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单元 溶液第16讲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溶质: 。(可以是固、液、气体)2、组成溶剂: 有水 总是溶剂无水 为溶剂注意:溶液从宏观上看是由 组成的。溶液从微观上看是由 构成的。3、特征: 。(指任意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浓度等均相同)。(指温度不变、溶剂不减少,溶质与溶剂不分离)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碘酒是 。CuSO4溶液是 (因含有Cu2+)。FeCl3溶液是 (因含有Fe3+)。FeCl2溶液是 的(因含有Fe2+)。(2) ,如:蒸馏水、酒精等纯净物。(3)注意: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 。(4)溶质可以是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5)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6)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4、读法:一般读作“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水溶液常省掉溶剂水的名称。常见溶液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 碘酒 稀盐酸 生理盐水 石灰水 汽水溶质 I2 HCl NaCl Ca(OH)2 H2CO3溶剂 C2H5OH H2O H2O H2O H2O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2)部分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如: 等。注意: 。( 3 )少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如: 。■考点二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1、乳化现象(1)乳浊液: 。注意: ,如:牛奶(2)特征: 。静置后分层,但加乳化剂后就 。(3)(了解)乳化剂: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是因为注意: 是因为2、悬浊液: 。注意: 。如:泥水、浑浊的石灰水特征:■考点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注意:(1)饱和溶液还可溶解其它溶质,不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2)谈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a(OH)2不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最可靠的方法是:2、浓溶液与稀溶液: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反之,是稀溶液。注:(1)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如:饱和石灰水是稀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 。(2)只有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考点四 结晶原理及其方法 (1)结晶: .(2)结晶方法: 和(3)蒸发结晶:适用于 的物质。如NaCl 溶液。注意: 。(4)冷却结晶:适用于 的物质。如KNO3 溶液。注意: 。■考点五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准确理解概念的四个要素:(1)条件:“ ” (2) 标准:“ ”(3)状态:“ ” (4)单位:通常用 。2、溶解度的含义: 。如: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表示 。3、通过溶解度还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4、溶解度的大小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同时受 影响。只要温度一定,固体的溶解度 就一定,与溶液多少、溶液是否饱和均无关。除氢氧化钙外,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① :② :如:NaCl③ :如Ca(OH)26、溶解度曲线例:(1)t3℃时A的溶解度为(2)P点的的含义(3)N点为 ,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体。(6)从A溶解度是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8)除去A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考点六 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101kPa和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数。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 ◇典例1:(2020 玉林)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9ee534a1-e0b3-491d-82db-e7cd6aa3aed8"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液氮 D.石灰水【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65046b8f-93fa-4f77-8c00-6332f093c050 )【解析】A、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A错;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错;C、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C错;D、石灰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答案】 D◆变式训练1.1 (2021 路南区一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7330314e-e3a4-4829-b7ef-72c7c2a9a134"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_blank )已知: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31.6g。配制20℃时的如下四种溶液,有关溶液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液 ① ② ③ ④固体种类 KCl KCl KNO3 KNO3固体质量/g 20 35 20 35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A.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B.溶液的质量①=③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④D.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7:50【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6df7c04f-1818-40de-80f8-1f64688f8105 )【解析】A、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31.6g硝酸钾,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该选项说法正确;B、溶液的质量①=③,是因为20g氯化钾、硝酸钾都能够完全溶解,该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④,②中氯化钾质量分数,④中硝酸钾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4g:100g=17:50,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 (2020 随州)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ab57db08-ff15-4173-bae4-b3d9de49cbc1"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定能够燃烧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考查角度】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6b30828d-ce56-44d9-aeca-8d84cf5785d4 )【解析】A、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但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至少含有2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C、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但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不一定能够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推理错误。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并不是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考点二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典例1:(2020 上海)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52e8d838-08fa-452f-8bb2-5faf5a0d4a36"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属于悬浊液的是( )A.矿泉水 B.糖水 C.泥水 D.自来水【考查角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解析】A、矿泉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泥沙难溶于水,泥水是泥沙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正确。D、自来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 C◆变式训练2.1 (2020 上海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d0849533-f9b3-4f31-9485-31a5d55d855e"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考查角度】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31f08314-9b2c-4852-9bdd-72d9bf418179 )【解析】A、溶液的特征是具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悬浊液、乳浊液均不均一、不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的特征是具有具有稳定性,久置不分层;而悬浊液、乳浊液均不均一稳定性,久置会分层,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均为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2 (2020 南浔区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a58d136a-7e88-4591-a13b-9bbc89692804"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_blank )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血液③油脂放入汽油中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 ________。【考查角度】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27ce8546-06db-4b4f-b10b-0c35f148a5ca )【解析】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①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③④⑤都属于溶液;悬浊液是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②⑥就属于悬浊液;故答案为:③④⑤;②⑥。■考点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典例1:(2020 西藏)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22e906e3-40f4-4083-aebb-c3222cc56890"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下列有关NaC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C.Na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D.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541c50af-7e92-4028-ab23-c571b513986c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541c50af-7e92-4028-ab23-c571b513986c )【解析】A、溶液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NaCl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答案】 C◆变式训练3.1 (2021 泰安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634d09fd-df15-4b78-bc1d-4e52ed30f40e"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一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B.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以【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2d898db9-86cc-43cc-a32e-f503f371c058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2d898db9-86cc-43cc-a32e-f503f371c058 )【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也可能有晶体析出,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说明加入的硝酸钾没有溶解,说明原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A、B选项中的方法不可行,故选项错误。故选:C。3.2 (2021 邵阳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857c884e-a5b9-49c2-88ff-91419abe1765"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甲和乙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大C.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D.