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奇点衔接同步教材》新课程·新物理·新思维12.(6分)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度是v1,完成中间的位移时平均速度是v2,完成最后的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位移时平均速度是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G单位:cmi081440-19516.(11分)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图O度达到v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1)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2)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是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3)B点的瞬时速度为02=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m,道口宽度x=26m,汽车长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共4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汽车要注明单位图停车线13.(12分)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如图所示的这款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km/h栏木高速列车只需(1)求此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 L4.(10分)如图所示,400米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长度均为100m,弯道部分BC、DA是圆弧,长度也为100m.假设A点为200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1)200m赛跑的路程和位移(2)跑至弯道BC中点P时的路程和位移P15.(12分)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内平均速度是v,第二个时间内平均速度是2,第三个时间内平均速度是(1)仝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仍为此全程,若完成前的位移时平均章末一 基础过关测试《高中物理衔接同步讲义》 参考答案与全解全析1D 2.D 3.C 4.D 5.C6.A 7.D 8.B D 9.BC 10.BD11. 答案: 交流 0.02 CBDA解析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12. 答案: (1)加速运动 (2)0.365m/s (3)0.252 m/s解析 (1)从A点开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每隔0.1s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x1=2.15cm、x2=2.89cm、x3=3.74cm、x4=4.32cm、x5=5.15cm,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2)A、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0.365 m/s(3)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段的平均速度表示,故vB=AC==m/s=0.252 m/s.13.答案: (1)6.61 m/s2 (2)9.26 s解析 (1)末速度vt=100 km/h= m/s=27.78 m/s平均加速度a=≈6.61m/s2.(2)所需时间t=s≈9.26 s.14.答案: (1)200 m m(2)150 m m解析 (1)200 m赛跑的路程为200 m,100 m长的弯道部分BC、DA是圆弧,对应的半径r=m,因此200 m赛跑的位移x== m= m.(2)跑至弯道BC中点P时的路程为s=100+50=150 m;同理,其位移x′== m.15. 答案:(1) (2)解析 设全程的位移为x,所用时间为t.(1)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得===.(2)由题意知,完成前的位移所用时间t1=,完成中间的位移所用时间t2=,完成最后的位移所用时间t3=,由=得===.16. 答案: 230 m解析 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在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的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为x′=l+x0+x=(15+5+26) m=46 m汽车速度v2=36 km/h=10 m/s,通过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t== s=4.6 s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 km/h=50 m/s,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v1t=50×4.6 m=230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基础过关测试 参考答案.docx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基础过关测试(原卷版,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