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反思我在设计《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课时,前后对教案进行了三次修改。第一次采用故事引入法,学生特别感兴趣。但由于本节课涉及历史人物太多,涉及“杨家将”、“岳家军”等故事太多,所以授课的班级学生兴趣高,但没有完成课堂练习。第二次我采用了表格引入法,变被动为主动,发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之上独立完成表格,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检测效果明显提高。所以第三次我采纳备课组的意见。再次对教案进行了修改:1、在课件的制作上,突显出个人特色。为学生添加了许多隐性知识,供学生在上课时自由阅读。如课件中关于辽、西夏、金等政权的对立者,没有图像,我就在课件一些位置显示出来,提高了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民族特色的认识。2、在教学流程上,突显基于问题进行教学。整节课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1)本节课出现了哪些民族政权?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儿?(2)辽、五代十国如何并立?辽、西夏、北宋关系如何?金、西夏、南宋如何并立?(3)在这些民族政权并立时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有哪些“战”与“和”。由始自终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的基础之上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3、教案与学案完美结合。本节课前我设计好较好的学案,课堂检测学生达成率比较高,95分以上的学生占88%。4、本节课内容多,跨越的历史长,人名多,老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以要注意通过《杯酒释兵权》、杨门女将、岳飞抗金等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堂练习题中山市沙栏初级中学 张成斌一、基础达标:1、1005年,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与西夏 B、辽与南宋 C、辽与金 D、辽与北宋2、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划定双方的边界 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3、1140年,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 )A、金与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4、岳飞《满江红·怒发冲观》中有一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诗。这里“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C、党项统治者 D、 女真统治者5、赵匡胤夺取政权采用的方式是( )A、玄武门兵变 B、陈桥兵变 C、杯酒释兵权 D、招安政策6、15.如下图,金军中流传这句话的原因不包括( )A、岳家军沉重打击了金军 B、岳家军收复了很多失地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7、下列四幅是两宋与辽、金并列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民族融合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②辽和西夏仿效汉族,推行汉法 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了西夏文字④辽与西夏不断进攻北宋边境,进行抢劫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9、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钦宗C、宋高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高宗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请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的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A、南北朝时期 B、唐朝时期C、南宋时期 D、明朝时期11、“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12、某校七年级(8)班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A、辽——契丹族 B、北宋——汉族C、金——回族 D、西夏——党项族13、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捷C、金迁都燕京 D、宋金和议14、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建立 ②靖康之变 ③辽灭亡 ④郾城大捷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15、宋金对峙期间,民族融合的表现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①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金统治者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④生活习俗上向汉族靠拢⑤创造了西夏文字二、能力提高:阅读分析——《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6%8A%AC%E6%9C%9B%E7%9C%BC&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仰天长啸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4%BB%B0%E5%A4%A9%E9%95%BF%E5%95%B8&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5%85%AB%E5%8D%83%E9%87%8C%E8%B7%AF%E4%BA%91%E5%92%8C%E6%9C%88&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9%9D%96%E5%BA%B7&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8%B4%BA%E5%85%B0%E5%B1%B1&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请回答:1、这首词的是哪个朝代谁的作品?(4分)2、我们应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4分)3、词中的“靖康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9%9D%96%E5%BA%B7&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4、词中“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中的“匈奴”是指匈奴族吗?为什么?(6分)5、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10分)三、开发与利用隐性知识:在“宋岳鄂王墓“前有这样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1、这里“忠骨”是谁?2、这里的“佞臣”是谁?3、本对联表达了国民怎样的思想感情?4、岳飞中民族英雄吗?