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11dda8df-0390-4783-b129-c2bf7cb2f665 )【解析】A、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乙溶液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则乙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则乙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说明蔗糖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温度比甲高,则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四 结晶原理及其方法 ◇典例1:(2021 朝阳区校级一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84dd10ff-6b46-44a0-beab-b374ff18d32e"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不同种物质B.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钢”指的是铁合金C.“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D.“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利用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914ab742-6936-4d87-90c6-aa6325023848 );水的性质和应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914ab742-6936-4d87-90c6-aa6325023848 );生铁和钢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914ab742-6936-4d87-90c6-aa6325023848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914ab742-6936-4d87-90c6-aa6325023848 )【解析】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D、釜底抽薪,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 B◆变式训练4.1 (2020 云南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67c3b990-a3fd-4009-bfe3-9708edad7b9e"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下列说法和判断中不合理的有( )①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②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的原理相同③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锌④如图所示的实验,既证明了CO2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其化学性质A.1条 B.2条 C.3条 D.4条【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dbe6fc9-c193-4847-93cc-41376e9fd45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dbe6fc9-c193-4847-93cc-41376e9fd451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dbe6fc9-c193-4847-93cc-41376e9fd451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dbe6fc9-c193-4847-93cc-41376e9fd451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dbe6fc9-c193-4847-93cc-41376e9fd451 );金属的化学性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dbe6fc9-c193-4847-93cc-41376e9fd451 ).【解析】①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说法错误。②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的原理不同,分别利用了溶解原理、乳化作用,故说法错误。③由于消耗相等质量的金属,铁产生氢气比锌多,纯净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某不纯的铁5.6 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锌,故说法错误。④如图所示的实验,塑料瓶变瘪了,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故说法错误。故说法和判断中不合理的有四条。故选:D。4.2 (2020 长春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f01a1ab2-38b2-4d32-b30c-ece8e0c4601e"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_blank )分析下列溶解度相关数据,回答相关问题。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向分别盛有40gKNO3和40gNaCl的烧杯里,均加入100g100℃的水,充分搅拌。(1)在100℃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2)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并在100℃时过滤,得到的晶体是________;此法可称之为“蒸发结晶”;(3)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到20℃时过滤,得到较多晶体的是________,此法可称之为“降温结晶”;(4)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KNO3,应采用“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中的________。【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d4e1e1d2-1120-4a84-b10d-38d46e367639 )【解析】(1)10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9.8g、246g,分别盛有40gKNO3和40gNaCl的烧杯里,均加入100g100℃的水,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NaCl。(2)10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9.8g、246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硝酸钾39.8g、246g,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23g,所得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在100℃时过滤,得到的晶体是氯化钠,此法可称之为“蒸发结晶”。(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到20℃时过滤,得到较多晶体的是硝酸钾,此法可称之为“降温结晶”。(4)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KNO3,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1)NaCl;(2)氯化钠;(3)硝酸钾;(4)降温结晶。■考点五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典例1:(2020 杭州)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27d7d94e-0a3f-475f-b145-70389cfea423"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 10 100 40 120.9② 60 100 40 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考查角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解析】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故A错误;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说就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故选:D。【答案】 D◆变式训练5.1 (2021 永州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bd60bc27-7359-46c9-882e-e0d853c0379e"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A.无法比较 B.A=B C.A<B D.A>B【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cc6b13c5-49f5-49a8-96e2-27083a0ef651 )【解析】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则2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60℃B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但由于不是在同一温度下,且不知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趋势,故无比较它们的溶解度大小。故选:A。5.2 (2021 兴安盟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c29e8167-88b5-423e-9baa-4bb6686129e4"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它的含义是( )A.20℃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B.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食盐C.20℃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D.20℃时,100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e890b9f-0413-4162-800d-b8f2698944eb )【解析】A、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故A正确;B、缺少条件在20℃,故B错;C、缺少100g溶剂,故C错;D、20℃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故D错。故选:A。■考点六 气体的溶解度 ◇典例1:(2021 恩施州)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bc7e8f54-f6a2-4e31-9b76-98fcfd9e1b0c"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A 核外电子数 S2- SB 氮气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C 酒精度 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A.A B.B C.C D.D【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A.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所以硫离子与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不合题意;B.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5℃、101KPa下与25℃、101KPa下,氮气的溶解度不相等,不合题意;C.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酒精度相等,符合题意;D.一般,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其的纯金属熔点低,所以武德合金的熔点低于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的熔点,不合题意。故选:C。【答案】 C◆变式训练6.1 (2021 永州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bd60bc27-7359-46c9-882e-e0d853c0379e"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也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水是一种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错误;B.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选项说法正确;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还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说法错误;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2 (2021 秀英区校级一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47931301-3140-4080-9ab5-d1f67fb008a0"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_blank )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C.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4aa7619-bddd-40ff-bf28-074508202f0d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ques / detail / 84aa7619-bddd-40ff-bf28-074508202f0d )【解析】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是因为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故选:A。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20 吴江区校级模拟)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衣 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B 食 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 住 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 行 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是为了美观A.A B.B C.C D.D2.(2020 河北模拟)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A.蒸馏水 B.酒精 C.汽油 D.生理盐水3.(2021 红谷滩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的粒子叫离子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中,若先加热,再通CO,可能会引起爆炸C.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发生的一种缓慢氧化反应D.溶液中一定都含有水4.(2019 平罗县三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常用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用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5.(2020 广西)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溶质一定是固体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6.