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知识讲解1.文常《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2.作者与背景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原籍河北涿(zhuō) 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更是鼓励了无数的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集《病隙碎笔》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 1983、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史铁生21 岁时,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笔耕不辍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3.字词残疾焦躁不安憎恨(zēng)暴怒无常砸碎墙壁沉寂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捶打整宿(xǐu)翻来覆去唰唰啦啦憔悴(qiáo cuì)央求神色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豌豆仿膳踩扁敏感诀别淡雅深沉泼泼洒洒烂漫创伤(chuāng)4.词语解释(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4)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淡雅(yǎ)豌豆(wān)瘫痪(huàn)B.侍弄(sì)絮叨(xù)泼洒(sǎ)C.砸碎(zá)捶打(chuí)整宿(sù)D.憔悴(jiāo)仿膳(shàn)诀别(jué)【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解答】A.正确。B.有误,“侍弄”的“侍”应读作“shì”。C.有误,“整宿”的“宿”应读作“xiǔ”。D.有误,“憔悴”的“憔”应读作“qiáo”。故选:A。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脾气侍弄甜美憔悴B.敏感飘落墙璧艰难C.恢复热烈踩扁诀别D.砸碎高洁昏迷狠命【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解答】ACD.正确;B.有误,“墙璧”应为“墙壁”;故选:B。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说话啰唆)【分析】此题考查字词含义,解答此题,要结合平时积累,注意不写错别字。【解答】A解释正确;B项中“烂漫”是指菊花颜色鲜艳而美丽;C项解释正确;D项解释正确。故选:B。4.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扶危济困的,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分析】解答词语运用题,需要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少选项,降低难度。【解答】此题考查词语辨析及运用能力。应该结合语境来回答。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留意填空处前面的词语。“仁义”指仁爱正义;“侠义”指指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为人仗义,肯于助人,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等等;“情义”指人情与义理,指亲属、朋友、应有的感情;“忠义”指忠心和义气。结合语境,守土报国是忠心,因此选择“忠义”,选项B正确;治军安民符合“仁义”的特点;扶危济困正是侠义;同生共死是情义。故选:B。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长期遭受着病痛折磨,原本生龙活虎的他已经变得憔悴不堪。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D.天无绝人之路,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去解决。【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CD.使用正确;B.使用不正确,“翻来覆去”原指来回翻身,亦可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此处用来形容“妈妈在抽屉里找东西”不恰当。故选:B。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6.读准多音字。(1)一宿 xiǔ 星宿 xiù 住宿 sù (2)艰难 nán 难民 nàn 【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首先注意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词语标注正确的读音。【解答】答案:(1)xiǔ xiù sù(2)nán nàn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7.补写句子。母爱如一杯浓浓的香茶,干渴时给我们带来滋润;母爱如一轮火红的太阳,寒冷时给我们带来温暖;母爱如 一道美丽的彩虹 , 失落时给我们带来希望 ; 母爱如一盏明亮的路灯 , 黑暗时给我们带来光明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修辞手法。例句为“母爱如……(数量词+偏正短语),……时给我们带来……”的形式,并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解答】答案:示例:一道美丽的彩虹失落时给我们带来希望母爱如一盏明亮的路灯黑暗时给我们带来光明四.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8.阅读题。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顿足而泣。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是乃吾之过也。”【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杨振中 编写】(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日呱呱自鸣 日:白天B、旦夕喂之 旦:早晨C、爱甚 甚:特别D、儿亟逐之 逐:追赶(2)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B、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C、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D、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院子里树上的两只小喜鹊很活泼,每天鸣叫。B、小孩很喜欢喜鹊,说明他很有爱心。C、大喜鹊摔死了,小喜鹊被一个小孩捡到,带回家。D、小喜鹊被猫抓去,小孩没有追到,很伤心。(4)请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是乃吾之过也。【分析】参考译文:庭院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鹊巢,喜鹊抚养两个孩子,每天自己在树上呱呱地叫着。后来碰上狂风的时候,树枝折断了,巢穴摧毁了,两只小喜鹊掉在了地上。一个小孩看见了,非常高兴,把小鸟抱在怀里回了家,每天早晚,都在喂养它们,非常喜爱它们。它们稍稍长大了一点,能开始飞了。一只猫袭击过来,抓走小鸟就离开了,小孩急忙追赶它,没有追上,他边跺着脚边哭泣,说:“早知道这样,我就把你们放回林间,怎么会被猫吃掉呢?这是我的过错呀。”【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句意:每天自己在树上呱呱地叫着。日:名词做状语,每天。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后来碰上狂风的时候,树枝折断了,巢穴摧毁了,两只小喜鹊掉在了地上。据此断句为: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故选:B。(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根据“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可知,“大喜鹊摔死了”与文无据,无中生有。故选:C。(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过,过错;句意为:早知道这样,我就把你们放回林间,怎么会被猫吃掉呢?这是我的过错呀。答案:(1)A(2)B(3)C(4)早知道这样,我就把你们放回林间,怎么会被猫吃掉呢?这是我的过错呀。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9.课外文言文。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 管晏列传》【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吾始困时 贫困 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谋划 ③知时有利不利也 时机 ④吾尝三战三走 逃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②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结合选文说说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参考译文】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而我宁愿在牢中受到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我当初贫困时。困:贫困。②句意: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谋:谋划。③句意: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时:时机。④句意: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走:逃跑。(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尝,曾经。以,认为。