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联考八年级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行列。图为“中国主要海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 由图可知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南向北依次是(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C. 渤海、东海、黄海、南海D. 南海、黄海、东海、渤海2. 既与我国陆地接壤,又海域相连的国家是( )A. 朝鲜和日本B. 韩国和菲律宾C. 朝鲜和越南D. 越南和马来西亚读“仫佬族主要聚居地图”,“仫佬族传统民居图”,完成3-5题。3. 仫佬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 南宁 B. 西宁 C. 济宁 D. 广州4. 仫佬族传统民居主要是适应当地气候而建,有关图中民居与当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墙厚窗小是为了适应当地多风沙的特点 ②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③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尖尖的屋顶有利于排水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5. 假如到图中的桂林去旅游,最有可能看到当地的风俗活动是( )A. B. C. D.6.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B.①大兴安岭 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尔泰山脉C.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D.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山脉 ④横断山脉读图中国地势剖面图,完成7-8题。7. 读图可知( )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山地为主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 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D. 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中,高原面积较小8. 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A.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B. 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C. 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D. 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发展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据此读图,完成9-10题。9.《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②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0.《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位于图的(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某年11月,我国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越冬专列”火车。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火车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好风光。读图,完成11-12题。11. 游客们从哈尔滨到海南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经历我国的温度带是( )A.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B.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C.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D. 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12. 有关这次“慢旅行”中游客们从哈尔滨到三亚沿途所见到的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 哈尔滨到处绿树葱葱 B. 北京炎热难耐,穿短裤C. 南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三亚椰树婆娑,鲜花盛开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13-15题。13.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 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14.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15.“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一月0℃等温线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回答16-17题。16.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B.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C.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17.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B.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C.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D.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读长江水系图,完成18-19题。18. 关于图中地理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③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湘江B. D城市是长江下游最大城市——上海C. C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D.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黄海19. ⑦附近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干旱 B. 水土流失 C. 洪涝灾害 D. 冰冻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根据资料完成20-22题。20.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1.“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壳变动 B.过度开垦 C.围河造田 D.水土流失22.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C.在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23-24题。23.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24.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干热岩是一种可循环利用,不排放废水、废物、废气的地热能源,其利用潜力巨大的地方一般分布在板块边缘,青藏高原南部占我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储量的1/5,开发前景广阔。下图为世界局部板块图。读图,完成25-26题。25.干热岩 ( A )A.是清洁能源B.是不可再生资源C.属于气候资源D.已大规模开发利用26.我国干热岩储量最大的地区位于 ( D )A.① B.② C.③ D.④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南丰北缺,东多西少D.北方多,南方少28.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29-30题。29.②盐场是 ( )A.长芦盐场 B.淮北盐场 C.布袋盐场 D.莺歌海盐场30.②盐场位于我国南方,降水多,却成为我国重要盐场,原因是 ( )①雨季短 ②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③春末夏初,气温高,降水少 ④纬度低,气温高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图1“长江流域”和图2“长江干流纵剖面”材料二 河流一般会按照干流地理条件和水文特征差异划分上、中、下游,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分别是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材料三 2018年长江部分水文站水情统计图。(1) 长江上游发源地在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上游落差超过6 000米,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形以 (地形类型)为主, 水流平缓,是著名的“渔米之乡”。(6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为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4分)(3)从长江部分水文站流量数据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流量大,有利于 (河流开发方向)试从自然(地形、气候)和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经济状况)方面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10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材料二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作为我国能源工业基地的山西省,十年九旱,煤多水少。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太原、大同等城市,缺水更为严重,有些工矿企业由于缺水不能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停产。华北平原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的河北省,因为缺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受到限制。北京主要的水源地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蓄水量均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也越来越深。(1)图甲中,土地类型③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地区 、 地区。(8分)(2)土地类型④为 ,该类型与图乙中的 区分布吻合。(4分)(3)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人均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2分) (4)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哪些 (6分)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联考八年级地理答案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A C B A B A B C B D B A D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C C C D C A C A D C B C B31.【答案】(1)一 水能 平原 (6分)(2)①提供灌溉水源, ②塑造平原, ③带来肥沃的土壤等(答对任意2点得4分)(3)航运 (2分)自然: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多,径流量大②江阔水深,流速平缓③无结冰期,可四季通航,通航时间长。④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支流多,流域面积广)社会经济:①流域内人口密度较大,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对水运的需求量大。②东西运输大动脉 ③水陆联运,辐射范围广 (答对任意4点得8分)32.【答案】(1)林地 东北 西南 东南 (8分)(2)草地 半干旱(4分)(3)人口多(2分)(4)①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②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③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④加大措施,减少水污染;⑤植树种草,保持水土;⑥海水淡化等(答对任意3点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