脉脉花蔬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D.戴叔伦的“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20.本文作者把中国咏花诗词大致分成两类,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两类诗词的特点,并依据文意简要说明读者在欣赏这两类诗词时的不同方法。(4分)
21、下面两句写花的诗词分别属于文中所说的哪一种创作层次,请简要分析。(4分)
(1)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杨显志《临江驿潇湘秋雨杂剧》(2分)
(2)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2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小题。
精神之树
张栓固
走过古柏掩映的神路,已感到无形的凉意扑面,世事的喧闹在思绪里一点点地远离。
在神路的引导下,我们走向这向往已久的老祖宗的庭院,跨越过青石牌坊,走过石桥,我和人们一道虔诚地扑进了千年智者老人的怀抱,充分地享受着那种心灵阳光的沐浴,实质上那是一种慈祥,一种抚摸,一种虔诚。
千年庭院,青砖绿瓦,斗拱檐壁,更显出了它的厚重和深不可测,阳光透过森森古柏,稀疏的枝叶斑斑驳驳,交织出冥冥的云烟氤氲。头脑里蓦地没有了时常缠绕的世俗的浮躁,哪怕是一时的忘却+心灵也算是在这里寻找到了宁静,如同寻找到一座小憩的港湾。心不再有往时的漂泊和游离。我慢慢地移动着脚步,在一块块青砖绿瓦的瞩目中,在一棵棵古柏的身影下,但我无法走出它们的目光,也无法远离开这大山般的身影。我细细地翻阅着这目光这身姿,这部智慧的巨书,真正地发现了自己的贫乏和渺小。
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一种精神在生活中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且成为规范人生的尺度,又在千百年中被发扬光大,它的伟大是显然的,是超越时空的,不是一代帝王,几个英雄所能包含得了的;反而,它却包含了一切帝王和英雄。
硕大的孔庙,几座庭院,除却座座巍峨的古老建筑,占据庭院世界的要属这一棵棵参天古柏。古柏相伴着岁月,相伴着历史走进了今天。它们老态龙钟了,却从没有自傲,没有以功臣者自居。岁月的沉重中,它们仍挺拔昂首;满身挂满了斑斑 龙鳞,枝头却永远喷吐出青春的翠绿。庭院每一棵古柏都如一幅生动的画,一首浓郁的诗,它们舒展身姿,或低眉浅唱,或浓荫如盖,或风骨遒劲。每一棵树下,我都不由自主地停步,细细地品读这枝叶,品读这风雨留下的无尽沧桑。我想我是在翻阅着历史。翻阅着波澜壮阔的民族的历史,那般的浑埠.那般的莫测。那般的沉重,那般不屈不挠的意志,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面有—种精神,这精神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它平凡里有着伟大,简朴却耐人寻味。我站在树下,古柏作为背景。按下相机快门。留一个纪念。其实。何止是纪念,在这里我们已经领悟到一点什么。
大约从明朝开始,那些帝王们除了不断地来这里拜谒,还大兴土木,扩修庭院,建筑宫殿,每每都要立碑纪念。一座空林立的石碑后面,香火缭绕中,宏大的典礼下,虔诚的祈祷声里,究竟有几多的真诚呢?