(2020 贵港)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食盐 C.食醋 D.白糖7.(2020 房山区二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A.水 B.乙醇 C.酒精 D.白酒8.(2020 双台子区二模)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氢 B.食盐 C.氢氧化钾 D.生石灰9.(2019 市南区模拟)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液体,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石灰乳 C.矿泉水 D.牛奶10.(2021 武进区模拟)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盐酸除水垢 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11.(2020 株洲)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使油污乳化,可去除餐具油污B.利用干冰“升华”提升舞台效果C.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体污染D.利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12.(2021 沂水县一模)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不同种物质B.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钢”指的是铁合金C.“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D.“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利用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13.(2021 乐陵市模拟)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14.(2020 淮滨县校级模拟)可以加快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措施有:①加热;②搅拌;③将固体溶质研细;④增加溶剂的量.一般可行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15.(2021 重庆)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CaCO3 B.NaOH C.NaCl D.NH4NO316.(2020 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17.(2021 江华县一模)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18.(2021 银川校级一模)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19.(2021 蚌埠一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加入水;③蒸发水;④降低温度;⑤升高温度,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20.(2021 义安区一模)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加水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21.(2021 寿光市校级模拟)构建模型分类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溶液关系 B.净化水的方法C.铁合金碳元素含量 D.金属活动性22.(2020 成都模拟)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②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③溶液一定是无色的④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溶液是纯净物⑥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A.①②③⑤⑥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④23.(2021 花都区模拟)60℃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24.(2020 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 10 100 40 120.9② 60 100 40 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25.(2020 常熟市校级模拟)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D.升高溶液的温度26.(2019 盐城)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27.(2020 百色)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C.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28.(2020 镇江)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溶解度S/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KNO3 21.9 31.6 45.8 63.9 85.5A.甲表示KCl的溶解度曲线B.T2应介于30~40℃C.若将a点时甲溶液转化到b点,先蒸发一定量的水,再降温到T1℃D.将T2℃时饱和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29.(2021 邵阳模拟)啤酒内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小C.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D.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30.(2021 科尔沁区模拟)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31.(2020 衡阳)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32.(2020 连云港)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33.(2021 河东区四模)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温度均相同B.均用玻璃棒搅拌C.均达到饱和状态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34.(2020 农安县校级二模)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的是( )A.加碘食盐 B.花生油 C.桂花醋 D.小苏打35.(2020 泰安)《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36.(2020 开福区校级三模)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共11小题)37.(2021 海南模拟)化学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厨房中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加铁酱油中的“铁”指是铁 (填“元素”或“单质”)。(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3)围裙上沾有油污,可以用涂抹汽油揩拭的方法除去,其原理是 。(4)碘酸钾(KIO3)常被添加在食盐中,称为碘盐,用于预防碘缺乏病。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38.(2020 赣榆区校级模拟)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或溶剂名称.(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2)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3)碘酒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4)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 .39.(2020 南浔区模拟)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血液③油脂放入汽油中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 。40.(2020 衡阳)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但仍不建议直接饮用。因为中间经过管道、水箱等多个环节,容易被微生物、细菌、重金属污染,所以自来水一定要处理后才能饮用。(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中含有铁、锰、铜、锌、钙等多种矿物质。这里的铁、锰、铜、锌、钙等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 。(3)家庭中将自来水处理成能饮用的水的方法可以是 。 (任写一个)(4)在自来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41.(2019 益阳模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理念.(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下降的一种是 (填写序号):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2)使用乙醇汽油可有效缓解汽车尾气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节能减排,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基本国策.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A.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进行技术创新,淘汰产能落后、污染重的化工企业;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之路;D.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出行.42.(2019 湘潭)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1)图中的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如图所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 (填字母序号)。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4)生活中,人们常用 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43.(2020 龙海市校级一模)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KNO3 31.6 45.8 63.9 85.5 110(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44.(2020 贺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A。(4)将80g A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再加入60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45.(2020 淮滨县校级模拟)夏天把一盆冷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盆边会出现一些小气泡,这是因为 ,当汽水瓶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中逸出,这是因为 .46.(2019 本溪)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及溶液的相关知识。(1)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2)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请回答。温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①根据上表数据分析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填字母 )之间。A.10℃﹣20℃B.20℃﹣30℃C.30℃﹣40℃②若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 。③某同学取NaCl、KNO3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为 ,W的值为 g。47.(2021 郫都区校级模拟)用符合下列要求的概念的序号填空。①催化 ②乳化 ③氧化 ④结晶 ⑤过滤(1)茶杯中将茶叶与水分离的钢丝网所起的作用是 ;(2)蛋白质在胃、肠中分解时酶所起的作用是 ;(3)清洗厨房油污的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 ;(4)葡萄糖在人体内提供能量时发生了 ;(5)盐场内进行海水晒盐的过程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48.(2021 钟祥市校级模拟)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2)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四.推断题(共1小题)49.(2021 兴平市二模)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4)M溶液中含有少量N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五.解答题(共2小题)50.(2021 菏泽)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另外还含有少量的SO2等杂质(杂质不与硫酸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孔雀石中Cu2(OH)2CO3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30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0g稀硫酸分成四等份,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 加稀硫酸前 1 2 3 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0 50 50 50 50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30 77.8 125.6 174.5 224.5请完成:(1)Cu2(OH)2CO3+2H2SO4═2CuSO4+CO2↑+ 。(2)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1.(2021 鼓楼区校级二模)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科研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1)配制含有K+、NH4+、NO3﹣、PO43﹣的水培植物营养液,配制该营养液至少需用KNO3和 (填化学式)。(2)工业生产和科研用到的“去离子水”,是自来水经过砂缸、离子交换器等多道处理,纯度比蒸馏水高。①去离子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砂缸中石英砂、砾石起到的作用是 。②离子交换器中有两种交换方式:HR+Na+═NaR+H+;ROH+Cl﹣═RCl+OH﹣。其中H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ROH为阴离子交换树脂。