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和运动基础导学导练》能力水平测试B16.在一次大气科考活动中,探空气球以8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从气球上脱落一个物体,经16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距离地而的高度,(g取10m/s2)17.跳伞运动员从300m高空无初速度跳伞下落,他自由下落4s后打开降落伞,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g=10m/s2.求(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18.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高中物理衔接同步讲义》 参考答案与全解全析1章末二 能力水平测试1.B 2.B 3.B 4.B 5.D 6.B 7.C 8.C9.C 10.BD 11.AC 12.CD13.(1)照片A:实验有错误之处,选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照片B:实验有不合理之处,木块起始点离打点计时器过远。 (2)a=1.3m/s2 (3)B C 14. (1)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9.72;2.28;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解析 (1)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则每滴下来的一滴水,频闪仪都在相同的位置记录,故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2)s67=19.36-13.43=5.93cm,s78=26.39-19.36=7.03cm,s89=34.48-26.39=8.09cm,s90=43.67-34. 48=9.19cm,由逐差法可得:m/s2=9.72m/s2.第8滴水的速度为:v8==m/s=2.27m/s(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15.解析 释放后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相邻两小球的时间间隔均为0.1 s,可以认为A、B、C、D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由a=知,小球的加速度为:a== cm/s2=500 cm/s2=5 m/s2.(2)B球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vB== cm/s=1.75 m/s.(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即xCD-xBC=xBC-xAB所以xCD=2xBC-xAB=40 cm-15 cm=0.25 m.(4)设A点小球的速度为vA由于vB=vA+aT,则vA=vB-aT=1.75 m/s-5×0.1 m/s=1.25 m/s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s=0.25 s故在A球上面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16.解析 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定向下方向为正,则v0=-8m/s g=10m/s2 根据h=v0t+gt2,得h=-8×16m+×10×82m=1152m17. 解析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1)运动员自由下落4s的位移为h1=gt2=80m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h2=h-h2=300m-80m=220m(2)运动员自由下落4s末的速度为:v1=gt1=10×4m/s=40m/s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根据vt2-v02=2ah2,解得:a=-3.6m/s2(3)打开降落伞,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间由a=得:t2==10s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14s18.解析 (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最长时间:t1==10 s此过程的位移:x1==125 m<x0=200 m所以摩托车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在追上卡车前当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t2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xm,则v=at2解得t2==6 s最大间距xm=(x0+vt2)-at=245 m(2)设从开始经过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vm(t-t1)=x0+vt解得t=32.5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能力水平测试 参考答案.docx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能力水平测试(原卷版,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