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备课组 历史 授课人 主备人课 题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 时 一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2)掌握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3)掌握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1)归纳总括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结构。(2)通过图片示意法。了解民族生活习俗,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3)通过问题探究法,探讨国家发展的主旋律——民族逐渐融和。3、情感态度和价值感:通过分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时并立、时战时和,但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4、隐性知识的挖掘:(1)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引导学生从民族发展史来认识民族间订立的盟约。(2)阅读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5页的《岳飞墓》上的对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岳飞,学习他“尽忠报国”的精神。教学重点 内容 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解决方法 1.总括法。2、问题探究法。3.图片示意法。教学难点 内容 1.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2.正确评价岳飞抗金解决方法 1、引导评价法。2、史料分析法。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投影显示书本导入框的图片:同学们,在投影打出的两幅图中,含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青牛白马的故事,一个是黄袍加身的故事。那么,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说?“黄袍加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在这一时期我国鼎峙并立的主要有三个政权,分别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讲授新课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契丹的兴起和阿保机建国[教师讲述]关于契丹族兴起的传说,在关于青牛白马的故事里已有体现。其实,契丹族的兴起远不像故事里讲的那样简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契丹族兴起的历史。(2).唐亡后的中原政局和契丹占领幽云十六州。由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唐灭亡后,中原地区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它们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幽云十六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失去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儿皇帝”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讲一下。(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北宋的建立、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分裂局面的结束。看完之后,请大家复述主要内容。二、辽、宋、夏的和战宋攻辽失败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却大举攻宋。宋真宗时,辽又南下攻宋,双方形成对峙状态,澶渊之盟签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其过程、结果。并针对这个盟约进行讨论,谈谈认识。三、金和南宋的对峙(1).女真的兴起和金灭辽和北宋北宋灭亡后,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建立后,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岳飞率领的军队成为抗金力量中重要的一支。下面我们来看详细内容。(2) 引导学生讨论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3 课堂小结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册、历史练习册作业设计 基础题 书本P54练一练选做题 新课程《学习辅导》P18-20第9课第1-11小题思考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岳飞是抗金名将,也是民族英雄。板书设计 一 契丹的兴起、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二、辽、宋、夏的和战辽与北宋:澶渊之盟 辽与西夏:宋夏和议三、金和南宋的对峙金建立—灭辽—灭北宋—进攻南宋—宋金议和 (南宋建立)《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成员意见 1、要更加详细地通过问题探究,厘清五代十国并立、北宋与辽和西夏对屿的关系。2、对如何评价岳飞这一隐性知识点要重点开发,详讲。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运用了列表分析法,帮助学生理顺了《政权并立》的关系图。教学建议 还可以运用图表法,来帮助学生认识政权并立的关系,更加形象、直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小结与教学反思中山市沙栏初级中学 毛红诗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共有六篇课文,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课文概述了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最后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但教材没有说明宋代的积贫积弱,没有把解决这一问题的改革活动呈现出来,也没有把宋代的积贫积弱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发展有机地融合。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要求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提倡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们基于自己对宋史的认识,补充教材,强调了宋代的立国艰难、和约多签、“三冗”问题及由此而致的“积贫积弱”,将自己成人化和个人化的观点和对宋代历史的片面认识,说教式地灌输给了学生。这和单元内容中呈现出的宋朝的发达似乎对立起来。学生们对“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及“怎样总结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宋朝”等问题深感不解。