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题型强化训练】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5-8节)填空题 专项突破(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章末题型强化训练】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5-8节)填空题 专项突破(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四章 5-8节填空题专项突破
一、熔化和凝固
1.(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 2020年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水冰转换”方案——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转换。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冰壶比赛,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在夏奥水上项目场馆举办冰上项目比赛。如图为我国冰壶运动员比赛场景,运动员推动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投掷线B点,之后投掷壶被推出,在冰道上沿着弧线BCD路径到达D点并撞击目标壶,两只冰壶偏离不同方向离开冰道。

“水冰转换”制冰系统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
(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从第________min开始凝固,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3.(2020八上·鄞州期末)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4.(2018八上·湖州月考)汽车发动机一般利用水的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汽化的防冻液。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如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百分比)。防冻液含量需适量,太多太少都不宜,人们所配制的混合液凝固点一般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即可。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1)若需知道防冻液的含量为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多高,如何利用表中数据来确定:____ ____ 。
(2)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_。
(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在下列四种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B.40%C.60%D.90%
(4)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汽化,水箱中的混合液总量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将________(增加/减小),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会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5.图中,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水却保持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而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却是 ℃
6.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制了这两种物化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其中图 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 。
7.小王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 50
根据实验数据可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二、液化与汽化
8.(2017·湖州竞赛)用稳定的热源给某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第5分钟的时间内吸热、放热大小情况是 Q吸热 Q放热(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大小关系是 C固 C液(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2018八上·丽水月考)今年丽水的梅雨季节,几乎连续一个月的降雨,瓯江水位上升,瓯江的水属于 (“纯净物”或“混合物”);降雨的物态变化属于 (“汽化”或“液化 ”)。
10.(2018七下·鄞州期末)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下图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 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 形成小水滴。
11.(2016八上·金华期中)对比填空,完成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项目/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汽化程度
温度特点
相同点

12.(2016八上·金华期中)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13.如图所示,A、B、C三只玻璃杯中盛有温度不同的水,室内气温为25℃。
(1)此时三只玻璃杯杯口的空气中含有水汽最多的是 。
( 2)分别用一块玻璃片靠近三只玻璃杯杯口,哪只杯子上方的玻璃片上水雾最多 。
14.问答题:
以下是小明到菜市场采购时的几个场景:
①她看到人用大力气剁排骨;②菜农正在用力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③老远就闻到“臭豆腐”发出浓浓的味 道,她有些馋了;④小商贩把萝卜切成片,摊开晾晒.
请你挑选上述2个场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1)解释场景:
(2)解释场景:
三、升华与凝华
15.(2029八上·宁波月考)小青同学在暑假期间去看了一场舞台剧,在剧中舞台上烟雾缴绕,是利用了一种物质干冰 (填写一种物态变化过程)的结果
16.(2016八上·金华期中)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
17.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陆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
18.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 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____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 ______。
19.(2020七上·嘉兴期末)近日,黑龙江漠河地区出现“冷到冒白烟”的现象(如图)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4.3摄氏度。“冷到冒白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为冰晶。
20.(2020七上·兰溪期中)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__形成“人工”雪。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2019七上·萧山期末)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请分析:
白气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请解释“白霜”形成的原因________。该过程中气球变大能说明________(选填A.分子能运动B.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某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的沙丘上覆盖着5~10厘米厚的积雪,然而过了大约20分钟,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材料二: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解释。
(1)材料一中的雪为什么不见了?___ _____。
(2)材料二中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小北看完材料后,联系生活,想到了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的________(填“外”或“内”)侧发生的________现象。
23.有霜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中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24.下年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8年同期最低,我市许多地方出现了冻雨、冰挂.如图所示是屋檐上结起的冰挂.冰挂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雨是过冷水滴(温度低于0℃)落到温度________ 0℃(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25.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其中⑤中的冰花是形成在窗户的________(填“外”或“内”)表面上.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26.请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露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
(2)冰变成水:________,________。
(3)霜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
(4)铁水变铁块:________,________。
(5)雾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
(6)碘变成碘蒸汽:________,________。
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7.(2021八上·西湖月考)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水在该过程中 (填“有”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只是 发生了变化。在水电解实验中,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8.(2021·温州模拟)瑞安陶山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 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蒸发浓缩→……,制糖的部分环节与下图的实验原理相同。
(1)在制蔗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2)上述制糖环节中与下图实验原理相同的是__ ___。
29.(2021七下·北仑期中)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
酒精是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30.(2020七上·浙江期末)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 ____。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 ___。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___ _____。
31.(2020七上·临海期末)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用作燃料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2)属于用途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3)酒精燃烧属于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一、熔化和凝固
1.【答案】 凝固
2.【答案】 (1)晶体;10;固(2)变多
3.【答案】 晶体;80
4.【答案】 (1)根据表中数据作出混合液的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然后利用图像读出75℃时的沸点(2)先降低后升高(3)B(4)增加;升高
5.【答案】 4℃;0
6.【答案】 丙;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松香没有
7.【答案】 晶体
二、液化与汽化
8.【答案】 大于;小于
9.【答案】 混合物;液化
10.【答案】 (1)蒸发(2)液化
11.【答案】 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缓慢;剧烈;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汽化;吸热
12.【答案】 液化;不变;会放热;内侧
13.【答案】 (1)C(2)C
14.【答案】 (1)场景①: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力的方向、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场景④小商贩把萝卜切成片,摊开晾晒﹣﹣当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情况相同时,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
三、升华与凝华
15.【答案】 升华
16.【答案】 升华;吸热;液化
17.【答案】 蒸发;凝华;吸
18.【答案】 (1)酒精灯及其火焰(2)碘粉和棉线
(3)锥形瓶底的固态碘粉变少,棉线上出现固态碘粉(4)升华和凝华
19.【答案】 放出;凝华
20.【答案】 凝华;凝固
21.【答案】 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气球一股面遇冷凝华;AB
22.【答案】 (1)雪升华变成水蒸气(2)水蒸气遇冷凝华;放出(3)内;凝华
23.【答案】 (1)水蒸气;凝华(2)空气湿润;气温在0 ℃以下(3)不能;没有做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出现霜的对比实验。
24.【答案】 凝固;低于;升华
25.【答案】 ③;④;内
26.【答案】 (1)液化;放热(2)熔化;吸热(3)凝华;放热(4)凝固;放热(5)液化;放热(6)升华;吸热
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7.【答案】 物理;没有;状态;化学
28.【答案】 (1)物理(2)分离渣汁
29.【答案】 ①②④;③
30.【答案】 (1)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合理即可)(2)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合理即可)
(3)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合理即可)
31.【答案】 (1)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可用作燃料、消毒剂(回答一点即可)(3)化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