能起到软化水质的是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3)某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t2℃时,该固体的溶解度是 。②将溶液由状态Ⅰ转为状态Ⅲ的方案设计如下:方案一:取100g状态的溶液加入 g水,稀释,控制条件先将溶液转为状态Ⅱ,再经过操作转为状态Ⅲ。方案二:取100g状态Ⅰ的溶液通过 操作直接转为状态Ⅲ。知识网络图考点梳理0t1t2t3NtSPAB80C考点突破考场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单元 溶液第16讲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液、气体)2、组成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有水水总是溶剂无水量多的为溶剂注意:溶液从宏观上看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从微观上看是由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构成的。3、特征:均一性。(指任意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浓度等均相同)稳定性。(指温度不变、溶剂不减少,溶质与溶剂不分离)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碘酒是褐色的。CuSO4溶液是蓝色的(因含有Cu2+)。FeCl3溶液是黄色的(因含有Fe3+)。FeCl2溶液是浅绿色的的(因含有Fe2+)。(2)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酒精等纯净物。(3)注意: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搅拌、升温、将固体研碎(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5)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6)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4、读法:一般读作“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水溶液常省掉溶剂水的名称。常见溶液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 碘酒 稀盐酸 生理盐水 石灰水 汽水溶质 I2 HCl NaCl Ca(OH)2 H2CO3溶剂 C2H5OH H2O H2O H2O H2O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NaCl(2)部分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如:浓H2SO4,NaOH等。注意:CaO溶于水时是由于CaO与水反应放热。( 3 )少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如:NH4NO3。■考点二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1、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注意:分散后的小液滴是分子集合体或离子集合体,如:牛奶(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但加乳化剂后就不分层。(3)(了解)乳化剂: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洗洁精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注意:汽油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汽油溶解油污2、悬浊液:细小固体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注意:分散后的小液滴是分子集合体或离子集合体。如:泥水、浑浊的石灰水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考点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时所得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的溶液。注意:(1)饱和溶液还可溶解其它溶质,不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2)谈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继续加入溶质,看溶质能否再溶解。(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a(OH)2不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 升高温度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2、浓溶液与稀溶液: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反之,是稀溶液。注:(1)溶液浓稀与饱和与否没饱和没有关,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分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如:饱和石灰水是稀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浓度较小的石灰水可能是饱和的。(2)只有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考点四 结晶原理及其方法 (1)结晶: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2)结晶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3)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 溶液。注意:结晶后剩余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都减少。(4)冷却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KNO3 溶液。注意:结晶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都减少、但溶剂的质量不变。■考点五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准确理解概念的四个要素:(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2) 标准:“在100g溶剂里”(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通常用“克” 作单位。2、溶解度的含义:表示某温度下,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多少克溶质 。如: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表示在200C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3、通过溶解度还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m(溶质):m(溶剂):m(溶液)=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g)4、溶解度的大小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同时受温度影响。只要温度一定,固体的溶解度 就一定,与溶液多少、溶液是否饱和均无关。除氢氧化钙外,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①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如:NaCl③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如Ca(OH)26、溶解度曲线例:(1)t3℃时A的溶解度为溶解度曲线(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3)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体。(6)从A溶解度是 80g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考点六 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101kPa和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数。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 ◇典例1:(2020 玉林)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液氮 D.石灰水【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A、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A错;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错;C、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C错;D、石灰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答案】 D◆变式训练1.1 (2021 路南区一模)已知: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31.6g。配制20℃时的如下四种溶液,有关溶液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液 ① ② ③ ④固体种类 KCl KCl KNO3 KNO3固体质量/g 20 35 20 35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A.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B.溶液的质量①=③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④D.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7:50【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解析】A、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31.6g硝酸钾,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该选项说法正确;B、溶液的质量①=③,是因为20g氯化钾、硝酸钾都能够完全溶解,该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④,②中氯化钾质量分数,④中硝酸钾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4g:100g=17:50,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 (2020 随州)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一定能够燃烧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考查角度】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A、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但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至少含有2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C、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但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不一定能够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推理错误。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并不是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考点二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典例1:(2020 上海)属于悬浊液的是( )A.矿泉水 B.糖水 C.泥水 D.自来水【考查角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解析】A、矿泉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泥沙难溶于水,泥水是泥沙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正确。D、自来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 C◆变式训练2.1 (2020 上海模拟)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考查角度】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A、溶液的特征是具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悬浊液、乳浊液均不均一、不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的特征是具有具有稳定性,久置不分层;而悬浊液、乳浊液均不均一稳定性,久置会分层,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均为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2 (2020 南浔区模拟)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血液③油脂放入汽油中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 ________。【考查角度】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①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③④⑤都属于溶液;悬浊液是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②⑥就属于悬浊液;故答案为:③④⑤;②⑥。■考点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典例1:(2020 西藏)下列有关NaC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C.Na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D.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解析】A、溶液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NaCl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答案】 C◆变式训练3.1 (2021 泰安模拟)一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B.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以【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也可能有晶体析出,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说明加入的硝酸钾没有溶解,说明原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A、B选项中的方法不可行,故选项错误。故选:C。3.2 (2021 邵阳模拟)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甲和乙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大C.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D.