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9讲 质量守恒定律■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没有参加反应的和不是生成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考点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 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数目、质量不变微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变(3)可能改变:■考点三 质量守恒的验证实验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典例1:(2021 淄博)防止金属锈蚀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明发现金属铜制作的眼镜架,时间久了表面形成一层绿色的锈渍,其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水⑤二氧化硫中的(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水。故选:B。【答案】B◆变式训练1.1 (2021 淄博)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g;同时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样品;样品质量:2.7g+4.4g-4.8g=2.3g;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即样品中含有氧元素,该样品的成分是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故选:A。1.2 (2021 巴中)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a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4g,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10.0g,则a的数值为( )A.12.6 B.6.0 C.6.3 D.5.5【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于金属氧化物;设二氧化碳质量为x。Ca(OH)2+CO2═CaCO3↓+H2O, 44 100 x 10gx=4.4g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a=4.4g+1.6g=6g故选:B。■考点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 ◇典例1:(2021 河池)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考查角度】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析】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前后质量不变,但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错误;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发生反应的木材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灰烬、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相等,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与反应的铜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相等,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正确。故选:A。【答案】 A◆变式训练2.1 (2021 丹东)已知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NaClO B.NaClO2 C.NaClO3 D.ClO2【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反应前氯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6个,X的化学式是NaClO3。故选:C。2.2 (2021 鞍山)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A.甲一定是化合物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考点三 质量守恒的验证实验 ◇典例1:(2021 内江)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加入稀硫酸和Na2CO3粉末,称得其总质量为m克,引发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考查角度】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析】引发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的结论错误,是因为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质量不相等,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答案】产生气泡;错误。◆变式训练3.1 (2020 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1.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ρ.据此请回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m1-m2≠ρV,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故填: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2)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后形成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所以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故填: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后形成溶液;(3)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不会造成m1-m2≠ρV,不合题意;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导致部分氧气没有收集起来,会造成m1-m2≠ρV,符合题意;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会造成氧气的体积读数不准确,造成m1-m2≠ρV,符合题意;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造成继续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没有收集在量筒内,会造成m1-m2≠ρV,符合题意;故选BCD。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1 无锡)将0.72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A.Fe B.FeO C.Fe2O3 D.Fe3O4【考查角度】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0.72g草酸亚铁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0.72g××100%=0.28g,而反应后固体质量为0.4g,不可能是铁单质,结合选项可知,应为铁的氧化物,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0.28g:(0.4g﹣0.28g)=7:3,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56x:16y=7:3,则x:y=2:3,故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答案】C2.(2021 南通)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 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g2O4Ag+O2↑【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在过氧化银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8×2):(16×2)=216:32,所以24.8g过氧化银中含有21.6g的银元素和3.2g的氧元素,A、X→Y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少24.8g﹣23.2g=1.6g,由题意可知,减少的是氧元素的质量,所以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A错误;B、通过分析可知,Y点对应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仍是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6g=1.6g,所以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故B错误;C、X→Y产生氧气1.6g,X→W产生氧气3.2g,所以Z→W的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是3.2g﹣1.6g=1.6g,故C错误;D、Z点对应的固体中含有21.6g的银元素和1.6g的氧元素,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2O,最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最终生成的固体为银,该反应是氧化银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银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Ag2O4Ag+O2↑,故D正确。故选:D。【答案】D3.(2021 滨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D.X的值为4【考查角度】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由质量守恒定律,8g+32g+4g=16g+X+24g,解得X=4g,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g,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正确;B、由分析可知,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16g﹣8g):(32g﹣4g)=2:7,错误;D、由分析可知,X=4,正确;故选:C。【答案】C4.(2021 常州)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于废水处理,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2FeSO4+6Na2O2═2Na2FeO4+2Na2SO4+2X+O2↑;Na2FeO4+2KOH═K2FeO4+2Na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SO2 B.SO3 C.Na2O D.Fe2 (SO4)3【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硫、氧、钠原子个数分别为2、2、20、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钠原原子个数分别为2、2、1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O。故选:C。【答案】C5.