更多的平民百姓来到这里,是要沾上文化的味道,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生活中一个文雅文明的人,希望走出愚昧,走出无知,让自身多一点高尚。 而且这种意识正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接受。孔子这位儒文化的祖先,在他生前,并不那久富有,并不那么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却使身后的岁月辉煌了。
万世师表,这一座无形却巍峨的丰碑永远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22.“世事的喧闹”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4分)
23.从文中看,“岁月的沉重中,它们仍挺拔昂首;满身挂满了斑斑龙鳞。枝头却永远喷吐出青春的翠绿”这句话意在赞颂什么 (5分)
24.你认为可否将本文的标题换成“孔庙游记” 请简述理由。 (6分)
五、本大题1题,60分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光荏苒,人也匆匆,物也茫茫。水滴石会穿,水在石头上留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了它的印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风吹叶会动,叶子记录了风的印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大情会牵,人在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留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了印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以“成长印记”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2-2013学年度高一语文月考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A
2.B【解析】 A.痴人说梦: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B. 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 C.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王全安与张艺谋不是有差别的。D.口惠而实不至: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别人却得不到。表示感动并不是“口惠”。
3.D【解析】A项“从长计议”意思是慢慢地商量,不马上作决定,与语境不合。B项“大快人心”意思是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C项“呼之欲出”与“即将”语义重复。D项“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符合语境)
4. C【解析】A项,“包括了……所组成”句式杂糅,可改为“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或“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B. 主谓搭配不当,“审美体验”的陈述主体应为人,而句中承前主语为“《野鸭子》”;成分残缺,“让”前面缺主语,可在其前面加“它”。D项,语序不当,应为“是一个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
5.答案【B】【解析】A单谓语与双宾语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C表意不明,“基建部分账目”,根据不同停顿有不同理解。D搭配不当,“违法行为”不能“维护”。
6. B
7. C
8. C 【解析】(行李:出使的人)
9. B【解析】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
10. D【解析】 ①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的机智善辩。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11. A
12. C
13.燕王在朝廷对他拜叩后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状语后置句式1分,闻,使动用法1分,句意1分。)
14.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所以,译成“…的原因”1分,乃,译成“是”1分,句意1分。)
15.太子及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全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他。
(定于后置句式1分,皆,译成“全、都”1分,白衣冠,译成“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1分,句意1分。)
16.(1)诗中描写了“丹枫”“秋雁”“霜月”“夜船”“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4分,意象答出4个,得2分;“凄清”“孤寂”各1分)
(2)羁旅漂泊,举目无亲,只有南归的大雁好似同情旅人的孤寂,暂时停下相伴。(1分)“雁落客愁边”是景语,也是情语。羁旅之愁是无形的,抽象的,秋雁是有形的实物。(1分)诗人说雁落到了“客愁边”,把具体的形象与抽象的情感结合起来,情景交融,使抽象的客愁也好像可触可及了。(1分)
17.
①橘子洲头
②怅寥廓
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④挥斥方遒
⑤粪土当年万户侯
⑥风萧萧兮易水寒
18. DF【解析】
A.搞错了主体对象(不应是咏花诗词)。文中所说的“趣味”是指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B 不是直接表现,是曲折表现。C.不是“欣赏自然”,而是“感情物化”
E.因果不当。
19. A【解析】 A项属于“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并非“‘传神’地再现”。
20.(1)物境(形似)/ 传神(神似)(2分)
(2)直接感知形象/通过联想来意会(需要沉潜涵咏,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2分)
21.(1)句属“物境”,直接描写菊花的色彩、形状,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菊花的形象;(2分)
(2)句属神似,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海棠不惜胭脂妆容,独立雨中,读者可以想象海棠在雨中卓然独立,婀娜多姿的形态。(2分)
22.答案:“世事的喧闹”一指外界环境的嘈杂(2分),二指现实社会生活中浮躁的心态(2分)。
23.答案:赞颂了孔子思想(1分),孔子学说的超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2分)和影响力(2分)。
24.答案:不可以,因为本文不重在记游(2分),而重在强调孔子精神、思想、学说历久弥新(2分),以“精神之树”为题,可以更加凸显本文的主旨(2分)。(意思对即可)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C级10月份考试
化学科 试 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第I卷 选择题(共39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2.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3. 用四氯化碳或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或碘的汽油溶液,为了再将
碘与四氯化碳分离开或将碘与汽油分离开,可选用……………………………………( )
  A.分液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4.在盛有碘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汽油,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颜色变浅; B.分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呈紫红色;
C.不分层,溶液呈紫红色 D.不分层,溶液无色
5.在0.25 mol Na2SO4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约为……………………………………( )
A、1 B、0.25 C、6.02×1023 D、3.01×1023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CO2 的体积为22.4L
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C.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NA
D.NA个CO2的质量(g)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同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摩尔质量就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B、CO32-的摩尔质量是60g/mol
C、1molO2的质量是32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
8.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 B.N2 C.Cl2 D.CO2
9. 300 mL 0.2 mol/L KCl溶液与100 mL 0.3 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3 B.2∶3
C.2∶1 D.2∶9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只有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未选、错选0分;全对给4分;2个答案的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
10. 1 mol CO和1 mol CO2具有相同的……………………………………………………( )
①分子数 ②原子数 ③碳原子数 ④氧原子数
A、① B、② C、③ D、④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电子数为0.1 NA
