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参与民主生活
知识点来源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所属章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设计思路 在这一课,学生需要了解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存在误区,认为参与民主生活离自己很遥远。“学校就是一个社会”,学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小缩影。所以在教授“行使民主权利”这一点时,选取学生们熟悉的校园生活进行设计,包括“班干部的选举”、“班级事务的决策”、“对班干部的监管”等校园生活常见的场景。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形式。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所学民主知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途径主动参与民主生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积极主动参与民主生活,培育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三个途径。 依据:学习民主知识、了解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利于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难点 民主决策的四种形式。 依据:初三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经验,在理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提问:你觉得你所在班级是一个民主的班级吗? 学生分享感受 二、教授新课 1.民主选举 情景设置:你所在班级选举班长,你觉得哪种选举方式更为合理呢? 学生分享:班主任根据学生表现自行选出合适的人、全班投票选举、班上同学轮流担任等形式。 教师总结:民主选举时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选举形式。 2.民主决策 情景设置:班级要制定班规,你觉得应该让哪些人来参与决策? 学生分享:班上所有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教师总结: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3.民主监督 情景设置:你如果发现某同学和纪律委员关系很好,就不记录他的违纪情况。如果你看到,你会怎么做? 学生分享:告知老师、制止该行为等。 教师总结:公民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三、课后探究 请你列举一个你参与民主生活的例子和同学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