教学设想:有了学生疑问,如何让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宋朝并认同宋朝,进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如何在平等的气氛中,启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开展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探究问题、与别人合作?为此,特设计小结。学生:了解和阅读有关宋代人物的故事。如范仲淹、王安石、杨家将、包拯、水浒人物、岳飞、文天祥等,从他们身上体会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史书。教师:查阅有关资料。主要有白寿彝新版的《中国通史》、柏杨的《中国人史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相关章节,李华瑞《建国以来的宋史研究》《宋史研究的新视点》、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邓小南《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新进展》等宋史研究论文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构建论据,独立思考,对宋代历史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做出自己解释。2.尝试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在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把宋代的民族政权并立、积贫积弱,与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巨大成就统一起来,指导学生用现代视角分析历史,用历史眼光观照现实,力求全面客观的认识宋朝形成对宋代社会认同感。教学方法:讨论法课后反思:一、通过本小结课的处理,学生用“阅读----体会----讨论----总结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的模式,全面了解了宋朝。整个学习过程,让我和学生形成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意识,也提醒我今后教学要有全面意识,不能以偏盖全,要慎之又慎,不能按自己的观点进行灌输。今后教学类似内容时,将会组织得更好。二、历史教师要有扎实的史学功底,要不断通过阅读、网络等各种形式,更新、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广泛涉猎不同体例、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通史、断代史、专题史等史学著作,改变自身视野的狭隘和单一,要有大历史观,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了解到的历史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历史教师还应在自身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和对教材精心处理的基础上,并把对历史不同的解喻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在全面视野和现代意识下认识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新课程、新教材给学习者和施教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应该根据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处理教材结构,把历史全面、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这种处理可以针对一课、一个单元,也可以在不同章节、甚至是几册教材中进行。如本课中有关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容,就分散在七年级上、下两册之中,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期刊、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等资源,了解学术研究的成果,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引用。四、教学过程中,学术成果、教材、学生等诸多因素汇聚于教师这一个点位上,通过教师的精心处理,教材借鉴了学术成果,趋于完善,学术成果被应用和传播;学生通过教师和教材,了解了更全面的历史,积淀着自己知识和素养。这样,学术、教材又在教师这个点位上发散出去,最终进入学生的视角,实现了与学习者融合,历史教学变得“有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是联通学术、教材和学生的桥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三角镇沙栏中学 张成斌一、引入课程:导入:唐末政治的腐败,引起藩镇割据,繁荣的唐朝步入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局面。这时,在北方有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一匹白马,自湟河而来,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互相爱慕,结为夫妻,生了八个儿子。后来,他们的八个儿子分别繁衍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后来阿保机的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上面是关于契丹美丽的传说,到底契丹是怎样兴起?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发展又是如何?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一序列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二、学生自学,完成以下表格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辽 契丹 10世纪初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金 女真 12世纪初期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今杭州)三、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投影)1、契丹的兴起(投影)(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使学生明确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2)契丹国的建立(投影)提问学生:契丹国的建立时间、政权与建立者老师讲解:契丹国的建立2、北宋的建立(投影)(1)陈桥兵变(投影)老师讲完陈桥兵变的过程之后提问:陈桥兵变之前,中原地区和南方历史发展如何?之后谁建立什么朝代,什么时候,都城在哪里?小结: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提问:杯酒释兵权有何作用?老师讲解:宋太祖解除了大将兵权,是不是从此以后就国泰民安了呢?(过渡下一内容)四、辽宋西夏的并立(投影)1、北宋与辽的和战(投影)(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老师小结: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西夏的建立(投影)提问:建立西夏的民族、首领、时间及都城3、北宋与西夏的和战(投影)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五、金与南宋的对峙(投影)1、金的建立(投影)提问学生:女真族的生活特点,建立金政权的领导、时间与都城;2、金灭辽和北宋(投影)提问学生:金灭辽和北宋的过程与时间3、南宋的建立(投影)提问:南宋建立的时间、都城和皇帝。