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 年级 政治 教案课 题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二次备课对应课标知识点(考点)梳理 1.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设计意图(思路) 本课下设三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这三目的内容不是很难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的前提下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师生一起合作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分析探讨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明确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科学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公共参与】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重点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法与学法简述 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综合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自主学习法。学习难点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学习准备(媒体使用) PPT制作、教案、导学案、优佳学案学习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修改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流程一、导入(2分钟)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必须走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那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文化呢?今天我们就进入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学习。 学生将教材翻到112页二、新课学习(35分钟) 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2—113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乌兰牧骑为什么得到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赞扬?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究二: “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 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提问: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明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1)原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探究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3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文化单位应该怎样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周围的事例,与同学分享你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1)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2)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展示相关以人民为中心的节目)探究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4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结合《平凡的世界》和其他相关经典文化作品,分析这些经典文化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探究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5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2.你认为如何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13页阅读与思考,并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观点3. 做好知识点的勾画和笔记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学生展示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展示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整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2.布置作业: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的相关练习。 1.做好笔记,有问题及时提问。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复习作业) 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A )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 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 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工作者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就要( A )①深人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②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创造 出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艺精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精神生活的期待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包容化、内容的海量化和传播的便捷化,使得传播和市场在文艺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的文化生活正逐步走向大众化、民主化和消费化。这要求我们的文化创作者( C )①贴近生活,创作多种类型和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②顺应时代,以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为创作的根本动力③博采众长,通过市场运作包容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④立足实践,主动担当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责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拓展练习 优佳学案 配套检测卷板书设计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审核签名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学校领导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