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A、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乙溶液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则乙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则乙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说明蔗糖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温度比甲高,则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四 结晶原理及其方法 ◇典例1:(2021 朝阳区校级一模)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不同种物质B.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钢”指的是铁合金C.“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D.“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利用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性质和应用;生铁和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D、釜底抽薪,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 B◆变式训练4.1 (2020 云南模拟)下列说法和判断中不合理的有( )①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②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的原理相同③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锌④如图所示的实验,既证明了CO2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其化学性质A.1条 B.2条 C.3条 D.4条【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①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说法错误。②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的原理不同,分别利用了溶解原理、乳化作用,故说法错误。③由于消耗相等质量的金属,铁产生氢气比锌多,纯净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某不纯的铁5.6 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锌,故说法错误。④如图所示的实验,塑料瓶变瘪了,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故说法错误。故说法和判断中不合理的有四条。故选:D。4.2 (2020 长春模拟)分析下列溶解度相关数据,回答相关问题。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向分别盛有40gKNO3和40gNaCl的烧杯里,均加入100g100℃的水,充分搅拌。(1)在100℃时,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2)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并在100℃时过滤,得到的晶体是________;此法可称之为“蒸发结晶”;(3)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到20℃时过滤,得到较多晶体的是________,此法可称之为“降温结晶”;(4)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KNO3,应采用“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中的________。【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1)10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9.8g、246g,分别盛有40gKNO3和40gNaCl的烧杯里,均加入100g100℃的水,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NaCl。(2)10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9.8g、246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硝酸钾39.8g、246g,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23g,所得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在100℃时过滤,得到的晶体是氯化钠,此法可称之为“蒸发结晶”。(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到20℃时过滤,得到较多晶体的是硝酸钾,此法可称之为“降温结晶”。(4)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KNO3,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1)NaCl;(2)氯化钠;(3)硝酸钾;(4)降温结晶。■考点五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典例1:(2020 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 10 100 40 120.9② 60 100 40 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考查角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解析】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故A错误;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说就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故选:D。【答案】 D◆变式训练5.1 (2021 永州模拟)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A.无法比较 B.A=B C.A<B D.A>B【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则2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60℃B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但由于不是在同一温度下,且不知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趋势,故无比较它们的溶解度大小。故选:A。5.2 (2021 兴安盟模拟)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它的含义是( )A.20℃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B.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食盐C.20℃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D.20℃时,100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A、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故A正确;B、缺少条件在20℃,故B错;C、缺少100g溶剂,故C错;D、20℃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故D错。故选:A。■考点六 气体的溶解度 ◇典例1:(2021 恩施州)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A 核外电子数 S2- SB 氮气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C 酒精度 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A.A B.B C.C D.D【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A.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所以硫离子与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不合题意;B.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5℃、101KPa下与25℃、101KPa下,氮气的溶解度不相等,不合题意;C.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酒精度相等,符合题意;D.一般,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其的纯金属熔点低,所以武德合金的熔点低于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的熔点,不合题意。故选:C。【答案】 C◆变式训练6.1 (2021 永州模拟)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也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水是一种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错误;B.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选项说法正确;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还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说法错误;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2 (2021 秀英区校级一模)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C.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是因为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故选:A。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20 吴江区校级模拟)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衣 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B 食 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 住 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 行 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是为了美观A.A B.B C.C D.D【考查角度】氧气的化学性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A、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溶解作用,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错误;C、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D、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锈蚀,错误;故选:C。【答案】C2.(2020 河北模拟)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A.蒸馏水 B.酒精 C.汽油 D.生理盐水【考查角度】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A、蒸馏水是纯水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点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说该答案正确;C、汽油虽然能溶解碘但是用作消毒不合适,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不能很好的溶解碘,不适合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故选:B。【答案】B3.(2021 红谷滩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的粒子叫离子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中,若先加热,再通CO,可能会引起爆炸C.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发生的一种缓慢氧化反应D.溶液中一定都含有水【考查角度】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溶剂;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解析】A、带电的粒子不都是离子,如电子等,故A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先通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故B说法正确;C、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发生的一种缓慢氧化反应,故C说法错误;D、溶液中不一定都含有水,如碘酒等,故D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4.(2019 平罗县三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常用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用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考查角度】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见的溶剂;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解析】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A说法正确;B、水有自净能力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超过水的自净能力造成水污染,B说法不正确;C、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不能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C说法不正确;D、蒸馏是净水效果最好的方法,D说法不正确。故选:A。【答案】A5.(2020 广西)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溶质一定是固体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等,选项说法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正确;C.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白酒中的溶质是液态的酒精,选项说法错误;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6.(2020 贵港)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食盐 C.食醋 D.白糖【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A、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食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答案】A7.(2020 房山区二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A.水 B.乙醇 C.酒精 D.白酒【考查角度】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解析】75%的酒精就是经常用到的消毒剂,是酒精的水溶液,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故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选:A。