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30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30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同步(部编版)
新课导入
1.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相关材料,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提升通过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观察图片,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感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掌握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观察图表和阅读材料,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树立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9世纪的蒸汽火车
笨重、速度慢
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旧技术革新的需要
19 世纪 40 年代
19 世纪 50 年代
19 世纪 60 年代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探究新知
电磁感应示意图
法拉第
(1791—1867)
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西门子
(1816—1892)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的应用
探究新知
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爱迪生在纽约珍珠街建立的发电站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的应用
贝尔发明的电话
西门子发明的有轨电车
观察图片和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电焊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的应用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发明的放映机
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摄影机
爱迪生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迈兰的一个荷兰移民家庭,幼时只受过3个月的正规教育。12岁起做过报童、小贩、报务员等。1870年,爱迪生移居新泽西州,开始他的高效发明时期。1874年,他改进了打字机。1876年,他给A.G.贝尔发明的电话加装碳粒话筒,提高了受话的声响。1876年,爱迪生创办实验室。1877年,他发明留声机。
1878年,他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点亮白炽碳丝灯,稳定地亮了两整天。1928年,美国国会授予他荣誉奖章。终其一生,爱迪生共获1093项发明专利。
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
知识拓展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比蒸气机效率更好、损耗更小,带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时间 发明人 项目
1876年 德国人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德国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92年 德国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为驱动的汽车
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美国福特公司汽车生产流水线
流水线,又称装配线,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
想一想,流水线生产的优势是什么?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英国“骆驼”飞机(1915)
内燃机轮船(1910)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
石油开采量为什么上升这么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时间 发明人 发明项目
19世纪60—80年代
1867年
1869年
1884年
现代化学工业的发明
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人造纤维
瑞典诺贝尔
美国海厄特
法国夏尔多内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李子柒用葡萄皮染布(天然染料)
过程:采集、慢煮、滤掉植物原料、将布料浸泡、拧干、晾晒。
特点:环保,洗和晒后易褪色。
合成染料及染成的布
过程:直接染、拧干、晾晒。
特点:色泽鲜艳、耐洗、耐晒、能大量生产。
观察图片和文字,合成染料和植物染料相比,有什么优势?
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法国
美国
瑞典
夏尔多内
1884年,发明了人造纤维。
诺贝尔
1867年,发明了现代炸药。
海厄特
1869年,发
明了赛璐珞
的制造技术。
新的纺织品生产
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军事、工程等方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遗嘱中,他用巨额财富创立了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奖。
诺贝尔
(1833—1896)
诺贝尔奖章(正面)
物理学和化学奖章背面
生理学或医学奖章背面
文学奖章背面
和平奖章背面
知识拓展
观察图片并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重工业为主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探究新知
法国工业革命 始于19世纪20年代,完成于60年代末,约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德国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30年代,完成于7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约始于19世纪20年代,完成于6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30年代,完成于80年代。日本工业革命约始于19世纪70年代,完成于20世纪初,用30多年时间走完欧美国家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的路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拉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在19世世,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
洗衣机(1900)
名称 1870年 1900年
世界工业发展指数 20 59
世界船舶吨位 1680万吨(汽船占16%) 2620万吨(汽船占62%)
世界铁路长度 21万公里 101.4万公里
世界贸易额 455亿法郎 1182亿法郎
冰箱(1920)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促进生产力发展
改善人们生活
1970年—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8.1倍,年增长率为4.3%;英国增长1.3倍,年增长率2.2%;法国增长1.9掊,年增长率为1.6;德国年增长率为2.9%(从1871年起)。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探究新知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垄断的特点是什么?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垄断组织 美国 美孚石油公司 德国 钢业联盟 英国 盐业联合公司 法国
亚麻辛迪加
掌握全国石油产量的90% 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8% 控制全国91%的食盐生产 控制全国90%的麻织品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消极影响
垄断组织之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加强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的收入……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垄断资本的胃口更大,它不但继续要求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由工业革命形成的垄断组织产生了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对外扩张
2.消极影响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战争、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科技的确改变世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发展还需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归纳提升
列强先后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科技创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拓展延伸
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开始行业
完成时间
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
进入的时代
主要发明成果
18世纪60年代
棉纺织业(轻工业)
19世纪上半期(1840年前后)
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使用
英国
蒸汽时代
(最重要的发明:蒸汽机)珍妮机、改良蒸汽机、汽船、发明火车机车等
19世纪70年代
重工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的广泛运用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最重要的发明:发电机)电灯、内燃机、飞机、现代炸药、赛璐珞制造技术、人造纤维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归纳提升
课堂小结
1.[2020·大庆中考]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本茨—蒸汽机     B.爱迪生—耐用的白炽灯泡
C.斯蒂芬森—珍妮机 D.瓦特—飞机
B
2.[2020·南充中考]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选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B
课堂练习
3.[2020·甘孜州中考]20世纪早期,促使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工人收入大大提高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流水线生产的推广
D
4.[2020·泰州中考]“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还在泰州,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发明于(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D
5.[2020·西安模拟]观察下图关于美孚石油公司发展历程的图示,它反映出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石油行业竞争激烈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