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物理衔接同步教材》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小专题四 共点力平衡及动态平衡 方 法 点 拨 【典例1】答案:C解:孔明灯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上升,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空气的作用力大小F=mg,竖直向上;【变式1】答案:A解析:壁虎匀速直线运动,对壁虎进行受力分析,可知F与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典例2】答案A解:陈一冰的受力分析简化如图: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在竖直方向上:2Fcosθ=G解得:F=;【变式2】答案:B解: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值反向,所以躺着和坐在时,F2不变.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小,根据共点力平衡有:2Fcosθ=G,θ越小.则绳子的拉力越小,所以坐着时,绳子的拉力较小.故B正确,A、C、D错误.【典例3】答案:B解析:要使相机受力平衡,则三根支架竖直向上的力的合力应等于重力,即:3Fcos30°=mg;解得:F=mg;故D正确,ABC错误.【变式3】解:设有n根网绳,每根网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nTcosθ=mgT=若足球越大,网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cosθ越小,则T越大,故A正确BC错误;以网绳和足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竖直绳OA 的拉力总是与足球的重力相等,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A.【典例4】答案B解析:拖把头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N=Fcosθ+mg水平方向上有:Fsinθ=f又f=μN.联立解得F=.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变式4】答案:CD解:若物体沿墙匀速向上滑动,物体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N=Fsinθmg+f=Fcosθ又f=μN联立得到F=同理,若物体沿墙匀速向下滑动,F=.【典例5】答案D解:重新平衡后,绳子形状如下图:由几何关系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30°,则环两边绳子的夹角为60°,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环两边绳子拉力的合力为Mg,根据平衡条件,则钩码的质量为M.【变式5】答案D解:对绳子上c点进行受力分析:平衡后设绳的bc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根据几何关系有:tan37°=,解得:ad=l,则cd=ad﹣ac=l,则tanα=1,α=45°对结点C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和三角函数关系得:m1gsinα=m2g解得:==【典例6】答案:B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墙面的支持力N1′和木板的支持力N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N1=N1′,N2=N2′.根据平衡条件得:N1′=Gcotθ,N2′=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θ增大,cotθ减小,sinθ增大,则N1′和N2′都始终减小,故N1和N2都始终减小.【变式6】答案:C解:受力分析如图,将F1与F2合成,其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如图:挡板转动时,挡板给球的弹力F1与斜面给球的弹力F2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其中F2的方向不变,作辅助图如上,挡板转动过程中,F1的方向变化如图中a、b、c的规律变化,为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大小变化规律为先变小后变大,其中挡板与斜面垂直时为最小.与此对应,F2的大小为一直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挡板的压力是先减小后增加,对斜面的压力是不断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典例7】答案:B解析:设物体的重力为G.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作出力FN与F的合力F2,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2=F1=G.由△F2FNB∽△ABO得:=得到:FN=G式中,BO、AO、G不变,则FN保持不变.由△F2FNB∽△ABO得:=AB减小,则F一直减小;【变式7】答案:C解析:将球的重力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沿半径方向,如图:根据三角形相似有:==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在此过程中,l变小,h不变,由上面等式可得:FT变小,FN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典例8】答案:A解析:对木块1研究.木块1受到重力、弹簧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弹簧的弹力F=μm1g又由胡克定律得到弹簧伸长的长度x==所以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S=L+x=L+.【变式8】答案:C解:对木块1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kx1﹣μm1g=0 ①对木块1和木块2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总支持力、右侧弹簧的拉力和总摩擦力,有kx2﹣μ(m1+m2)g=0 ②木块1与木块3之间的总长度为x=2L+x1+x2③由①②③解得x=2L+g g【典例9】答案:AC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m1+m2)g、支持力N、拉力F、滑动摩擦力f,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osθ﹣f=0N+Fsinθ﹣mg=0解得N=mg﹣Fsinθ=(m1+m2)g﹣Fsinθf=Fcosθ【变式9】答案:BC解析:A、B、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及摩擦力;因整体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故摩擦力相同,因此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水平拉力相等,即F1=F2;故A错误,B正确.C、D、对A受力分析可知,A受重和、支持力及绳子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对第一种状态有:T1sinθ=μ(mg﹣T1cosθ)解得:T1=对第二状态有:T2sinθ=μ(mg+T2cosθ)解得:T2=故T1<T2;故C正确,D错误.【典例10】答案:A解析:将两球连同之间的细线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如下图,可知a球上方的细线必定沿竖直方向,故选A.【变式10】答案:C解析: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oa与ab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oa绳的方向不可能沿竖直方向,否则整体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由平衡条件得:tanα=,以b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由平衡条件得:tanβ=,则α<β.故C正确.: 能力突破 1.答案:A 解析:作出结点O的受力分析矢量图(动态),可知F与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可得: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故A正确.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意在考查考生受力分析的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A、B等高,且两绳AO、BO长度相等,由平衡条件可知FA、FB大小相等,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G,而FA与G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B项正确.3.答案:A解析:以楔形石块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侧面斜向上的两个支持力,利用正交分解法可解得:2Fsinα=mg,则F=,A正确.答案:B解析 :日光灯受力如图所示,将T1、T2分别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T1sin45°=T2 sin45°,T1cos45°+T2cos45°=G,解得:T1=T2=G,B正确.5.