句意: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②重点词:无耻,没有羞愧之心。羞,感到羞耻。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等语句中可知,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答案:(1)①贫困;②谋划;③时机;④逃跑。(2)①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②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3)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从文中管仲自述经商多分财利,谋事反而更糟,作官被逐,打仗逃跑,而鲍叔却不认为他贪、愚、不肖、怯和无耻,反而从囚禁中把他解放出来,并推荐给桓公,使之有机会一展才能可以看出。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0.填空。课文《秋天的怀念》围绕“我”与母亲主要讲了 “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 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 母亲央求“我”看花 、 母亲的临终嘱托 四个小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课堂学习的理解与记忆。【解答】答案:“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七.作文(共1小题)11.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前行,自然就有怀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以“怀念 儿时 的日子”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内容是对“日子”的限制。比如,怀念儿时的日子,怀念过去的日子,怀念有你的日子,怀念和你在一起的日子等等。本文写作的重点应放在“日子”上,表现的主旨应是“怀念”,表现自己对那段岁月的怀念之情。本文适合写人记事,从生活中取材,写出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文体选择】回忆性记叙文。【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我在那段时光里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解答】【例文】怀念儿时的日子当黑暗把最后一缕阳光吞没的时候,居民楼已成一片寂静,似乎连空气都已经进入了沉睡。连绵了几天的雨终于在此刻停止了,原本应该拥有月圆之夜的中秋之夜却因为这场“浩浩荡荡”的大雨吞噬得无影无踪。黑暗的阴霾仿佛嘲笑着即便在努力地活着却也无法逃出那些悲惨回忆的我。于是,为了不被嘲笑,我怀念起儿时那些幸福的日子﹣﹣小时候的中秋节,我好像是家里最忙碌的人,一会儿跑去爷爷家听爷爷讲故事,一会儿跑去姥姥家抢着吃月饼,一会儿又回到自己家抱着喜爱的娃娃们出门,仿佛我永远都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事情,窜上窜下,活像和调皮的猴子。小时候的下雪天,我会在睡梦中被雪姑娘唤醒,大清早就在家里吵闹着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雪,然后,整个公园中都回荡着我的声音。在鸽舍旁,响彻着我被鸽子啄食时搔痒出的笑声;在猴山旁,能听到我与猴群逗笑的嬉戏声。在我兴奋的同时,爸爸忙着顾及我的安全,妈妈忙着给我拍照,用来记录我成长的足迹,当我玩累时,时而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时而让爸爸妈妈双手架着我,双脚腾空,作“空中漫步”状。这些幸福的日子,恍如隔世,一如岁月变换,景物重叠。小时候的家,格外温馨,没有争吵与冷战,更没有为了自己的名誉而互相诋毁的叫骂声、打斗声。每当周末的时候,爸爸会带我去吃大餐,会给我买很多好看的书,不仅如此,爸爸还会在空闲的时候陪我在家玩耍、嬉戏,会带我放烟花,一家三口在夜晚看着绝美的烟火在天空中肆无忌惮地绽放着。怀念小时候的日子,怀念成灾,就如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根系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攀附在上面生根发芽直至结出令人无法无视的果实。专题0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知识讲解1.文常《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2.作者与背景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原籍河北涿(zhuō) 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更是鼓励了无数的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集《病隙碎笔》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 1983、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史铁生21 岁时,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笔耕不辍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3.字词残疾焦躁不安憎恨(zēng)暴怒无常砸碎墙壁沉寂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捶打整宿(xǐu)翻来覆去唰唰啦啦憔悴(qiáo cuì)央求神色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豌豆仿膳踩扁敏感诀别淡雅深沉泼泼洒洒烂漫创伤(chuāng)4.词语解释(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4)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淡雅(yǎ)豌豆(wān)瘫痪(huàn)B.侍弄(sì)絮叨(xù)泼洒(sǎ)C.砸碎(zá)捶打(chuí)整宿(sù)D.憔悴(jiāo)仿膳(shàn)诀别(jué)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脾气侍弄甜美憔悴B.敏感飘落墙璧艰难C.恢复热烈踩扁诀别D.砸碎高洁昏迷狠命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说话啰唆)4.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扶危济困的,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长期遭受着病痛折磨,原本生龙活虎的他已经变得憔悴不堪。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D.天无绝人之路,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去解决。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6.读准多音字。(1)一宿 星宿 住宿 (2)艰难 难民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7.补写句子。母爱如一杯浓浓的香茶,干渴时给我们带来滋润;母爱如一轮火红的太阳,寒冷时给我们带来温暖;母爱如 , ; , 。四.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8.阅读题。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顿足而泣。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是乃吾之过也。”【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杨振中 编写】(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日呱呱自鸣 日:白天B、旦夕喂之 旦:早晨C、爱甚 甚:特别D、儿亟逐之 逐:追赶(2)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B、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C、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D、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院子里树上的两只小喜鹊很活泼,每天鸣叫。B、小孩很喜欢喜鹊,说明他很有爱心。C、大喜鹊摔死了,小喜鹊被一个小孩捡到,带回家。D、小喜鹊被猫抓去,小孩没有追到,很伤心。(4)请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是乃吾之过也。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9.课外文言文。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 管晏列传》【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吾始困时 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③知时有利不利也 ④吾尝三战三走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②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结合选文说说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0.填空。课文《秋天的怀念》围绕“我”与母亲主要讲了 、 、 、 四个小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七.作文(共1小题)11.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前行,自然就有怀念。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以“怀念 的日子”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原卷版).docx 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