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1.1.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或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2.是光源的物体有太阳光、星光、萤火虫、烛光、发光鱼、激光、火光等等。不是光源的物体有:人眼看到的物体、汽车后视镜、月光等等。3.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观察红苹果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看见物体的。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4.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1.2.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2.光的传播实验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不同的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2.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直接照射眼睛。3.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4.光照射烟雾的探索:进一步说明光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不透明物体的阻碍。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时,能透过这些透明物体,比如玻璃;遇到半透明物体时,能部分透过,比如纸巾;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光不能透过。2.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举例:①水中筷子“断了”,②海市蜃楼,③插鱼时往鱼的下部插,④池水“变浅”,⑤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比实际位置高,⑥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铅笔像折断一样,⑦从方形鱼缸棱角处观察金鱼有两条。1.5.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2.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现白光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的光。3.通过制作彩色轮活动,懂得色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混合成白光。4.三棱镜的特点:三棱镜是透明的玻璃体,具有三条棱,横截面是三角形。5.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折射现象的一种表现。6.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7.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结论: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三棱镜能够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白光分解成色光。1.6.光的反射现象1.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2.光的反射规律:1.入射光和反射光在同一平面,2.入射光和反射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3.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光的反射示意图:4.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月地距离。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无法用尺子测量的难题。当美国宇航于1969年和1971年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月球上安置了几面特殊的镜子(激光反射器)。地球上的科学家向镜子发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路线返回。科学家测量了光反射回地面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5.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例子:①汽车的后视镜。②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是用回归反光膜制成。③手电筒里的反射镜是运用曲面对光的不同反射将从小灯泡发出的光反射后沿直线射出的。④医生用的额镜。1.7.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的结构潜望镜中有同一方向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代表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视野。2.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体的光线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的情况并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并且都与水平方向呈45度夹角,外面的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让我们从下面看到了上面的景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