(2021 锦州)某纯净物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4g=1.6g,1.6g<3.2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6g=1.6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氢、氧原子个数比::=1:4:1,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A、该物质是由CH4O分子构成,故A错误;B、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故D错误。故选:C。【答案】C6.(2021 鞍山)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A.甲一定是化合物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考查角度】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答案】A7.(2021 百色)硝酸铅[Pb(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Pb(NO3)22PbO+4X↑+O2↑,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2 C.NO2 D.N2O5【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铅、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铅、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C。【答案】C8.(2021 益阳)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 CO2和18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2g+18g﹣8g=32g,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为:22g×=6g,氢元素质量为:18g×=2g,氧元素质量为:8g﹣8g=0,有机物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1:4,即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H4,A、该有机物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g:2g=3:1,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C错误;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正确。故选:D。【答案】D9.(2021 兰州)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N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A.b=36B.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C.该反应中,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b=16+64+5﹣49=36,故A正确;,B、a=16+64+5﹣12﹣48﹣9=16,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48:16=3:1,故B正确;C、该反应中,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2,故C错误;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故D正确。故选:C。【答案】C10.(2021 徐州)已知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它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1C.该反应体现O2的可燃性D.大量X进入空气不会引起酸雨【考查角度】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由题意,H2S能在O2中燃烧,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大量X进入空气会引起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答案】A11.(2021 湘西州)锌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浓)═Zn(NO3)2+2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N2 C.NO D.NO2【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锌、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锌、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D。【答案】D12.(2021 台湾)已知甲、乙、丙为三种不同的纯物质,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的化学反应式为:4甲+3乙→2丙。取30g的甲和16g的乙进行反应后,发现两者皆会完全反应耗尽,并且生成46g的丙。若改取不同质量的甲和16g的乙进行数次反应,则甲加入的质量与丙生成的质量关系图,最可能为下列何者?( )A. B.C. D.【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取30g的甲和16g的乙进行反应后,发现两者皆会完全反应耗尽,并且生成46g的丙,若改取不同质量的甲和16g的乙进行数次反应,则甲加入的质量与丙生成的质量关系图,最可能为A,即随着甲质量增大,生成丙质量增大,甲的质量是30g时,生成46g丙,继续加入甲时,丙质量不再变化。故选:A。【答案】A13.(2021 威海)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B.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C.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考查角度】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微观粒子,不属于化学物质,物质是宏观概念;故A错误B、利用化学知识,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例如,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还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例如,用石油作原料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洗涤剂等;故B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于化学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有些物理变化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故D错误;故选:B。【答案】B14.(2021 齐齐哈尔)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的成功下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进步。在其建造过程中用到了金属钛的合金,工业生产金属钛的过程中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TiF4+2H2SO44HF+2X+Ti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O4 B.SO2 C.H2SO3 D.SO3【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钛、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钛、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3。故选:D。【答案】D15.(2021 海南)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A.O2 B.SO2 C.NO2 D.N2【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6、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0、6、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D。【答案】D16.(2021 桂林)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1时X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6n﹣3n=3n,Y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5n﹣4n=n,参加反应分子总数为4n,生成Z分子数为2n,因此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故A错误;B、从图2可以看出,在t2时,Y全部参加反应质量为14g,生成Z质量为17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7g﹣14g=3g,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g:14g=3:14;故B错误;C、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1时X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6n﹣3n=3n,Y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5n﹣4n=n,参加反应分子总数为4n,生成Z分子数为2n,参加反应的X、Y、Z的分子数之比为3n:n:2n=3:1:2;根据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3X+Y=2Z;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3X+Y=2Z,参加反应的Z、Y的质量比为17:14,即2Z:Y=17:14,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故D正确。故选:D。【答案】D二.填空题(共4小题)17.(2021 临沂)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考查角度】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硅的元素符号是Si。故填:Si。(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因此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故填:Na+。(3)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4)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是H2O2。故填:H2O2。【答案】(1)Si。(2)Na+。(3)+4。(4)H2O2。18.(2021 泸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下隔绝空气反应得到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化合物X。该成果被科学家们喻为“稻草变黄金”。回答下列问题:(1)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2)该反应需隔绝空气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考查角度】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CCl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0,解得:x=+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反应前CCl4和金属钠中含有碳元素、氯元素和钠元素,反应后纳米级金刚石粉末中只有碳元素,因此化合物X为NaCl;故填:+4;NaCl;(2)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该反应需隔绝空气进行;故填: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答案】(1)+4;NaCl;(3)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19.