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铭 记历 史目录一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二 文学艺术的成就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3.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目录与教学目标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那么,与聂耳同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哪些?他们在近代中国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曾作过哪些努力?我们应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的内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导入新课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的发展(1)新式教育的开端时期 实施者 成果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 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 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时期 清政府 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原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徽创办新式学校北大名人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陈独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茅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马寅初:(2)科举制的废除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过 程① 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②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时间、标志?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大加赞叹道:“科举制度的废除,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其意义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3)新式教育的发展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新式报刊的创办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天津《大公报》上海《新闻报》延安《解放日报》视频:一分钟读懂大公报民国时期著名的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这么多新式报刊,如何刊印发行呢?影响: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①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2)出版机构②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③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出版的书籍生活书店③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1937年成立于延安,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二、文学艺术成就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作者 作品 作者 作品鲁迅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老舍 《骆驼祥子》郭沫若 《女神》 徐悲鸿 《愚公移山》茅盾 《子夜》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曹禺 《雷雨》 洗星海 《黄河大合唱》巴金 《家》1.文艺成就2.典型代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的《狂人日记》谈谈你对这段话含义的理解《新青年》上发表鲁迅的《狂人日记》材料研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的这段话揭示了封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虚伪的面具。《新青年》上发表鲁迅的《狂人日记》材料研读(1)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3. 进步画家齐白石的虾知识拓展 保持民族气节的艺术老人——齐白石齐白石是木匠出身的民间画师,经过辛勤努力,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国画艺术大师。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他在大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尽管如此,日伪汉奸仍不断前去骚扰。齐白石在大门上贴上“停止卖画”,表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民族气节,愤怒的日伪汉奸没收了他的存款,扰乱他的画室。但齐白石没有被吓倒。他借画抒发自己的苦闷与义愤。他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他又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齐白石作品《虾》(2)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六骏图》田横五百士(1)聂耳: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4. 进步音乐家聂耳(1912-1935)(2)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冼星海(1905年-1945年)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人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5. 解放区的优秀文艺作品1942年,毛泽东同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代表人物及作品赵树理(1906年—1970年),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1904年-1986年),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到达陕北,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周立波(1908年-1979年)。湖南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抗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后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为读者所喜爱。大型歌剧《白毛女》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6. 照相和电影事业的成就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照相机慈禧太后画像及照片(1)电影的传入: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无声电影。(2)电影拍摄: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电影事业的成就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3)电影明星、经典名片: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赵丹周璇1934年首映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的影片,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影片讲述的渔民小猫,小猴家庭破产、流浪和死亡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中华儿女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终于摆脱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而这离不开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奋斗,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步履不停,奋斗不止。结束语报刊:《申报》《大公报》《新青年》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教育: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校的兴办绘画:齐白石、徐悲鸿文学: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出版: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歌曲:聂耳、冼星海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课堂小结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谢谢观看铭 记历 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2、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难点】教学重点: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教学难点: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那么,与聂耳同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哪些?他们在近代中国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曾作过哪些努力?我们应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的内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二、新课讲解模块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的发展(1)新式教育的开端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图片: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原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 改名为北京大学。北大名人陈独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茅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马寅初: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2)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时间、标志?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过 程① 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②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3)新式教育的发展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大加赞叹道:“科举制度的废除,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其意义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新式报刊的创办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天津《大公报》、上海《新闻报》、延安《解放日报》视频:一分钟读懂大公报民国时期著名的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影响: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么多新式报刊,如何刊印发行呢?(2)出版机构①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②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③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③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1937年成立于延安,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模块二、文学艺术成就1.文艺成就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2.典型代表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材料研读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的《狂人日记》谈谈你对这段话含义的理解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的这段话揭示了封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虚伪的面具。3. 进步画家(1)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知识拓展 保持民族气节的艺术老人——齐白石齐白石是木匠出身的民间画师,经过辛勤努力,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国画艺术大师。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他在大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尽管如此,日伪汉奸仍不断前去骚扰。齐白石在大门上贴上“停止卖画”,表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民族气节,愤怒的日伪汉奸没收了他的存款,扰乱他的画室。但齐白石没有被吓倒。他借画抒发自己的苦闷与义愤。他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他又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2)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图片:田横五百士、《六骏图》4. 进步音乐家(1)聂耳: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5. 解放区的优秀文艺作品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人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图片:1942年,毛泽东同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代表人物及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赵树理(1906年—1970年),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1904年-1986年),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到达陕北,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周立波(1908年-1979年)。湖南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抗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后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为读者所喜爱。大型歌剧《白毛女》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6. 照相和电影事业的成就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就(1)电影的传入: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无声电影。(2)电影拍摄: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3)电影明星、经典名片: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渔光曲:1934年首映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的影片,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影片讲述的渔民小猫,小猴家庭破产、流浪和死亡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结束语中华儿女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终于摆脱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而这离不开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奋斗,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步履不停,奋斗不止。三、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分钟读懂大公报.mp4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docx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