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民间体育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民间体育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民间体育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评价、矫正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实际应用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同时,更加注意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中学,学中练,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竹竿舞”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而又简单易学,它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发挥弹跳能力,同时又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好自豪感,从而让学生扎中国根、弘扬民族文化,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90%学生基本掌握竹竿舞的动作,40%能够独立创编竹竿舞组合动作
2,发展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能力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在快乐中健身健体。
重点: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的跳跃;
难点:基本步与竹竿有节奏的配合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上课年级是八年级。学生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活泼、好动,愿意展示自我,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突破本课重难点;让学生在尝试和体验过程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四、方法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与示范法,巡回指导法、矫正法、鼓励法、比赛法、反馈法、评价法、练习法等;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方便学生观看并明确动作要领;音乐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身心;通过辅助练习、分解练习、模仿练习、自主练习、合作练习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解决本课重难点,师生在和谐、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首先从开课慢跑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在专项辅助练习时,原地徒手的节奏练习,为解决本课重点奠定基础。在主教材教学时,由易到难从平步、跨垫步、磨刀步、搓绳小步、个性发展、提高练习到典型示范来突出重点,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伐的技术动作,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创编竹竿舞组合动作促进本课目标的达成。
五、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在慢跑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利用徒手操充分活动各关节,防止运动损伤,并达到热身目的,为主教材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2、基本部分
原地徒手打节奏练习,使学生对节奏有记忆定型
开合节奏的平步、磨刀步练习
开开合合节奏的跨垫步到搓绳小步的演练
基本掌握后个性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练习让学生敢于创新实践
典型示范展示让学生体验体育带来的成功喜悦
接力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达到乐而不疲,全身心投入比赛,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素质练习,选择了双手背后撑地、单手俯撑、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素质练习,发展上肢、腰腹力量,使学生上下肢协调发展。
3、结束部分
采用意念放松方法,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身心放松,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简洁明了总结本课
六、教学特色
1、将民间体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
2、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和提高。
3、在主教材教学时,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解决本课重点切入,注重突破难点落实,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 时 计 划
年级:八年级 教者: 地点: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90%学生基本掌握竹竿舞的动作,40%能够独立创编竹竿舞组合动作 2,发展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能力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在快乐中健身健体。
重点 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的跳跃 难点 基本步与竹竿有节奏的配合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 间 负 荷
准 备 部 分 一、开课 课堂常规 二、慢跑热身 三、徒手操 1、头部2、肩部 3、体转4、腹背 5、踢腿6、跳跃 7、活动踝腕关节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 教师提出要求 提出要求 领做 语言提示 学生明确 积极参与 体操队形 明确要求 动作准确,协调用力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利用徒手操充分活动各关节,防止运动损伤,达到热身目的,并为主教材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9 中
基本部分 一、辅助性练习 1、原地拍节奏练习 2、原地徒手节奏练习 二、竹竿舞 1、开合节奏 磨刀步练习 2、开开合合节奏 搓绳小步练习 4、提高练习 5、典型示范 6、展示动作 二、游戏 接力赛 三、素质练习 1、发展上肢力量 2、发展腰腹力量 提出要求 组织练习 提出要求、组织练习 评价与鼓励 提出要求 组织练习 提出要求,提示、点拨、指导、鼓励、评价,注意安全 1、提出游戏比赛要求 2、组织学生游戏比赛 3、鼓励学生顽强拼搏,为本组争光 1、示范 2、提出练习要求 3、指导、点拨、鼓励 明确要求,认真练习 积极参与 明确要求,体验练习 注意观察 ,认真练习,相互评价、矫正。 认真听讲,注意观察,积极思考,认真练习,相互评价、矫正。 明确游戏要求 注意安全 积极参与游戏 本组成员紧密合作、努力拼搏,争取胜利, 认真观察 动脑思考 积极练习 通过原地节奏练习,使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更加熟练,同时发展学生的协调性。 通过练习使学生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跳跃动作方法,解决本课重点。 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达到乐而不疲,全身心投入比赛, 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发展学生上肢、腹背力量及协调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 ︱ 23 8 ︱ 9 中 中 大 中
一、放松操 1、意念放松 2、拍打放松 二、小结 1、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 2、随音乐一起放松身心 1、总结本课 2、验收器材 进入情境,在优美的音乐中,充分放松身心 1、认真听讲 2、送回器材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意念放松,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疲劳使学生身心放松,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 4 小
生 理 负 荷 预 计 平均心率:135次/分 练习密度:35% 运动指数:1.4 脉搏 180· 160· 140· 120· 100· 80· · · · · · · · · ·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 场 地 器 材 录音机:1台 木 方:8根 竹 竿:34根 体操垫:34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