4、岳飞抗金(投影)老师简单讲金带兵南下与南宋抗金,重点讲解岳飞抗金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 ”“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 ”最后老师再作小结。5、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对峙”是什么意思 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六、课堂小结: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堂实录张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过历史朝代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历史朝代歌。学生: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张老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隋朝和唐朝,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下,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什么时期?请举手!学生1:中国的“鼎盛”时期。张老师:很好!那么隋唐过后,我国的历史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民族政权并立、第二个特点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第三个是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第二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九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政权并立的时代。同学们,我们也按照我们平时的学习一样。我给大家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一下,我们这课主要讲了哪些民族政权,它的建立者是谁?时间是什么时候?都城在哪里?请同学们开始阅读课本从50页至53页。时间为4分钟,然后用3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阅读课本……)张老师:请同学只阅读黑体字部分。张老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在这节课,我们一共看到哪些民族政权?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完成黑板上的表格。学生:(小组讨论……)张老师:找到政权,请同学们也在书本中画出来。张老师:请找到的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主动到黑板前写出来,你找到了哪几个民族政权?学生2:契丹国。十世纪初。民族是契丹族。建立者是阿保机。都城在奉天。张老师:此外,你还找到哪些政权?请你到黑板上来写出来。请其他同学在书本中列好表格写出来。学生2:(在黑板完成表格)张老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位同学写得全面吗?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呢?请同学们举手上来补充。学生3:补充完成表格……。张老师:我们一共讲了5个政权,首先讲了契丹。它是什么民族建立的?学生:契丹。张老师:那么北宋是什么民族建立的?学生:汉族!张老师:我们教科书讲了北宋之前还讲了什么政权?分别是五代,北边有五代(梁唐晋汉周),那么南边还有什么?学生:十国。张老师:还有十个政权。北宋主要是汉族建立的,那么西夏又是什么民族建立的?谁建立?都城在哪?学生4:西夏是党项族建立。十一世纪初期建立的,建立者是元昊,都城在兴庆。张老师:很好。还没有见到第三组的同学举手哦?请问金朝又是?学生5:是阿古打建立的,为女真族建立,建立时间是12世纪初期,都城在会宁。张老师:南宋呢?请第三组同学派个代表说说?学生6:南宋是汉族建立的,建立时间是1127年,赵构建立,都城在临安。张老师:请同学们注意,有没有辽这个政权 辽师谁建立的政权呢?学生齐答:契丹。张老师:请同学们注意,契丹建立的政权就是辽,因此我们把阿保机成为“辽太祖”。请同学们仔细看黑板上的表格。同学们刚才都完成得不错。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个节课的主要线索。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民族政权的并立。那么是哪些政权和哪些政权并立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和睦相处还是经常打仗呢?它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事情?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中……)张老师:学习小组的讨论要得出结论,得出成果。可以了吗?学生:可以。张老师:请我们一起看黑板。我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那么上面的部分主要是哪些政权并立啊?学生7:辽、北宋和西夏。张老师:此外还有哪些?在这之后有没有呢?学生8:金和南宋。张老师:好。请坐下。我们一起来简单看看。首先我们讲了辽的建立,这个人就是辽太祖。这几幅图就生动的向我们生动描绘了契丹人的生活,我们课本中提到了一首诗。请同学生读一遍。学生:(齐读课本的描写关于契丹(辽)的诗。)张老师: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地图。他们主要是生活在我国的北方。今天辽河流域一带,他们的社会生活就是游牧和狩猎。他的建立者是阿保机,他建立契丹后,重用汉人,学习汉族的文化,发展商业。所以契丹人慢慢地强大起来。这个时候的同时,在我国的中原地带,陆续有出现了五个政权----梁唐晋汉周,因为这些名字在前面已经出现过,所以历史上把这几个朝代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南边先后出现了十个政权。我们把北边的五个政权和南边的十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那么五代十国是处于我国分裂的时代,藩镇割据,各自为王。后来,谁来结束这个局面呢?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在960年建立宋朝。他本来是后周的大将,他通过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张老师:刚我们说的是什么兵变啊?学生:陈桥兵变。张老师:他带兵到了陈桥这个地方,发动兵变,部下黄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历史上称宋朝。他建立了王朝之后,又想办法削除他大臣手中的兵权。历史上称“杯酒释兵权”。大家回去之后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它是这样的,有一天啊,宋太祖请手下的部下喝酒,酒过三巡之后,大臣们见他闷闷不乐,哀声叹气。有大臣就问,“您都做了皇帝了?还有什么不高兴啊?”宋太祖就说:“以前是你们把黄袍加在我身上,让我做皇帝。假如,有一天,你的部下也把黄袍穿在你们的身上。那你们做不做皇帝啊?”古代的大臣如果私自做黄袍穿在身上的话,那是要杀头的。所以,第二天,个个都回家,把兵权交出来。这就是这个历史故事的由来。没有费一枪一炮,请大臣喝了一次酒,就把他们手上的兵权收回来了。此后,赵匡胤通过一项项的措施,收回了财权、政权。然后,慢慢消灭了这些割据政权,逐步巩固了政权,统一了全国。但是北宋统一的时候,北边有两个个政权,分别叫什么?学生:辽和西夏。张老师:所以,北宋就和这两个政权同时并立。