【答案】A8.(2020 双台子区二模)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氢 B.食盐 C.氢氧化钾 D.生石灰【考查角度】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解析】A、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B、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食盐溶液,溶质是食盐,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钾,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得到的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不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D9.(2019 市南区模拟)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液体,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石灰乳 C.矿泉水 D.牛奶【考查角度】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故A错。B、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所以石灰乳是悬浊液。故B错。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矿泉水含多种物质,所以是溶液。故C对。D、不溶于液体的液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牛奶不溶于水,所以形成乳浊液。故D错。综上,故选C。【答案】C10.(2021 武进区模拟)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盐酸除水垢 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考查角度】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A、自来水可以把手上的灰尘、汗液冲去,用自来水洗手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A错误;B、油污易溶于汽油,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B错误;C、盐酸能和水垢反应,用盐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C错误;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D。【答案】D11.(2020 株洲)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使油污乳化,可去除餐具油污B.利用干冰“升华”提升舞台效果C.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体污染D.利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考查角度】二氧化碳的用途;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A.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选项说法正确;B.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出现白雾,所以可以利用干冰“升华”提升舞台效果,故选项说法正确;C.磷元素能导致水生藻类植物疯狂生长,导致水质恶化,所以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D.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答案】D12.(2021 沂水县一模)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不同种物质B.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钢”指的是铁合金C.“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D.“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利用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性质和应用;生铁和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使氯化钠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D、釜底抽薪,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13.(2021 乐陵市模拟)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考查角度】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故选:C。【答案】C14.(2020 淮滨县校级模拟)可以加快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措施有:①加热;②搅拌;③将固体溶质研细;④增加溶剂的量.一般可行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考查角度】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溶质研细能增加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能加快溶解速率。故选:D。【答案】D15.(2021 重庆)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CaCO3 B.NaOH C.NaCl D.NH4NO3【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A、碳酸钙难溶于水,故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C、氯化钠溶于水中,无明显的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中,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故选:B。【答案】B16.(2020 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考查角度】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由图可知,该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所以该物质溶于水吸热;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D、碳酸钙不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错误;故选:C。【答案】C17.(2021 江华县一模)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论分成几份,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实验一后甲乙中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A正确;B、实验二乙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质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C、实验二甲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D、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变,乙烧杯加入的5g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正确;故选:B。【答案】B18.(2021 银川校级一模)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解析】A、而各加入少量水振荡,没有现象。故此选项错误。B、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各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晶体不溶解。故B也可区分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D、蒸发少量水饱和的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故选:A。【答案】A19.(2021 蚌埠一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加入水;③蒸发水;④降低温度;⑤升高温度,以上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①加入氢氧化钙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②加入水会使溶液变的更不饱和;③蒸发水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④降低温度会使氢氧化钙溶解的量增大,溶液变的更不饱和;⑤升高温度会使氢氧化钙溶解的量减小,溶液能变成饱和;故选:D。【答案】D20.(2021 义安区一模)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加水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加水,所得溶液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不能使接近饱和的KCl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加入KCl固体,能使接近饱和的KCl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C21.(2021 寿光市校级模拟)构建模型分类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溶液关系B.净化水的方法C.铁合金碳元素含量D.金属活动性【考查角度】水的净化;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常见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而电解水不属于净水的方法,故B错误;C、生铁中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故C错误;D、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故D错误。故选:A。【答案】A22.(2020 成都模拟)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②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③溶液一定是无色的④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溶液是纯净物⑥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A.①②③⑤⑥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④【考查角度】常见的溶剂;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①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①错误;②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②正确;③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③错误;④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④正确;⑤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是混合物,⑤错误;⑥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⑥错误;故选:D。【答案】D23.(2021 花都区模拟)60℃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由于在60℃时,50克水中溶解了55克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则在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110克,即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故选:D。【答案】D24.(2020 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 10 100 40 120.9② 60 100 40 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故A错误;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说就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100%=17.3%,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故选:D。【答案】D25.(2020 常熟市校级模拟)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D.升高溶液的温度【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A、增加水量只能增加该溶液溶解固体质量,与溶解度无关,溶解度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故A错;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只能加快溶解速度,故B错;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故C错误;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答案】D26.(2019 盐城)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A.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时候。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故A错误;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40℃时,应该是163.9g KNO3饱和溶液中才含有63.9g KNO3,故B错误;C.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表格可以看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故C正确;D.根据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不可能相等,故D错误。故选:C。【答案】C27.(2020 百色)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C.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错误,因为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故选项错误;C、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因为不确定原来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所降的温度;故选项错误;D、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溶于水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的质量正确,因为乙固体需要的水多;故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D28.(2020 镇江)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溶解度S/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KNO3 21.9 31.6 45.8 63.9 85.5A.