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二框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科学精神: 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公共参与: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走向。【学习目标】1.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的义利观。2.理解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3.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建设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4.理解怎样让中国经济更有活力。【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教学难点: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以及包容型世界经济【讲授新课】导入新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下全球治理的困境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第二、第一大经济体的中美两国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设自由贸易港,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倡导多边主义、扩大国际合作,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加足马力拥抱全球化。而美国则忙着“退群”、“筑墙”、打贸易战、打科技战,秉持势力范围思维,主张单边主义,反对国际合作,筑起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道道壁垒。评析中美两国的发展道路。探究与分享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珠江三角洲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如今,这里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制造业中心,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充分发挥了本地区的优势。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哪些机遇?点评: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1)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2)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它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3)迫使发达国家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等。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考:经济全球化又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法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开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4、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课堂练习】习近平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上述观点旨在启示各国( )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互利共赢B.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C.优化出口结构,实现贸易转型升级D.应该实行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解析】选A。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材料观点旨在启示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互利共赢,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各国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不体现优化出口结构,实行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B、C、D与题意不符。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 (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同步增长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B。①②③是对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正确认识;④中的“同步增长”说法错误。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①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发达国家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取较少收益。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酿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风险,导致风险全球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③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相关链接】全球性风险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干预范国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人类自身的决策失误和行为失当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人为风险已经超过自然风险。现代社会,借助各种治理机制和手段,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同时又面临着治理失灵带来的新风险。人为风险、治理失灵带来的风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两种主要的风险类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它们可能变成全球性风险,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易混易错】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都不利,对发达国家都有利。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都不利,对发达国家都有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有利有弊的,都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课堂练习】泰国洪灾致“蝴蝶效应”显现。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硬盘生产国,全球约有40%的硬盘是在泰国制造,而洪水发生后,硬盘价格涨了一倍。这一事件表明 (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B.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C.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D.泰国洪灾致全球出现供过于求【解析】选A。泰国洪灾致“蝴蝶效应”显现,泰国洪水发生后,硬盘价格涨了一倍,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A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关;C错误,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D错误,泰国洪灾致全球出现供不应求。议题2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材料一:世界银行于2008年发布的一部报告指出,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历史证明,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会失去自己。坚持开放导线,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是顺应时代潮流,拓展发展空间的大势所趋。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同为"地球村"的村民,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理应相互包容,共促发展。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应该平等对待,共同发展,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各国应该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1、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2、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创新型:“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开放型:“中国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联动型:世界经济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包容型:反映收入分配指标的基尼系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了公认警戒值,实现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要让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惠及所有国家、所有阶层、所有人群,使经济全球化更具有包容性。3、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相关链接】: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的原则原则 要求平等 要求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开放 要求坚持理念、政策、机制的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各方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合作 要求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共赢 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中国是如何让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具活力的 (1)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推动自由贸易,不断履行入世承诺,承担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责任。(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以及合作空间。(3)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