B.18 g水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在常温下22.4 L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12.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5 mol/L MgCl2 溶液 B、200 ml 0.5 mol/L HCl溶液
C、50 ml 1 mol/L NaCl溶液 D、200 ml 0.25 mol/L CaCl2溶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1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3. 0.5molH2SO4中含 个H2SO4分子, mol O原子, 个H原子;
14. 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是 mol,由上述数目O2组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g。
15.(4分)已知3.01×1023个某分子A的质量为8g,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6分)
16、(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承接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⑴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   →A→G→   →E→F。(每空1分,共4分)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
A.酒精
B.苯(一种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
C.汽油
17. (14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Na2SO4、MgCl2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原混合物肯定无____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无________
(3)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
(4)写出(2)、(3)过程中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7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_________,沉淀A:________,沉淀B: ________。
⑵写出②加入AgNO3生成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⑷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2012-2013学年怀集一中高一第一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 每题2分。共28分)
1.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必需氨基酸
B.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有的还含有S元素
C.组成肌肉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D.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2.细菌、支原体、动物肝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等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内质网 B.核糖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正确顺序是:(1)换上高倍物镜,并使物镜对准通光孔;(2)在低倍物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3)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4)用细准焦螺旋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物像为止;(5)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A.(2)一(4)一(3)一(1) B.(2)一(3)一(1)一(5)一(4)
C.(2)一(4)一(1)一(3) D.(3)一(4)一(2)一(2)
4.在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试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
①甘蔗的茎 ②油菜籽 ③花生种子 ④梨 ⑤甜菜的块根 ⑥豆浆 ⑦鸡蛋
A.④①⑥ B.⑤②⑦ C.①②⑥ D.④③⑥
5.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下列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SARS病毒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B.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增殖,并不依赖于细胞生活
C.SARS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
D.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6.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7.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水 D.无机盐
8.占肝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核酸
9.在生物体的组成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别是( )。
A.H和Mg B.C和Fe C.O和K D.N和Ca
10.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11.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 )
A.N、Ca、P、K、S、Zn B.H、O、K、P、Mg
C.C、P、O、S、H、N D. C、H、O、N
12.假设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它含有6条多肽链,那么它具有的肽键数和氨基的最少数分别是( )
A.n-6个和6个  B.n个和n个 C.6个和6个 D.n-6个和n-6个
13.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其分子量约为(  )
A.10240 B.10112 C.8818 D.8800
14.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二、双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一个且不多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5.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A 葡萄糖 苏丹Ⅳ 红色
B 脂肪 苏丹III[ 橘黄色
C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D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16.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B、“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细胞
D、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也是生命系统
17.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a肯定含有N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的多样性
18.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噬菌体 B.“结核”病原体 C.草履虫 D.艾滋病病毒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9.(4分)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一些元素的含量(%),试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种类位置 O Si C N H
地壳 48.6 26.3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1)组成细胞的元素在地壳中都可以找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细胞与地壳的元素含量有很大差异,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分)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__ ___、___ __、__ 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但各个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又各不相同,这说明细胞具有__ __ ______性。
(3)常见的由甲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_____ _____,
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______ ____。
21.(20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_______个肽键,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肽。肽键的结构简式为 。
(3)该化合物由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基的不同。
22.(12分)蛋白质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请根据蛋白质功能的知识回答:
(1)蛋白质分子结构极其多样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以及肽链的    不同。
(2)蛋白质分子结构极其多样,其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①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重要物质,这些蛋白质叫结构蛋白;
