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石八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生物试卷地理50分 生物50分一、选择题:1-25题为地理试题,26-50题为生物试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用2B涂黑。26.当海葵的触手碰到猎物时,触手上的( )释放出刺丝和毒液,将猎物麻醉或杀死,然后通过触手将猎物移入口中。A.刺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肌肉细胞27.下列叙述中,不是水螅特点的是( )A.身体几乎透明 B.长约1厘米 C.口周围有5~12条触手 D.身体两侧对称28.下列选项中,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 B.海月水母 C.珊瑚礁 D.海蜇29.选出符合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特征的选项 ( )A.有刺细胞 B.没有肛门C.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 D.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30.预防蛔虫病要做到 ①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②蔬菜、水果要洗净 ③饭前便后要洗手 ④要管理好粪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特征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B.消化器官结构简单C.生殖器官发达 D.体表有角质层32.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由于( )A.觅食需要 B.呼吸需要 C.吸收阳光 D.吸收水分33.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葵 B.海蜇 C.乌贼 D.毛毛虫34.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的动物是( )A.河蚌 B.螠蛏 C.田螺 D.钉螺35.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B.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C.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36.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带鱼 C.墨鱼 D.鱿鱼37.下列叙述中,属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C.体温不恒定 D.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38.鲫鱼向前游泳,主要依靠身体的( )A.胸鳍和腹鳍 B.所有鳍 C.尾鳍 D.尾部和躯干部39.青蛙成体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它的呼吸方式是( )A.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鳃和肺双重呼吸C.肺呼吸 D.鳃呼吸、肺辅助呼吸4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D.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41.下面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⑥42.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43.很多古诗词极其形象的描述了动物的行为,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44.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生长素 B.声音 C.动作 D.气味45.蜜蜂、白蚁、猴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A.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C.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 A、B、C都是46.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为“首领”D.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47.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 ①水分 ②适宜的温度 ③光 ④有机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8.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防止污染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49.细菌细胞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的(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区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D.细胞膜、细胞质50.一般地,细菌的休眠体、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分别是( )A.孢子、营养生殖、自养 B.孢子、孢子生殖、异养C.芽孢、出芽生殖、自养 D.芽孢、分裂生殖、异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7个小题,共计50分。51-54题为生物试题,55-57题为地理试题。51.(7分)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 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上图五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有 (填字母)。(2)C的幼体生活在 中,呼吸器官是 。(3)D的身体呈_______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上图五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有 (填字母)。(4)与D相比,E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52.(7分)完成下面的表格,并问答问题。动物名称 蝗虫 七星瓢虫 蜘蛛 蜈蚣 虾体表是否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A身体是否分节,不同体节有无差别 分节,有差异 分节,有差异 分节,有差异 分节,有差异 分节,有差异有无触角,触角是否分节 有,分节 有,分节 无 有,分节 有,分节有无翅 有 有 无 无 无有几对足,足是否分节 B 3对,分节 4对,分节 多对,分节 5对,分节⑴上表中,A处填 ,B处填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2)当上肢做屈肘动作时,a、b两块肌肉中 (填字母)处于收缩状态;a指示的骨骼肌是 ,它是由肌腹和 两部分组成。(3)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 和肌肉组成的。(4)当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53.(6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的天敌是麻雀、青蛙,蛇吃青蛙,如果人们随意捕杀麻雀、青蛙、蛇,就容易引发蝗灾,这说明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 的关系。(2)动物作为 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如上图所示。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3)植物依靠动物 ,使它们能顺利地繁殖后代;植物依靠动物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54.(5分)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请说明理由。答:八中教育集团八(上)期中生物答案26—30 ADCBA 31—35 ABCDB36—40 BCDAC 41—45 CDCAD46—50 DCCBD51.(1)脊柱;ACDE (2) 水;鳃 (3)流线;DE (4)胎生哺乳52.(1)较硬; 3对,分节(2) a 肱二头肌 肌腱 (3)关节 (4)神经53.(1)生态平衡 相互制约 (2)消费(者) 物质循环(3)传粉;传播种子54.答: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1分),理由:生来就有的(1分)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学习行为(1分),理由: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1分),由生活经验和学习(1分)而获得的行为。(答案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