答案:A解析:因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mgsin 30°=1×9.8×0.5 N=4.9 N,与弹簧秤的示数相等,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0,则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 30°=1×9.8× N=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选项C、D错误。答案:A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两容器壁的压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1′=f2′F′=(ma+mb)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容器壁的压力与容器壁对球的压力大小相等f1=f1′ f2=f2′ F=F′因而f1=f2 F=(ma+mb)g答案D 解析:选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整体法处理平衡问题的能力。将两小球及弹簧B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该系统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故有kΔxAsin 30°=kΔxC,可得ΔxA∶ΔxC=2∶1,D项正确。答案B解析: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2mg保持不变.再以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设细绳与OB杆间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T=,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时,α减小,cosα变大,T变小.答案C 解析: 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由正交分解法可得Fsin α=mgsin 30°,又知F=mg,故α=30°;对小物块的悬挂点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合成可得2Fcos(α+30°)=Mg,故可得M=m,C正确.答案C 解析:因为物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水平时,F=μmg,拉力倾斜时,将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Fcos 60°=μ(mg-Fsin 60°),解得μ=.动基础导学导练共点力平衡衡问题专题共点力平衡及动态平衡衡问题处理方法共点力平衡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2.基本2.共点力的平衡状态(运动学特征3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两种方法共点力的平衡条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的关系表达式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解析法(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重要雜论力平衡(等大反(2)确定未知量大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四、多体平衡问题的处理方力平衡(三力汇交两种基本分析方法物体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平衡时,这的作用线或延长线)必交于一点力必共面力构成顺的考虑系统内力,所以这种方法更简便,总之,能用整体(3)多力平衡(闭合多边形)法解决的问题不用隔离法如果物体受多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2)隔离法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些力顺向构成闭合的多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2.两种基本思维流稳的处理方法用下物体平衡②若已知内力:先隔离法,后整体法求外力.对于连扫题,多数情况既要分析外力力衠方或离达对边/件程求究对象的选取原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尤其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题目要求,研究对象应选取受力分析的平衡体法是受力分析的最基本方法,前者的实质是力的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析的思维方法,属于受力分析的“战略方法层面上问题.只有同时从“战略的高屋受力分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析的策略和从“战术的扫化受力分析的运算过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才能有效地解决多体平衡问题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米方法点拨米交|物体受作用时,将物体所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点拨点力平衡的处理方法法衡条件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升方向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角摇正弦定理用力大小和或等数学法求解未知《力和运动基础导学导练》共点力平衡及动态平衡问题生感教师点评生感悟点拨二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典例6】如图,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点拨三连接体平衡问题的分析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典例8】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B.N始终减小,N2始终减轻弹簣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C.N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D.M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可的距离是()2【变式6】一倾角为O的固定斜面上,有一块可绕其下端转动的挡板P,今在挡板与斜面间夹有一重为G的光滑球.设mut n: g挡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2.则挡板P由图示的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C.H+m2gD.1+m1m2A.M1和N2都增大【变式8】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B.N1和№2都减n1、m2、m3的木块1、2和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C.N1增大,N2减小系数为k的轻弹簣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N1减小增大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和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不计木块2的宽度)()教师点13A. lB. L(m1+m2)学生感悟k1(2m1+m2)D小(nk【典例7】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起吊设F·B散师点评施的示意图,AC是质量不计的撑杆,A端与竖直墙用铰链连接,一滑轮固定在A点正上方,C端吊一重物.现施加生感拉力F缓慢将重物P向上拉,在AC杆达到竖直前A.BC绳中的拉力Fr越来越大【典例9】m2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B.BC绳中的拉力Fr越来越小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C.AC杆中的支撑力F越来越大D.AC杆中的支撑力F越来越小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正确的【变式7】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半径为R,球心Og +!72g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置于B. N=mig+ m2g-Fcose半球面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现缓慢地C. FcosB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FN、细线的拉力大小F的变化情况是()【变式9】如图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A.F不变,F不变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B.F不变,F变大样,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C.F不变,F变小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D.F变大,F变小BBA F>F2 B. FFC. 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小专题 共点力平衡及动态平衡问题 参考答案.docx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小专题 共点力平衡及动态平衡问题(原卷版,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