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件(共33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件(共33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解读篆书“国”字的含义及图片材料分析,说出国家利益包含的内容及国家的核心利益,举例说明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探究分享,阐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念。
自主学习
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情感?
2.国家利益的含义和地位是什么
3.国家利益涉及哪些领域,包括哪些内容
4.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5.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
逃难群众
被饿死的群众
苦难中国
现在的我们
思考:两组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国家的强大,人民的任何利益都得不到保障;没有国家的稳定,人民任何的美好愿望都无法实现。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新课导入
思考:为什么在当时“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威胁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受损,人民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社会秩序就会一片混乱。
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思考:在与日本抗战的战争中,日本侵犯中国哪些方面的利益?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国家的核心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思考:根据视频,《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人们对祖国什么样的情感?
一、认识国家利益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从这句话中你体味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1.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
思考:从“国”字的演变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国家利益的含义)
课堂笔记:
1、什么是国家利益?
(1)内涵: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他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认识国家利益
1
国土、人口、主权等
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应等
探究与分享:P88 这些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提示』
设立三沙市是一着集提高国防能力与经济开发利用的大棋,一方面适应中国南海战略的发展,也为突破美国围堵中国战略、在南海捣乱迈出了重要一步。
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保障
保卫祖国领空
成立三沙市政府
领空,指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域,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对其实行完全的管辖和管制。国家有权禁止或准许外国航空器进入或通过其领空。
『提示』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应该装中国粮,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粮食安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了保障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利益涉及的领域、范围 P88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习近平
思考:在国家利益中,最核心的利益有哪些?
国家主权
(自主管理国家事务,
他国无权干涉)
国家安全
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4.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 P88
①国家主权、②国家安全、③领土完整、
④国家统一、⑤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学习进步、家庭幸福、交往和谐、居住环境优美、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等
我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我希望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希望学小区环境更优美步。
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国家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家庭和睦
环境优美
社会稳定
国家富强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盼望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想向往与期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2021年7月中旬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袭击了中原大地,河流漫堤决口,百姓被水围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的汛情灾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020年的年夜饭
1980年的年夜饭
讲讲现在的衣食住行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
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a.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b.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向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们致敬!
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有各行各业人民的身影。
祖国今天的成就是谁创造的?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总结
①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两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活的特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认识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内涵
意义
外延
国家的核心利益的内容
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
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国家利益
人民利益
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
靠国家工具得到真正维护
反 映
体 现
维 护
奋斗实现
课堂小结
随堂巩固
1.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有(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法律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日本竟称是其国家固有领土。对此,中国政府作出强烈反应。由此事件关于国家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②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旺
③领土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④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3.“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国强民不受辱,民强国不受侮。”这两句话启示我们(  )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高度统一
C.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D.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侵略
B
4.作为中国人,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把国家利益时刻放在心中。这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②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③国家利益非常重要,个人利益不重要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