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3课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模式】 “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2.指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学习重点】 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 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 具】 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寒冷;夏季到来时,天气又变得十分炎热。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别呢?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气温分布状况”这一课时:(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一、气温分布
[自主学习一]
1.读课本P30图2.5“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16℃、8℃、O℃、一8℃、一16℃、一24℃、一32℃等温线的分布,并描画O℃等温线:
(1) O℃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____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延伸到_____________一线;
冬季等温线大致与 ________平行,说明冬季气温分布受_______影响较大。
(2)我们家乡1月平均气温约____ ℃。
(3)我国1月南北温差大致在______ ℃以上。
(4)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____ 向____ 降低,南北___ 很大。
2.读课本P31图2.6“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除青藏高原等地外)的最低和最高的区域,并计算出温差。
最高气温____ ℃,最低气温_____℃。温差 _____ ℃。
(2)观察我们家乡7月平均气温大致约____℃。
(3)总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普遍_____。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________ 高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承转: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热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请同学们回想一下:
划分地球五带的依据是什么?我国主要位于哪个带?
(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来划分的,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过渡: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呢?
[自主学习二]
3.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本P32图2.7“中国的温度带”,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________、参照自然景观和农作物分布情况,我们把全国分为______带、______ 带、______带、______带、______带和_______高原区。
(2)我们家乡处于_______带,东北平原处于______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_______带。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重点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热带位于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青藏高原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 合作探究 ]:
阅读下面补充的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农作物。如,暖温带内适合种植冬小麦玉米等, 而在亚热带、热带适合种植水稻。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小组合作展开活动,教师进入各小组现场指导,最后选一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据学生回答予以肯定、表扬鼓励及指正,并适当给以必要的补充。)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据板书系统全课知识,强化识记重点:)
1.冬季我国越往北气温越 (高、低),南北温差 (大﹑小)。
2.夏季受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影响,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_____。
3.纬度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地形和季风对气温的影响也很大。
4.我国从北往南有五个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一个独特的________。
[ 板书设计 ]:
[ 达标反馈 ]:
1.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_______ ,最热的地方在_______.
2.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
A.南北跨纬度多 B.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
C.受夏季风的影响 D.受冬季风的影响
3.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 )
A.纬度最北的漠河 B.青藏高原
C.沿海的海南 D.大陆内部的吐鲁番
4.中温带的作物熟制是 ( )
A.一年二熟 B. 一年一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三熟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以下,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_℃以上,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_______℃。
(2)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我国的______ _______一线。
(3)从图中看出等温线排列较________(密集或稀疏),说明冬季我国气温 ___________。
6.连线题:请为下列地区(省市)找到所属的温度带或气候区。
(1)漠河 A. 寒温带 (7)北京
(2)东北平原 B. 中温带 (8)乌鲁木齐
(3)塔里木盆地 C.暖温带 (9)山东省
(4)柴达木盆地 D.亚热带 (10)江西省
(5)长江中下游平原 E.热带 (11)海南岛
(6)青藏高原 F.高原气候区 (12)西双版纳
[ 课后反思 ]:
气温这一部分的教学,如果单从依靠教材去教学,就显得有点抽象,也很枯燥,学生不容易感兴趣,所以要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教学设计以图贯穿始终,重点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分析应用。本节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起到主导和点拨的作用,最大亮点是学生根据图或文字材料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气温
分布特点
温度带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____,南北温差很____
夏季除_______高原等地外,普遍_____
划分依据:根据活动积温、参照自然景观和农作物分布情况
热带、_____带、_____带、_____带、寒温带和_________区。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