②有些蛋白质如胃蛋白酶具有 功能;③有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具有 功能;
④有些蛋白质如胰岛素具有 功能;⑤有些蛋白质如抗体具有 功能;
a
b
基本单位
多肽
C(化学键)
蛋白质
d
分子结构多样性

决定
元素组成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测试题
历史
2012.10.13
一、选择题(20题共60分,每题3分)
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 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3、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隐定和团结
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最大特点
4、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周的统治,发展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5、《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
6、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7.“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8、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的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9、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10、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反对专制主义 D、主张专制主义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
1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1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
14、北宋基本解决的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官制的变化实现的
① 文官任州郡长官 ② 转运使的设立 ③ 通判的设置 ④ 御史大夫 ⑤ 三司使的设置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
1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16.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棱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17.清朝时期,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 .设立内阁 B .大兴文字狱 C .设置军机处 D .废承相设六部
18.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三省长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元 B. 秦、唐、明 C.秦、元、清 D.汉、宋、明
19、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
二、材料题,回答问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6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中央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并指出这些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怀集一中2013学年度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 答 题 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主观题(40分)
21(20分)
(1)—————————————————————————————————————————————————————————————————————————
(2)————————————————————————————————————————————————————————————————————————————————————————————————————————————————————————————————————————————————————
(3)————————————————————————————————————————————————
座位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历史10月份月考测试题答案
1-5 BCDAD 6-10 BCABC 11-15 ADBDC 16-20 CCBDC
21、(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6分)
(2)措施:在军事上收回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重视文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6分)
看法: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官僚机构膨胀,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造成靖康之变,北宋被金灭亡。(2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4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
22.(1) 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2分)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2分
(2) “上”是指秦始皇。(1分)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2分)
特点:皇权至上(以皇权为中心)。(1分)
(3)变化: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度发展到了顶峰。(4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使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不利于中国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6分)
(4)皇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
…………………………………………密……………………………………封……………………………………线……………………怀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政治10月份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用“拉面”技术学日语,用Photoshop技能交换学拉小提琴,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校园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交换”现象。对于“技能交换”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技能交换”属于商品流通 B. “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
C. “技能交换”需要现实的货币 D. 技能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产品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走以质取胜之路。其经济生活依据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D.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9月12日发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1/4盎司金币1枚,1盎司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据此回答3--4题:
3.金银作为货币,其本质是(   )
A.一般等价物 B.纸币 C.铸币 D.商品
4.材料中纪念币的价值(   )
A.是由国家规定的,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
B.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因为它对人们有用
C.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为它是商品
D.是由其职能决定的,因为它有收藏价值
5.今年8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6、纸币之所以能够买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因为(   )
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 B.纸币是劳动产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纸币就是货币 D.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7.小王承包了几亩山地种植水果并获得了丰收,他与一家公司签订了销售几千斤的合同,该公司给小王签发了一张现金支票。对这一支票正确的兑换方式是(   )
A.凭这张现金支票去对方所在公司支取现金
B.凭这张现金支票到银行进行转帐
C.凭这张支票到银行去支取现金
D.凭这张支票到商场购物
8.2011年11月28日和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牌价分别是683.49和685.05(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这说明(   )
A.人民币在升值,美元在贬值
B.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高
C.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D.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落