甲表示KCl的溶解度曲线B.T2应介于30~40℃C.若将a点时甲溶液转化到b点,先蒸发一定量的水,再降温到T1℃D.将T2℃时饱和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A、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表示的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30~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a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因此将a转化到b,可以先蒸发一定量的水,使溶质质量分数和b相等,再降温至T1℃,变成甲的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不能比较析出晶体质量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答案】C29.(2021 邵阳模拟)啤酒内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小C.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D.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A、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故此选项错误。B、压强减大,气体溶解度变大,故此选项错误。C、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故此选项错误。D、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D30.(2021 科尔沁区模拟)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会变大,故此选项错误。B、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故此选项正确。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故此选项错误。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答案】B31.(2020 衡阳)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时的不饱和溶液【考查角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解析】A、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作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汽油难溶于水,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故选项说法错误。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得到的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答案】A32.(2020 连云港)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解析】A、向甲烧杯中氯化钾溶液,加入5g氯化钾,能完全溶解,则甲烧杯中可能是KCl的不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恰好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静置降温后有晶体析出,乙和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不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则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丁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100%<34%,故选项说法错误。D、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钾,由题意,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丁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析出了3g晶体,即最终形成了65g+5g﹣3g=67g溶液,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含有的氯化钾的质量为67g×=17g;即乙烧杯中65g+5g=70g饱和溶液中含有17g+3g=20g氯化钾,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答案】D33.(2021 河东区四模)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温度均相同B.均用玻璃棒搅拌C.均达到饱和状态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考查角度】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解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外部因素是温度。要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在相同的温度下。故选:A。【答案】A34.(2020 农安县校级二模)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的是( )A.加碘食盐 B.花生油 C.桂花醋 D.小苏打【考查角度】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解析】A、加碘盐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花生油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桂花醋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答案】B35.(2020 泰安)《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考查角度】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解析】A、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涉及了加热,故选项错误。B、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涉及了蒸发结晶,故选项错误。C、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涉及了蒸发结晶,故选项错误。D、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涉及了加热、蒸发结晶等,没有涉及过滤,故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D36.(2020 开福区校级三模)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解析】A、第①步操作是将海水引入贮水池,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蒸发池中,水分蒸发,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故选项说法正确。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蒸发,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答案】D二.填空题(共11小题)37.(2021 海南模拟)化学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厨房中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加铁酱油中的“铁”指是铁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3)围裙上沾有油污,可以用涂抹汽油揩拭的方法除去,其原理是________。(4)碘酸钾(KIO3)常被添加在食盐中,称为碘盐,用于预防碘缺乏病。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考查角度】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1)加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3)围裙上沾有油污,可以用涂抹汽油揩拭的方法除去,其原理是汽油能溶解油污,即油污会溶解在汽油中。(4)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答案】(1)元素;(2)隔绝氧气;(3)油污会溶解在汽油中;(4)+5。38.(2020 赣榆区校级模拟)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或溶剂名称.(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2)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3)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4)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考查角度】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1)生理盐水是在水中溶解的食盐即氯化钠;(2)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3)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4)硫酸铜是硫酸铜的水溶液,【答案】(1)氯化钠;(2)氢氧化钙;(3)碘,酒精;(4)水.39.(2020 南浔区模拟)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血液③油脂放入汽油中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考查角度】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答案】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三个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①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③④⑤都属于溶液;悬浊液是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②⑥就属于悬浊液;故答案为:③④⑤;②⑥。40.(2020 衡阳)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但仍不建议直接饮用。因为中间经过管道、水箱等多个环节,容易被微生物、细菌、重金属污染,所以自来水一定要处理后才能饮用。(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中含有铁、锰、铜、锌、钙等多种矿物质。这里的铁、锰、铜、锌、钙等是指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3)家庭中将自来水处理成能饮用的水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 (任写一个)(4)在自来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考查角度】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1)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中含有铁、锰、铜、锌、钙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锰、铜、锌、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2)要检验该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3)家庭中将自来水处理成能饮用的水的方法主要有过滤、分离、加热煮沸等,故填:加热煮沸(或过滤、分离等);(4)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答案】(1)元素;(2)肥皂水;(3)加热煮沸(或过滤、分离等);(4)乳化。41.(2019 益阳模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理念.(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下降的一种是________(填写序号):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2)使用乙醇汽油可有效缓解汽车尾气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节能减排,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基本国策.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进行技术创新,淘汰产能落后、污染重的化工企业;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之路;D.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出行.【考查角度】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解析】(1)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下降,故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D、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故选B;(2)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2H5OH+3O22CO2+3H2O.故答案为:C2H5OH+3O22CO2+3H2O;(3)A.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符合题意;B.进行技术创新,淘汰产能落后、污染重的化工企业,符合题意;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之路,符合题意;D.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出行,符合题意.故选ABCD.【答案】(1)B;(2)C2H5OH+3O22CO2+3H2O;(3)ABCD.42.(2019 湘潭)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1)图中的海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如图所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4)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考查角度】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解析】【答案】(1)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蒸馏。(4)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答案】混合物;饱和;C;肥皂水。43.(2020 龙海市校级一模)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KNO3 31.6 45.8 63.9 85.5 110(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考查角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1)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其涵义是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最多只能溶解45.8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45.8g+100g=145.8g.【答案】(1)3.7.3g6;(2)145.8g44.(2020 贺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A。