(2020 海南)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1)液氢属于_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2)火箭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TiO2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_。【考查角度】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液氢是液态的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钛、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钛、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3。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答案】(1)单质;(2)SO3;+4。20.(2020 毕节市)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有一层臭氧(O3),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a.总质量b.原子数c.分子数【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总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c.臭氧(O3)转化为氧气(O2),每2个臭氧分子能生成3个氧分子,则分子数会发生改变。【答案】c。三.解答题(共2小题)21.(2021 宜昌)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如图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________的质量。(2)取足量的铁、锌,各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锌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B.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相等C.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________发生反应。【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填:铁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故填:Fe+CuSO4═FeSO4+Cu。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故填:铜。(2)A.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B.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不相等,即氯化锌质量大于氯化亚铁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不相等,即锌的质量大于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参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因此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AD。(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水发生反应。故填:水。【答案】(1)①铁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②Fe+CuSO4═FeSO4+Cu。③铜。(2)AD。(3水。22.(2020 永州)2020年1月23日,永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确诊后,全市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在居家抗疫中,我们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C2H5OH)和“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进行消毒杀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在酒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②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易挥发B.消毒杀菌C.无色有特殊香味D.熔点﹣114℃、沸点78℃(2)①“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有毒)+H2O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②在实验室可往NaOH溶液中通入Cl2制得“84消毒液”,请完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O+________+H2O(3)在疫情防控中,你做了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________(写一条即可)。【考查角度】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①因为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所以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故填:2:6:1;②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碱性、毒性、消毒杀菌等;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A.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B.消毒杀菌属于化学性质,C.无色有特殊香味属于物理性质,D.熔点﹣114℃、沸点78℃属于物理性质,故填:B;(2)①因为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可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有毒)+H2O,其中生成物Cl2有毒,有效成分NaClO和HCl被消耗,失去了消毒和清除污垢的作用,所以两者不能混用,故填:不能;②依据2NaOH+Cl2═NaClO+ +H2O可知反应前Na2个、O2个、H2个、Cl2个,反应后已知物质中Na1个、O2个、H2个、Cl1个,所以空缺物质为NaCl,故填:NaCl;(4)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是阻断病毒和杀死病毒,所以可以通过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地方、居家隔离等方法阻断病毒,室内经常消毒、勤洗手等方法杀死病毒,故填:出门戴口罩(或少去人员密集地方、居家隔离,室内经常消毒、勤洗手等)。【答案】(1)①2:6:1;②B;(2)①不能;②NaCl;(3)出门戴口罩(或少去人员密集地方、居家隔离,室内经常消毒、勤洗手等)。知识网络图考点梳理考点突破考场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9讲 质量守恒定律■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内容: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不适用 。(2)没有参加反应的和不是生成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考点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 质量守恒的原因: 、 、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 、 、微观:(2)一定改变 宏观:微观:(3)可能改变:■考点三 质量守恒的验证实验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 中 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可在 中进行;■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典例1:(2021 淄博)防止金属锈蚀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明发现金属铜制作的眼镜架,时间久了表面形成一层绿色的锈渍,其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水⑤二氧化硫中的(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水。故选:B。【答案】B◆变式训练1.1 (2021 淄博)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g;同时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样品;样品质量:2.7g+4.4g-4.8g=2.3g;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即样品中含有氧元素,该样品的成分是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故选:A。1.2 (2021 巴中)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a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4g,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10.0g,则a的数值为( )A.12.6 B.6.0 C.6.3 D.5.5【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于金属氧化物;设二氧化碳质量为x。Ca(OH)2+CO2═CaCO3↓+H2O, 44 100 x 10gx=4.4g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a=4.4g+1.6g=6g故选:B。■考点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 ◇典例1:(2021 河池)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考查角度】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析】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前后质量不变,但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错误;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发生反应的木材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灰烬、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相等,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与反应的铜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相等,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正确。故选:A。