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历 史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27.(14分)(1)(6分)(2)(2分)(3)(2分)(4)(4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8.(15分)(1)(3分)(2)(5分)(3)(4分)(4)(3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A][B][C][D] 06.[A][B][C][D] 11.[A][B][C][D]2.[A][B][C][D] 07.[A][B][C][D] 12.[A][B][C][D]3.[A][B][C][D] 08.[A][B][C][D] 13.[A][B][C][D]4.[A][B][C][D] 9.[A][B][C][D] 14.[A][B][C][D]5.[A][B][C][D] 10.[A][B][C][D] 15.[A][B][C][D]16.[A][B][C][D] 21.[A][B][C][D] 017.[A][B][C][D] 22.[A][B][C][D] 018.[A][B][C][D] 23.[A][B][C][D] 019.[A][B][C][D] 24.[A][B][C][D] 020.[A][B][C][D] 25.[A][B][C][D] 018.[A][B][C][D] 019.[A][B][C][D]20.[A][B][C][D] 019.[A][B][C][D]20.[A][B][C][D] 019.[A][B][C][D]20.[A][B][C][D] 019.[A][B][C][D]20.[A][B][C][D] 018.[A][B][C][D] 019.[A][B][C][D]20.[A][B][C][D] 017.[A][B][C][D] 018.[A][B][C][D] 019.[A][B][C][D]20.[A][B][C][D]26.(6分)(1)(1分)(2)(1分)(3)(3分)(4)(1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2 页 (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上海2021年人教统编版历史九年级期末仿真模拟卷满分:(60) 考试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25题 满分25分)1.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B.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C.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D.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2.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A.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B.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四大文明古国都地处大河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A.交通比较便利 B.战略地位重要C.适宜农耕生产 D.适宜发展商业4.“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5.锡耶纳是意大利中世纪重要的商业城市,12世纪当地居民建立了自治政体;13世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活跃。但由于缺乏水源,没有优良港口,手工业发展缀慢等原因,锡耶纳逐渐衰落。结合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优良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唯一原因B.锡耶纳市民拥有城市自治权C.锡耶纳手工业发展一直繁荣D.意大利中世纪城市还有巴黎、佛罗伦萨等6.绘画在中世纪被认为是“机械”技艺,人们将画家和工匠联系在一起。后来,一位画家评价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人们并不尊崇伟大君主的名望,只把画家称作神圣的人。这里画家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 B.人文主义流行C.大学的兴起 D.启蒙思想传播7.15世纪,蓝色海洋的奥秘诱惑着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诱惑着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B.欧洲人对地球的进一步理解C.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D.《马可 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8.如图以正在拆除的巴士底狱为背景,画面中央一位城市平民手上牵着一只被驯服的狮子——象征国王路易十六,还操纵着两个木偶﹣﹣教士和贵族。此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法国废除君主制C.路易十六被处死 D.雅各宾派的统治9.“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下列选项中,属于19世纪日本向西方世界“借用的东西”的是( )A.儒家思想 B.武士道精神 C.中央集权 D.近代经济10.马克思墓碑上刻着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改变世界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C.《物种起源》 D.《人权宣言》11.“我们最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罗斯福就职演说这段话,体现新政哪一措施?(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12.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国家工业复兴法》13.1871年的“3 18”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材料评价的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击败反法联盟C.建立第一国际 D.巴黎公社运动14.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推行“玉米运动”1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列符合这一主题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卡德纳斯﹣﹣华夫脱运动C.扎格鲁尔﹣﹣墨西哥改革 D.玻利瓦尔﹣拉美独立运动 16.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雅尔塔会议召开③华盛顿会议召开 ④联合国正式成立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17.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作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的激化C.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D.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要重新瓜分世界 18. 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初步实现了农业集体化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19. 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0. 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写的简直好极了”,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 )A.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B.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C.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 D.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21. 杨吉同学学习了世界历史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列表整理。依据整理的内容,表中可以填写( )时间 主题 史实举例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中期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应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①罗斯福新政 ②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 ③苏联“一五”、“二五”计划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22. 两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在战后蓬勃发展。下列有关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代表人物是章西女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是甘地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尊称为“南美的解放者”C.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D.万隆会议1955年召开,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23. 下列各项内容来自于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个学习资源包。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①论文:《彼得一世改革》②图片:《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③地图:《美国内战》④视频:《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A.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一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24.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在20 世纪初,欧洲国家却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建立了两大军事集团,随时准备发动一场掠夺性的、破坏和平的战争。选出一个与另外三个是不同集团的国家(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25. 在世纪的国际政治风云中,有几次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会议: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其中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 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3题 ,共计35分 )26.(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材料二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1分)(2)材料一中提到的的“途径、方法”指的是什么?(1分)(3)哪一事件引发了材料二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机,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3分)(4)终上所述,列宁和罗斯福的改革有何共同积极作用?(1分)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犯下了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法西斯暴行罄竹难书、惨无人道,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材料二美、英、苏三大国领袖同意,在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大约为5000万左右。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1)读材料一,请再写出德国法西斯所犯下的暴行两例。(6分)(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重要转折点的事件各是什么?(2分)(3)材料二中的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达成的?这次会议还决定成立哪一个国际组织?(2分)(4)根据材料三,请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看法。(4分)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 ,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 ,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 ,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1)材料一的示意图反映了什么事件?(2分)从示意图可以看出这一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3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试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原因? (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资本主义大国崛起的一般途径?(答出2点即可)(3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25题 满分25分)1C 2C 3C 4B 5B 6B 7A 8A 9D 10A 11D 12A 13D 14.B 15A 16A 17D 18C 19C 20D 21A 22A 23B 24D 25A非选择题(共35分)26、(6分)(1)面临危机。(或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意思相近即可)(1分)(2)新经济政策(1分)(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分)(4)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27、(14分)(1)“国会纵火案”;(1分)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3分)焚毁进步书籍;(1分)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1分)(2)德国突袭波兰;斯大林格勒战役.(2分)(3)雅尔塔会议;联合国(2分)(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以史为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面向未来,珍爱和平。(意思相近即可,)(4分)28、(15分)(1)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特点:长期性和曲折性(2分)(2)说明:俄国经济迅速发展。(1分)原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使赎买,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 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意思相近即可) (4分)(3)原因: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4分)(4)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行科技革命发展本国经济;对外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等。(答出2点即可)(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海2021年人教统编版历史九年级期末仿真模拟卷2(1).doc 答题卡(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