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掌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2、通过学习过程中出现出片及史料的分析,提升读图、解图及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感受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明确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起来了。[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习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课前预习]:1、请列举中国近代外交的典型事例并概括其特点:[自主学习]:1、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向世界宣告的内容体现了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有多少个国家?苏联和美国是如何对待新中国的?2、 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经过、内容及地位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性质及讨论的内容,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遭遇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课内探究]:1、 结合课本知识及视频分析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分别是什么?2、 列举周恩来在外交上作出的贡献:[课堂小结]:一个政策:一个原则:一个方针:[学以致用]:(共34张PPT)《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签订新中国成立后,你认为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快速阅读,提炼要点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中国与中国建交国 与美国缔结防御条约国请思考:图上反映出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及政策: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头三十年中,美国并没有正式承认这个政府。美国继续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保持外交关系,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的可能性也随之完全破灭。态度:政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阶段归纳:(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 的 政策。(2)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就与 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 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苏联外交孤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时间提出者内容首次确认影响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怎样?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核心和基础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五项原则的目标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呢?关键词:尊重、平等、和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1)上述材料被称为什么?(2)这一材料是在何时、什么情况下、由谁倡导的?(3)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带着以下的问题阅读78页第一自然段:请说出这次会议时间、地点和名称。这次会议的特点和中心议题是什么?万隆会议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呢?万隆会议时间地点会议特点议论主题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1、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指的是什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讲话“同”:“异”:我们亚非国家都曾被殖民侵略过,人民都遭受过苦难,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谋求发展。亚非国家社会制度有所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万隆会议阶段归纳:(1)召开的时间: 年,在 的万隆。(2)性质:第一次没有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3)议题:讨论 、争取 和发展 等共同关心的问题。(4)结果:周恩来提出的“ ”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 的团结与合作。1955印度尼西亚殖民主义国家保卫和平民族独立民族经济求同存异亚非各国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 、1954年日内瓦会议D 、1955年万隆会议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不包括:A、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B、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C、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D、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周恩来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人民敬爱的总理,一个真正的伟人!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 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oc 万隆会议始末.wmv 周恩来讲话.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