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1 电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的作用、提供装置,正确说出电压的单位,并能进行电压单位换算。2.了解实验室测量电压的工具,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学习、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活动—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2.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学生通过使用实验室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电压的作用和提供装置。难点:能正确使用实验室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使用器材水果、导线、发光二极管、学生用电压表、小灯泡、开关、干电池、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问题引入: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桌上的物品,请根据下图所示方法将1~3水果连入电路,观察二极管发光情况。问题:我们观察到二极管发光,即有电流通过二极管,那么是什么在这个电路中充当电源来使二极管持续发光的?结论: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它为二极管提供了“电压”,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起来,形成电流,从而二极管发光。问题: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动物也有发电的本领,像上图的电鳐,可以说是“水中的发电机”,它是怎样捕食的?介绍:电鳐的身体装备有特殊的“电棍”,它的身体的六分之一是由变形的肌肉组成,就像许多微型的电池,电池的总电压足以让其他水中的动物昏厥,电鳐攻击其他鱼类时就是使用这种能放电的秘密武器。2、探究新知(一)电压(U)1.作用: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单位:(1)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2)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1 kV=103 V 1 mV=10-3 V科学家伏打的简介:他发明了伏打电堆,这是历史上的神奇发明之一。最伟大的成就是在他达到相当高龄(五十五岁)时得到的。1801年他去巴黎,在法国科学院表演了他的实验,当时拿破仑也在场,他立即下令授予伏打一枚特制金质奖章和一份养老金,于是伏打成为拿破仑的被保护人,但他对政治毫不关心,只专心于他的研究。(二)电压表:1.作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2.三接线柱两量程的电压表: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调: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2)认: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探究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电压表,填写下表。(3)连:①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③“试触”,选择适当的量程。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可以用导线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相当于测电源电压。(4)读:①明确量程。 ②确定分度值。 ③接通电路,读数。注意:读数时,表针的位置离哪条刻度线近,就按哪条刻度线算。探究活动3: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练习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3、巩固练习1. 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是______V;一块手机电池电压______V。2. 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V。在下图中,上端为干电池的______极(选填“正”或“负”)。语言复读机工作时需要6 V的电源,这可以由______节干电池________而成。3. 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正确的电路图是( )4、课堂小结(一)基本知识1.电压:作用、提供装置、单位2.测量工具——电压表: 作用、正确使用方法(二)基本技能: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压。(三)基本方法:观察法、对比法§16~1 电压一、电压(U)1.作用: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单位:(1)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 ,符号V(2)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二、电压表1.作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2.三接线柱两量程的电压表。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调、认、连、读。321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