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
本课的考点:
一、人生价值
1.价值
(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哲学上的价值不同于经济上的价值。(一定意义上,类似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物的价值是单方面,即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但人的价值是两方面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也叫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也叫索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3)对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①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事业的贡献。②人的贡献可以是对某人或某个团体的贡献,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
②作用 :驱动、制约和导向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举例】拜金主义-金钱至上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我们总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
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成功;反之就会遭遇失败。
【举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金钱至上会导致:卖地沟油,贩毒、贩卖人口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义利观、生死观、幸福观、家庭观、恋爱观。
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正确的、积极的、进取的、崇高的价值观能够引领人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而错误的、消极的、自私自利的、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则容易让人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潭。
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 价值判断是指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竞争与友情、关爱与惩罚、传统与时尚)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即使都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也不同。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人们对事物认识角度的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2)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价值冲突与价值评价的标准)
①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②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③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④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价值的实现方式
(1)在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
①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自身的价值越大,幸福感越强。)
②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③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概念】何谓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的经历和受教育的条件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个人的独特性。它包括气质、性格、意志、智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性、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3)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
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
(2)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作贡献。
思维拓展:
1.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不能认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但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否,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是否自觉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②外延不同:价值包括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人生价值仅仅包括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2)联系:人生价值是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4.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范畴不同。在三者中,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统率意义。
(2)联系。
①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变化,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的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
③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的。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实战演练:
1.《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先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思想反映了
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③世界上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④事物的客观联系有时受到人的意志的支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像 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 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 动,再劳动。”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A.人既是价值享受者,也是价值创造者
B.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D.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3.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 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 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 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材料中“全 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4.山东寿光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坚信“一人富了不 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他利用自行研制的 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 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 路。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
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C.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5.下列古训名言与右边漫画启示的人生哲理
相一致的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C.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
D.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与价值评价的标准
价值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