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四节的内容。在内容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课也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一节内容。新课标强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本课对帮助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以及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都具有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能够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结合我国地形、气候知识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四、【教学重难点】(教 学流程教师活动学会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电影《惊天动地》地震片段观看影片插入多媒体视频,通过观看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地震的破坏力新课一、相识——识类型展示几张图片,指出哪些是自然灾害?分析自然灾害具备哪些条件? 如下图:学生观察分析,指图回答哪些是自然灾害?并归纳自然灾害具备 哪些条件?(自然环境发生异变,并对人产生不利影 响)通过读图观察,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和成因。五、【教学过程】展示几个案例,判断这些现象是不是自然灾害? 冰雹砸烂了田地里的西瓜。 化工厂废水泄露,污染水田。 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大风吹落广告牌,砸坏汽车。 学生根据归纳的自然灾害定义,判断这些是否是自然灾害 通过对现象的判断, 认识自然灾害, 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课 堂游戏 展示分类活动游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 利用希沃白板动画手段,设置游戏环节, 使学生在游戏中总结自然灾害的类型,在玩中学。小结 教师小结归纳,展示 2020 年巢湖洪涝灾害 加深对自然灾害类型的理解新课 二、相知——知分布分 组 活动 “你言我语论灾害” 分气象专家组和地质专家组探究其分布和成因。 学生结合地图与资料, 在图中画出我国主要 自然灾害的分布并分析其成因。( 5 分钟)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两组派代表发言展示, 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 增强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小结 教师评价、归纳、总结关 联 分析 展示我国 2018 年主要自然灾害发生地区。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 灾难来临时会自救是必要的。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之间联系性的能力。提问:2018 年我国多地都发生了自然灾害!这又说明了什么 ? “祸不单行?” 同一时间,往往有很 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地区,不仅会出 现多种自然灾害,而 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过渡 展示:郯庐断裂带 自然灾害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看图,了解合肥的位置,在断裂带上新课 学 生活动 三、相遇——会自救“七嘴八舌谈自救” 学生读图总结,国家的防灾减灾措施 再看到国家防灾减灾所做的努力的同时, 想到生活中遇到自然 灾害应该怎么做。 各抒己见, 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增进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情感,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合作意识。遥感卫星监测灾害 观察台风前进的遥感影像图 利用遥感影像图,动态反映台风前进路径, 感受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理解国家防灾减灾措施的必要性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感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培养民族自豪感。及时调动救灾人员过渡 师:当灾难发生时,我们要学会自救……展示图片:科学避震,寻找“活命三角区” 利用希沃白板展示“活命三角区”; 思考生活中地震发生时真确的逃生、躲避方法 图片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做标记, 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逃生知识。在灾难发生时, 拥有自救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学习是一种能力, 学习知识只是过程。展示图片:躲避泥石流 观看动态箭头指向: 思考在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向小结 播放《银河补习班》短片,一位父亲在洪灾中教儿子自救的片段 当洪灾来临的时候,孩子知道爸爸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没有继续喊,他没 有选择等待救援,而是选择了自救。升华 人生的选项不仅有ABCD,当灾害来临时我们能不能跳出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想到还有 EFG,甚至还有 XYZ。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加是特殊情境下所具有的能力与技能,甚至是面对人生的一种情感,一种态度,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学习, 这样的我们在灾难来临时,才能从容自救,面对风雨人生,才能茁长成长。六、【作业布置】课后请大家搜集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有哪些自救方式?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