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物理必修一 导学导练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能力水平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物理必修一 导学导练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能力水平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中物理衔接同步讲义》 参考答案与全解全析
1
章末三 能力水平测试
1.C 2. A 3.D 4.D 5.B 6.C 7.D
8.CD 9.AD 10.BC 11.AD
12. 答案:(1)见解析 (2)20 49 (3)B (4)C
解析  (1)如图所示,将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得到x随F变化的图象.
(2)当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不受力,处于原长,由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l0=20 cm.
图线斜率的倒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有kA== N/m=49 N/m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挂上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指针在A点时相同,作出的图象的斜率不变,所以得出的劲度系数仍等于kA.
(4)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显然测得的弹簧形变量变小了,故得出的弹簧劲度系数将变大,选C
13.解析 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木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将拉力F按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分解为二个分力F1和F2得:在水平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可得:
F1=Ff=Fcosθ①
在竖直方向上:F2+FN=G=FN+Fsinθ②
又Ff=μFN③
将G=183N及μ=0.10,θ=30°代入以上三式
解得:F=20N.
解析 (1)由于使木箱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小推力是150N,因此最大静摩擦力Fmax =150N.
匀速运动时,推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F=120N.
(2)静止时,木箱所受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它与水平推力平衡,因此此时静摩擦力大小是100N.
木箱在滑动时,不论推力如何,其受到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即为120N.
15.解析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设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FN,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进行正交分解,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
在沿斜面方向上:Fcos 30°-mgsin 30°-Ff=0①
在沿垂直斜面方向上:FN-mgcos 30°-Fsin 30°=0②
又Ff=μFN③
可求得:
①.m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f=Fcosθ-mgsinθ=mg
②.斜面对m的支持力FN=Fsinθ+mgcosθ=mg
③.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④. 再以物体与斜面为整体进行分析,并设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为F静,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静=F=mg。
16.解析 根据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将重力G沿AO和BO方向进行分析。
由图可知FA最大,因此当FA=100N时,所悬挂物体最重。则有FA= F1
F1= Gm=FAsin30 =100×N=50N
所以所挂重物最多不能超过50 N.能力《力和运动基础·导学导练》 能力水平测试
第三章 能力水平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小题,每小题 4分.每小 A.受到两个竖直的力和一个水平的力
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B.受到一个竖直的力和两个水平的力
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 C.受到两个竖直的力和两个水平的力
行驶,已知甲的拉力大小为 800 N,方向与航向夹角为 30°. D.受到三个竖直的力和三个水平的力
要保持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则乙用力最小为
( ) 7.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它
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
做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可.能.的是( )
A.mgsinθ-Fcosθ
B.Fcosθ-mgsinθ
A.与 F 甲垂直,大小为 400 N C.μ(mgcosθ+Fsinθ )
3
B.与 F 甲垂直,大小为 800 N D.μ(mgcosθ-Fsinθ )
3
C.与河岸垂直,大小为 400 N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每小
D.与河岸垂直,大小为 400 3 N 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 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 8.若两个力 F1、F2的夹角为α(α≠0),且α保持不变,则下列
组力( )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 N、3 N B.6 N、6 N A.一个分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100 N、100 N D.400 N、400 N B.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3.平面内的四个力都以坐标原点为力的作用点,有 F1=5N, D.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
方向沿 x 轴的正向;F2=6N,沿 y 轴正向;F3=4N,沿x轴
负向;F4=8N,沿 y 轴负向,则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9.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匀质小球靠在光
( ) 滑竖直墙上.如果把线的长度缩短,则球对线的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拉力 FT、对墙的压力 FN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
A.FT增大
4.如图所示,AB 为半圆的一条直径,AO=OB,P 点为圆 B.FT减小
周上的一点,在 P 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 F1、F2、F3,已知 C.FN减小
F2=3 N,则它们的合力为( ) D.FN增大
10.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
两轮水平放置,当皮带按图示方向传动时,重 10 N的物体
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5
A.4.5 N B.6 N C.7.5 N D.9 N N,则( )
5.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 F 分别作用在 B 和 C 上,
A、B、C 均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A.物体 m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 5 N
C 间摩擦力大小为 F1,B、C 间摩擦力大小为 F2,C 与地面 B.物体 m 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3,则( ) C.皮带上 P 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D.从动轮上 Q 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A.F1=0,F2=0,F3=0 三、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2分)
B.F =0,F =F,F =0 11.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1 2 3
C.F1=F,F2=0,F3=0 木板上,用两个力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 点,
D.F =0,F =F,F =F 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1 2 3
A.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
6.一架梯子上端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 B.实验中,橡皮条及施加的外力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
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C.实验中,不仅要记录力的大小,也要记录力的方向
1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