【答案】 A◆变式训练2.1 (2021 丹东)已知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NaClO B.NaClO2 C.NaClO3 D.ClO2【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反应前氯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6个,X的化学式是NaClO3。故选:C。2.2 (2021 鞍山)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A.甲一定是化合物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考点三 质量守恒的验证实验 ◇典例1:(2021 内江)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加入稀硫酸和Na2CO3粉末,称得其总质量为m克,引发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考查角度】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析】引发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的结论错误,是因为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质量不相等,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答案】产生气泡;错误。◆变式训练3.1 (2020 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1.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ρ.据此请回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m1-m2≠ρV,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考查角度】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故填: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2)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后形成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所以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故填: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后形成溶液;(3)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不会造成m1-m2≠ρV,不合题意;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导致部分氧气没有收集起来,会造成m1-m2≠ρV,符合题意;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会造成氧气的体积读数不准确,造成m1-m2≠ρV,符合题意;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造成继续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没有收集在量筒内,会造成m1-m2≠ρV,符合题意;故选BCD。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1 无锡)将0.72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A.Fe B.FeO C.Fe2O3 D.Fe3O42.(2021 南通)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 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g2O4Ag+O2↑3.(2021 滨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D.X的值为44.(2021 常州)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于废水处理,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2FeSO4+6Na2O2═2Na2FeO4+2Na2SO4+2X+O2↑;Na2FeO4+2KOH═K2FeO4+2Na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SO2 B.SO3 C.Na2O D.Fe2 (SO4)35.(2021 锦州)某纯净物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6.(2021 鞍山)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27 x 10 6反应后的质量/g 3 5 18 22A.甲一定是化合物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7.(2021 百色)硝酸铅[Pb(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Pb(NO3)22PbO+4X↑+O2↑,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2 C.NO2 D.N2O58.(2021 益阳)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 CO2和18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9.(2021 兰州)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N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A.b=36B.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C.该反应中,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10.(2021 徐州)已知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它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1C.该反应体现O2的可燃性D.大量X进入空气不会引起酸雨11.(2021 湘西州)锌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浓)═Zn(NO3)2+2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N2 C.NO D.NO212.(2021 台湾)已知甲、乙、丙为三种不同的纯物质,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的化学反应式为:4甲+3乙→2丙。取30g的甲和16g的乙进行反应后,发现两者皆会完全反应耗尽,并且生成46g的丙。若改取不同质量的甲和16g的乙进行数次反应,则甲加入的质量与丙生成的质量关系图,最可能为下列何者?( )A. B.C. D.13.(2021 威海)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B.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C.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14.(2021 齐齐哈尔)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的成功下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进步。在其建造过程中用到了金属钛的合金,工业生产金属钛的过程中有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TiF4+2H2SO44HF+2X+Ti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O4 B.SO2 C.H2SO3 D.SO315.(2021 海南)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A.O2 B.SO2 C.NO2 D.N216.(2021 桂林)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二.填空题(共4小题)17.(2021 临沂)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 。18.(2021 泸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下隔绝空气反应得到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化合物X。该成果被科学家们喻为“稻草变黄金”。回答下列问题:(1)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 。(2)该反应需隔绝空气进行的原因是 。19.(2020 海南)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1)液氢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2)火箭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 ,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20.(2020 毕节市)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有一层臭氧(O3),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 (填选项序号)。a.总质量b.原子数c.分子数三.解答题(共2小题)21.(2021 宜昌)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如图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 的质量。(2)取足量的铁、锌,各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锌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B.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相等C.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 发生反应。22.(2020 永州)2020年1月23日,永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确诊后,全市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在居家抗疫中,我们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C2H5OH)和“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进行消毒杀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在酒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②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B.消毒杀菌C.无色有特殊香味D.熔点﹣114℃、沸点78℃(2)①“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有毒)+H2O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 (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②在实验室可往NaOH溶液中通入Cl2制得“84消毒液”,请完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O+ +H2O(3)在疫情防控中,你做了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写一条即可)。知识网络图考点梳理考点突破考场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讲 质量守恒定律(原卷).doc 第9讲 质量守恒定律(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