9. 2010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呼吁欧洲的领导人和工商界不要参与压迫人民币升值,否则将给全世界带来灾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过大会使
①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减弱,出口企业经营困难 ②工人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稳定 ③外商生产成本上升,进口贸易受阻 ④居民人民币存款储蓄缩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针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等流行语。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必将导致(   )
A. 人们对农副产品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B. 农副产品的自身价值相应增加
C. 人们对农副产品替代品的需求减少
D. 人们现有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11、看漫画《为何贵》。漫画中蔬菜价格之所以贵,是因为(   )
A.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B.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蔬菜
C.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D.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一定上涨
12.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这似乎意味着,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使房价回归理性的根本原因是(   )
A.房价受需求影响 B.房价受政策支配
C.价值规律的作用 D.房价由企业决定
13.右图是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示意图,假定M商品是汽油,那么N商品最有可能是(   )
A. 柴油 B. 汽车 C. 润滑油 D. 电动车
14.当前,许多生产企业在自己产品的外包装上印有“建议零售价XX元”,但各地市场上实际零售价都与之有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建议零售价” (   )
A.认为价格是确定的,而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B.高于价值,违背价值规律
C.不反映企业的劳动效率,不利于公平竞争
D.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15、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昔,写有一首《无题》:“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体现的经济生活的道理是(   )
A、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B、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D、享受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16.王大妈经过多年积蓄,终于攒够了20万元房款,前天才搬进了新居。按交易方式不同,这种消费属于(   )
A.有形商品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钱货两清消 D.贷款消费
17.旅游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热的兴起,反映了我国居民(   )
①食品支出减少 ②恩尔格系数降低 ③消费结构改善 ④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 “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上述广告语分别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   )
A. 从众和攀比 B. 攀比和求异 C. 求实和求异 D. 求异和从众
19、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④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在当前国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避免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通货膨胀是由(   )
A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的
B纸币购买力提高引起的
C物价下跌引起的
D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增加引起的
二、简答题(40分)
21. 表1 某市近年来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
指 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8.2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7.2 45.5
(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图表反映的信息,请你为该市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提建议。(15分)
22、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消息:长虹、厦华32英寸液晶电视昨日分别下降3成左右。就在昨天,这两款电视的价格还是12999元,昨天的标价突然变成了9000元左右:长虹降为9200元,厦华降为8900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厦华的这一价格已经是全国同规模液晶电视的最低价格。
彩电价格战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每年都有人担心价格战会毁了中国彩电业,但中国彩电业非但没有被价格战毁灭,反而在价格战中不断成长。
请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彩电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7分)
(2)价格战对中国彩电业的积极影响有哪些?(12分)
怀集一中高一级政治10月份月考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1.(1)
21.(2)
座位号
22.(1)
22.(2)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怀集一中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   2012.10
姓名_______班别_______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各组集合M与N中,表示相等的集合是( )
(A)M=0,1,N=0,1;
(B)M=0,1,N=1,0;
(C)M=0,1,N=,|=0且=1;
(D)M=,N=3.14.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⑴,;
⑵,;
⑶,;
⑷,;
⑸,
A ⑴、⑵ B ⑵、⑶ C ⑷ D ⑶、⑸
3设则的值为( )
A B C D
4已知全集,则( )
A. B.
C. D.
5下列表示右边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 B
C D
6已知函数是奇函数,那么a等于( )
(A)1 (B)2 (C)-1 (D)-2
7.设函数,则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8在R上定义运算⊙:⊙,则满足⊙<0的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0,2) B.(-2,1) C. D.(-1,2)
二填空题(30分)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
(2) 函数,x(0,1)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10若集合,则实数a的值是___
11已知函数 对于所有的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12 设集合,集合,则______________
13.已知f(x)=|x+a|,当x≥3时f(x)为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4.如果是偶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又,那么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80分)
15(12分)已知函数 。
(1)判断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2)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12分)已知集合
(Ⅰ)若,求( ;
(Ⅱ)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14)k取何值时,方程的两个根分别在(0,1)和(1,2)内.
18.(14分) 设函数f(x)=(a,b,c∈Z)是奇函数,且在[1,+∞)上单调递增,f(1)=2,f(2)<3.求a,b,c的值.
19(14分) 已知两个集合A={x∈R|}, B={x|x>0},若A交B为空集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14分)若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
⑴求的值;
⑵若,解不等式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怀集一中第一次月考
高一数学科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二、填空题:(共6题,每小题5分)
9、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80分)
15、(本小题满分12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20070123
座位号
班别 姓名 试室号 座位号
密封线 密封线 密封线 密封线
装订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