那么,请同学们,这三个政权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啊?学生:打仗。张老师:除了打仗,还有什么呢?学生:结盟。张老师:对了,结盟和打仗。我们先说打仗,辽国打北宋,北宋应战。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澶渊之战“,该战中有个著名的人物,就是宰相寇准。寇准组织军民抵抗,而且劝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亲自去迎战。结果宋军大获全胜。这里面,就涉及到历史的典故,杨家将抗辽。那么历史上的穆桂英等人抗辽,就是一些作家虚构的人物。那么,北宋打赢了,有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呢?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朗诵书本里面的内容。学生:(朗读中……)张老师:辽宋之间是打仗,但是最后签署了“澶渊之盟“,以和为贵。那么当时北宋的西边的一个政权西夏,也经常对宋朝用兵。最后也想宋朝称臣,所以这些政权之间,有和有战。和平时最终的结果。那么,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澶渊之盟。看看澶渊之盟,对不同的政权有什么影响?对整个中华民族又有什么影响?那么,通过我们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对辽国,辽国得到了岁币,金银财宝。对北宋来说,换得了和平。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国家得到安宁,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我们一起齐读澶渊之盟的评价。学生:(齐读评价中……)张老师:后来,辽和宋朝就慢慢的腐败。在他们腐败的时候,在我国的东北兴起了另外一个民族,叫什么?学生:女真族。张老师:女真族建立了什么政权?学生:金。张老师:阿骨打建立了金。金建国之后,就开始南侵,在北宋的帮助下,先灭掉了辽,然后金继续南下,灭掉了北宋。俘虏了当时北宋的两个皇帝,宋钦宗和宋徽宗。当时这一年的年号是“靖康”,所以历史上叫“靖康耻”。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就往南边走。跑到了今天的杭州附近,建立了宋朝。因为在南边,所以历史上叫“南宋”。所以历史上又出现了宋金对峙的局面。那么,金朝一直就想灭掉南宋。双方发生了斗争。在这当中,涌现出一位英雄人物。这是谁?学生:岳飞。张老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岳飞的故事。(播放视频……)张老师:好。让我们看看,这是岳家军流传的一些口号。“憾山易,憾岳家军难。”后来,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入狱。这是岳飞,岳王庙,有秦桧的铜像长跪着,也表示了历史人民对忠臣的爱戴和敬佩,对佞臣的可恨。为什么岳飞会受到人民的尊重呢?因为岳飞精忠报国,符合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抗金英雄。大家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学生:(朗读中……)张老师:岳飞被害后,可以说南宋朝再无大将,于是宋金以这条线为界,南宋朝廷安隅一方。那么,请同学们想想,这些议和。不管是西夏与辽,还是南宋与金,他们之间有战争,最终是议和?为什么是议和呢?这和解有什么好处呢?学生12:可以减少战争,保证人民的利益。张老师:怎么来评价这些政权之间的议和?议和说明双方的实力都比较均衡,但是议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宋朝,要送岁币给少数民族政权。学生:(齐读影响……)张老师:大家想想,我们这节课讲了这么多的民族政权。这些政权之间有这么多的战争,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走向“和”。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还是和平共处,以和为贵。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也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民族发展的主流,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共同繁荣是我们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点,我们学完这课之后,要牢记。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学完了。同学们看看,我们这一课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大问题,是讲了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与战,而最主要讲的是“和”。好,我们一起来做做课堂练习。学生:(看黑板做练习中……)张老师:契丹是哪个民族建立的?请举手。学生13:契丹。张老师:西夏呢?学生14:党项族。张老师:金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学生齐答:女真族。……张老师:好,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下课。学生:谢谢老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一、提出问题: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民族政权?分别是哪些?二、学生阅读并完成下表:并立的民族政权民族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杰出首领 都城 重大事件辽 契丹族 10世纪初 阿保机上京 澶渊之盟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 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 荆南(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杯酒释兵权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金 女真族 12世纪初 阿骨打中都 宋金议和南宋 汉族 1127年 赵构 临安 岳飞抗金一 契丹的兴起、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活”隐性知识——史料阅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872-926)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2、五代——占据中原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3、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宋太祖:赵匡胤4、北宋的建立:960年,陈桥兵变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北宋(汉)960年 赵匡胤 汴京辽(契丹)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西夏(党项)1038年 元昊 兴庆战战澶渊之盟澶渊之战元昊出兵元昊主和开发边疆和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示意图问题讨论:你怎样看杨家将?隐性知识拓展:杨家将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主要就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民间声望巨大的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反而是虚构的。