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物理衔接同步讲义》 参考答案与全解全析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要点导学 典例1答案:A解析 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故BCD错误,A正确.变式1答案:(1)①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②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③补充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2)步骤顺序为:EBFCADG解析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要先接通电源,再放纸带;在取下纸带前要先断开电源;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重复实验三次即打三条纸带,然后选择理想纸带进行处理.典例2答案: C解析 方法A、D偶然误差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小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象,方法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象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即方法C.变式2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因为给出的测量长度的数据都是以厘米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即精确到了毫米,最后的一位是估读出来的,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2)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以求得:vB=14 cm/s,vC=17.9 cm/s,vD=21.8 cm/s,vE=25.85 cm/s,vF=29.85 cm/s.(3)根据上一问计算出来的速度,在坐标系中可确定5个不同时刻的对应速度,描出5个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作出图象如下图所示.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图上取相距较远的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加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可得a=39.6 cm/s2.典例3答案: 见解析 解析 通过数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个数,找出每段对应的时间,然后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可得AB===19 cm/s=0.19 m/sBC===60 cm/s=0.60 m/sCD===60 cm/s=0.60 m/sDE===59.5 cm/s=0.595 m/s由以上计算数据可以判断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变式3答案: (1)0.400 0.479 0.560 0.640 0.721(2)如下图所示(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成“线性关系” 水平导练 1.答案:AC2.答案:A3.答案:ACD解析 用计数点的方法,利用点迹清晰、点与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可减小测量误差,故A、C正确;小车的加速度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应当适中,故B错;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可以减小因速度变化不均匀带来的误差,故D正确.4.答案:BCD解析 实验中如果加速度太小,会导致各段位移差太小,计算中会使误差增大,所以要适当增加钩码来增大小车的加速度;为了便于测量和减小误差,应该选择点迹清晰的理想纸带,舍去纸带上比较密集的点.5.答案:AD解析 小车在10 cm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0.25 m/s,所以A正确;因前0.35 s内的位移不知道,没法求其平均速度;0.1 s末和0.3 s末的瞬时速度都是不可求的.6.答案:(1)vn= 1.38 2.64 3.90(2)图象如下 12.0(3)0.2 经A点时的速度7.答案:0.3 0.5 加速运动解析 T=0.1 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可以求得.由小车速度变化情况可知小车做加速运动.8.答案:甲图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图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丙图中图线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同,即加速度不同,所以物体做的是变加速运动.由于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所以图中所反映的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9.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图中计数点1、2、3、4、5五个时刻的速度:v1==80.4 cm/s,v2==65.45 cm/s,v3==50.40 cm/s,v4==34.85 cm/s,v5==19.55 cm/s.作出v-t图象如右图所示,显然,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答案:(1)[-] (2)BC解析 本题考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及误差分析.小车经过A点时速度vA=,小车经过B点时速度vB=,由公式:2ad=vB2-vA2,解得加速度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措施,可通过减小两挡光片的宽度b来更加精确地获得小车经过A和B处的瞬时速度,也可通过增大两挡光片之间的距离d来增加小车运动的时间来减小时间的测量误差,故选BC.答案:C解析 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4s/t,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7s/(2t).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4=9s/(2t),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12.答案:(1)0.56 0.96 (2)2.013.答案:①DCBA, ②0.1,③v5= ,④a=解析 ①略②时间T=nT0=5×0.02s=0.1s (n为相邻两个计数的间隔数);③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④取S’1=S1+S2+S3S’2=S4+S5+S6则:T’=3T就可用Δs’=aT’2求a14.答案: :(1)从右向左(2)0.19 0.037解析 (1)小车在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2)滴水周期T= s= s,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vA=×10-3 m/s=0.19 m/s,加速度a=×10-3 m/s2=0.037 m/s2.15.答案:(l)如图所示,(2)aAD=5m/s2,vAx=1.39m/s解析 (1)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描出个时刻的速度,连线时注意能连到同一直线上的点应用直尺连到直线上,明显不在同一直线点尽量用平滑曲线接;如图所示.(2)由图表可以看出:△x=CD﹣BC=BC﹣AB=5cm,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a==5m/s2,AK段的平均速度==1.39m/s【点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J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16.答案: (1)vA+Δt(2)52.1 16.3解析 (1)挡光片完全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vA+aΔt,又因为v=,解得v=vA+aΔt.(2)根据图像可知vA=52.1 cm/s,求得a=16.3 cm/s2.17.答案:(1)=-at+vt(写成x=-at2+vtt也可)(2)如图(3)2.0解析 (3)由x=vtt-at2,可得=vt-at,由此式可知加速度大小为图象斜率的2倍,a=2× m/s2≈2.0 m/s2答案:①0.02s ②2.5m/s ③a=.解析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c==2.5m/s.③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aT2均匀增大,有BC=AB+aT2,CD=BC+aT2=AB+2aT2,BD=2AB+3aT2所以a=.1《奇点衔接同步教材》新课程·新物理·新思维2.1实验:探究小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物体的运动通常比较复杂.在生活中,人们跳远助跑,水中嬉戏,驾车行驶,高山滑雪;在自然界里物体下落.鸽子飞翔、猎豹捕食、蜗牛爬行、蚂蚁搬家……这些运动都有速度的变化.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 怎样探索复杂运动的蕴涵的规律寻求一种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一般要从某个具体实例开始.这一节我们用打点记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看看小车的速度怎样随时间变化的理性物理A最复杂的事情,从最简单开始智慧人生』我的物理·我的人生1.实验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实验原理反①逐差法求加速度:△SS2S=SS=…=SS设②用隔差法求加速度,如计3a12③1图象法求加速度7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可用a求解加速度力和运动基础导学导练》实验:拶变化的规律规律的实验G为计数点数点间时间间隔为作原利用刻度尺已经测利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粗略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除打点以测速度外,还有哪些常用工具测瞬速(1)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判断该实验小组使用的刻度点一实验实验步骤图象,并由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例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在使打点计时器的过程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开始运动操作的顺序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在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变式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下实验步骤研究物体运动规律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根据图中的数算物仁再接通电源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将打点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绳拴在小细绳跨过定滑轮着适重的钩码平板一端抬高,轻推能在平板运动例中,若该同学打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纸将纸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共(1)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序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要点二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度(要求小数点后保留效数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3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所应的时刻0.200的坐标纸上,并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的速度o(cms62,0881.0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算出加速度图象,量出其倾角加速度实验数据象上相距较远的算出加速度分析小车的运动特点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的加速实验小组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参考答案.docx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卷版,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