(4)将80g A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再加入60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C(合理即可)。(3)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A的溶解度是6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8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30g,溶剂的质量为50g;将80g A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成为t2℃的饱和溶液,再加入60g水,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110g,由t2℃时A的溶解度是20g的含义可知,110g的水中能溶解溶质A的质量是22g,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是22g:(110g+22g)=1:6。【答案】(1)A<B<C;(2)加入C(合理即可);(3)冷却热饱和溶液;(4)1:6。45.(2020 淮滨县校级模拟)夏天把一盆冷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盆边会出现一些小气泡,这是因为________,当汽水瓶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中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考查角度】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夏天把一盆冷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盆边会出现一些小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有一部分气就会从水中逸出聚集在盆边,出现气泡.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当汽水瓶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中逸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答案】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46.(2019 本溪)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及溶液的相关知识。(1)生活中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2)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请回答。温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①根据上表数据分析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__(填字母 )之间。A.10℃﹣20℃B.20℃﹣30℃C.30℃﹣40℃②若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________。③某同学取NaCl、KNO3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为________,W的值为________g。【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2)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①20℃~30℃,氯化钠溶解度由36.0g增大到36.3g,硝酸钾溶解度由31.6g增大到45.8g,因此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故B正确;②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③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所以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为硝酸钾;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是47.4g﹣31.6g=15.8g,加入Wg正好形成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5.8g硝酸钾固体正好溶解在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答案】(1)肥皂水;(2)吸附;(3)①B;②蒸发结晶;③硝酸钾;50。47.(2021 郫都区校级模拟)用符合下列要求的概念的序号填空。①催化 ②乳化 ③氧化 ④结晶 ⑤过滤(1)茶杯中将茶叶与水分离的钢丝网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2)蛋白质在胃、肠中分解时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3)清洗厨房油污的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4)葡萄糖在人体内提供能量时发生了________;(5)盐场内进行海水晒盐的过程是________。【考查角度】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解析】(1)将茶叶与水分离,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茶杯中将茶叶与水分离的钢丝网所起的作用是过滤。(2)蛋白质在胃、肠中分解时酶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清洗厨房油污的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4)葡萄糖在人体内提供能量时,与氧气发生反应,发生了缓慢氧化。(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盐场内进行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蒸发结晶。【答案】(1)⑤;(2)①;(3)②;(4)③;(5)④。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48.(2021 钟祥市校级模拟)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2)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考查角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1)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由于在三个烧杯中只有B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因此B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C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氯化钾。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不饱和溶液。(2)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30g氯化钾,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30g氯化钾,说明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甲;(3)由1可知: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加水的方法;故答案为:升高温度;(4)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大,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乙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乙。A、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为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乙,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剂的质量不变,从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甲<乙,故选项说法正确。C、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乙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甲<乙,故选项说法错误。D、t1℃,尽管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从t2℃降温到t1℃,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未发生变化,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t2℃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t2℃乙的溶解度小于t1℃甲的溶解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选项说法正确。【答案】(1)B;(2)甲;(3)升高温度;(4)BD。四.推断题(共1小题)49.(2021 兴平市二模)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4)M溶液中含有少量N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考查角度】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1)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甲中有固体,因此甲是饱和溶液;故答案为:甲;(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相等,因为水和溶质一样多;故答案为:相等或甲=乙;(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N,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N;(4)M溶液中含有少量N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M,因为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答案】(1)甲;(2)相等或甲=乙;(3)N;(4)降温结晶;五.解答题(共2小题)50.(2021 菏泽)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另外还含有少量的SO2等杂质(杂质不与硫酸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孔雀石中Cu2(OH)2CO3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30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0g稀硫酸分成四等份,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 加稀硫酸前 1 2 3 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0 50 50 50 50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30 77.8 125.6 174.5 224.5请完成:(1)Cu2(OH)2CO3+2H2SO4═2CuSO4+CO2↑+________。(2)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查角度】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铜原子、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铜原子、1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和10个氧原子,所以空格处有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即填写:3H2O;故填:3H2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g+200g﹣224.5g=5.5g;故填:5.5g;(3)设前两次使用1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则: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196 44x 4.4gx=19.6g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案】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51.(2021 鼓楼区校级二模)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科研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1)配制含有K+、NH4+、NO3﹣、PO43﹣的水培植物营养液,配制该营养液至少需用KNO3和________(填化学式)。(2)工业生产和科研用到的“去离子水”,是自来水经过砂缸、离子交换器等多道处理,纯度比蒸馏水高。①去离子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砂缸中石英砂、砾石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②离子交换器中有两种交换方式:HR+Na+═NaR+H+;ROH+Cl﹣═RCl+OH﹣。其中H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ROH为阴离子交换树脂。能起到软化水质的是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3)某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t2℃时,该固体的溶解度是________。②将溶液由状态Ⅰ转为状态Ⅲ的方案设计如下:方案一:取100g状态的溶液加入________g水,稀释,控制条件先将溶液转为状态Ⅱ,再经过操作转为状态Ⅲ。方案二:取100g状态Ⅰ的溶液通过________操作直接转为状态Ⅲ。【考查角度】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溶质的质量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1)硝酸钾能电离产生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配制含有K+、NH4+、NO3﹣、PO43﹣的水培植物营养液,配制该营养液至少需用KNO3和(NH4)3PO4;(2)①“去离子水”是自来水经过砂缸、离子交换器等多道处理,纯度比蒸馏水高,所以去离子水属于纯净物,砂缸中石英砂、砾石起到的作用是过滤;②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吸收钙镁等金属阳离子,能起到软化水质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3)t2℃时,某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则100g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5g,100g溶液中含水100g﹣25g═75g,设t2℃时,该固体的溶解度是x,,x≈33.3g,方案一:取100g状态I的溶液,设加入质量为y的水稀释,控制条件先将溶液转为状态Ⅱ,再经过操作转为状态Ⅲ,则100g×25%=(100g+y)×20%,解得y=25g。方案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o)与温度的关系图可知,取100g状态I的溶液通过将温度由t2℃降至 t1℃操作直接转为状态IⅢ。【答案】(1)(NH4)3PO4;(2)①纯净物;过滤;②阳离子;(3)①33.3g;②25g;将温度由t2℃降至 t1℃。知识网络图考点梳理0t1t2t3NtSPAC80B考点突破考场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原卷).doc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