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英勇杀敌,这在积弱的赵宋确是比较突出,自然引起人们的敬仰和推崇。在元朝的杂剧中,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像《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吴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私下三关》、《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赞活拿萧天佑》等杨家将戏。对于北宋来讲——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对辽来说——我们如何来认识和评价澶渊之盟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以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女真金的建立1、建立者:2、时间:3、定都: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2世纪初期会宁金灭辽和北宋北宋灭亡郾城大捷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隐性史料: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南宋主要抗金将领。岳飞出身农家,自幼劳动,性至孝,终生奉照母亲在他背上所刺“尽忠报国”的教导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他1126年从军,屡立战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位元帅,祖国之干城。他创建的“岳家军”军纪严明,骁勇善战,坚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纪律,引得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一生指挥126次作战,从未失败,是百战百胜的将军。他曾率军收复失陷多年的建康(南京),孤军北伐收复洛阳、商州等地,但每次胜利都被一心偏安的南宋朝廷掣肘破坏。公元1140年,金将兀术率四路大军南下,岳飞率军奋勇抗击,取得郾城大捷,占领朱仙镇,距开封仅45里,豪言“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却被求和心切的宋高宗赵构、宰相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急令班师。岳飞含泪班师,浩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收复!”岳飞当即被削去兵权。接着,赵构、秦桧等指使张俊等制造假证,诬陷岳飞谋反,以谋反罪名将岳飞下狱;岳飞悲愤地写下“天日昭昭”几个大字以明心迹。此时兀术传来信息:“必杀飞,始可和!”赵构和秦桧遵照敌酋的指示,下定了杀害岳飞的决心。1142年岳飞及其子岳云、部将张宪等,被杀害于风波亭,岳飞年仅39岁。另一位抗金名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秦桧支支吾吾地说:“莫须有。”韩世忠义正辞严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殉国后,有忠义之士将遗体背出,安葬在西湖之滨。21年后,岳飞冤案在孝宗时平反,被追封为鄂王。岳飞的辉煌战功和极其悲惨的下场引起千秋万代中国人的敬佩和同情。据传,岳飞在那次北伐节节胜利时,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不得不撤军南归时,悲愤地写下了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这首词成了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爱国御敌的豪迈歌声,千古传唱。岳家军1141年,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杭州西湖的岳飞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 飞 庙 前 的 四 跪 像秦桧妻王氏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此 秦桧隐性知识开发:有人说岳飞“愚忠”,岳飞的事迹却流传至今,为什么 因为岳飞尽忠报国,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保卫中原经济文化,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大散关宋金和议探史明理4.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一、辽、宋、夏的和战北宋辽西夏澶渊之盟宋夏和议二、金和南宋的对峙金建立—灭辽—灭北宋,南宋建立—进攻南宋—宋金议和隐性知识: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发展主旋律是什么?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是主流本课结构归纳:一、基础知识:1、契丹是( )族建立的政权,西夏是( )族建立的政权,金是( )族建立的政权。A 契丹 B 党项 C 女真 D 鲜卑2、契丹的建立者是( ),西夏的建立者是( ),金的建立者是( ),北宋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构E、赵匡胤学生活动——课堂练习:二、能力提升:2 1005年,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 辽与西夏 B 辽与南宋 C 辽与金 D 辽与北宋3 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 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 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 划定双方的边界 D 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4 1140年,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 )A 金与南宋 B 辽与北宋 C 金与北宋 D 辽与南宋5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观》中有一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诗。这里“匈奴”是指( )A 匈奴统治者 B 契丹统治者C 党项统治者 D 女真统治者能力提升——开发与利用隐性知识阅读分析——《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请回答:1、这首词的是哪个朝代谁的作品?2、他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3、我们应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4、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5、词中“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中的“匈奴”是指匈奴族吗?为什么?6、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素材 .flv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课件 .ppt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视频课堂.flv 单元分析.doc 教学反思.doc 课堂学案(上课用).doc 课堂文字实录.doc 课堂练习.doc 配套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