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面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3.了解实像和虚像。4.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二、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来揭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用对称法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训练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和物理规律研究简单光学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难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及对虚像的初步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师:同学们观察万花筒内的情景,想一想万花筒内为何会呈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万花筒主要是由什么制成的?导语二 师: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很了解。比如,日常生活中照镜子,你们了解哪些?还想知道有关平面镜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呢?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什么是平面镜【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用手摸一摸小平面镜,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小结归纳】表面是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图3-35照片:“蜡烛竟然在水中燃烧”,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提出问题和思考这是为什么呢?【猜一猜】学生在初步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各抒己见,并把猜想的内容列出。猜想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 相等 。猜想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相等 。猜想3:像与物颜色相同。【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点拨】师:我们需要考虑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样测定像的位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阅读课本内容,找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课本实验方案的不同点,并比较哪种方法更好。并且认识到课本中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不仅能成像,而且还能通过它看到后面物体的特点。【做一做】同学们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寻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验证一:“物像大小相等”【实验】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通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然后在玻璃板后放另一支相处的蜡烛,调整直到与像重合。【思考】放在玻璃后面的物体和像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2)验证二:“物像到镜面距离相等”【实验】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通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然后在玻璃板后放另一支相处的蜡烛,调整直到与像重合。将上述操作重复三次。分别测量出对应的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入表格。【交流】比较归纳三次实验数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验证三:“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实验】引导学生拿去玻璃后的蜡烛,从前面还能看到蜡烛的像吗?(能)现在请在蜡烛成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从玻璃后直接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白纸上无蜡烛的像)【阅读】课本 “信息快递”:人眼能看到,佰不能呈现于光屏上的像叫做虚像。【结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验证四:“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什么关系?”【交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像,并进行归纳比较。【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小结归纳】(板书)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在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3.平面镜成像作图:【阅读】学生阅读学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方法及注意点。【画一画】学生练习平面镜成像作图。同时教师提醒注意点。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例1] (南京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所示。(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 __(选填 “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______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图12)[例2] (大连市)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 平面镜成像特点(图2)[例3](青岛市)晓丽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这是换元代替法;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关系。[拓展]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2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1.平面镜成像特点2.平面镜成像作图【第二课时】一、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平面镜成像样的应用【看一看】教师要求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和科学技术及军事上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2)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部(3)舞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利己的姿势(4)侦察员用潜望镜侦察敌情2.“生活、物理、社会”———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二、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1.平面镜的应用2.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