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高二上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标要求引述有关资料,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学习目标必备知识: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内涵、措施及意义。2、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关键能力:1、能够深刻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2、通过了解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点,能够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结合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共参与: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青少年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主议题: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子议题1、结合美式民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子议题2、结合视频,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子议题3、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什么意义?子议题4、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进行了哪些行动?视频:新华社漫画戳破美国“民主峰会”本质!子议题1:结合美式民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军假借民主之名发动海外战争美国“棱镜”计划监听全球“胡萝卜加大棒”外交政策美式民主的真相:“虚假自由的背面都是邪恶,在越南轰炸并射击平民,在阿富汗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国内的种族主义让黑人无法呼吸”。思考:美式民主是虚伪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响应?它们是害怕什么?还是想要一起做什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关系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各国休戚与共。(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点击此处子议题2:结合视频,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政治)(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文化)(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对话协商→持久和平共建共享→普遍安全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绿色低碳→清洁美丽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对话协商→持久和平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2日上午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习近平指出,和平是我们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做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携手应对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负面因素。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和地区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中方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愿同周边邻国长期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绝不寻求霸权,更不会以大欺小。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共建共享→普遍安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反间谍法是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来,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批法律相继出台,为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等势力危害我国家安全的行为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敌情形势越来越突出,给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平稳发展带来了风险隐患。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陆续破获了一大批非传统领域重点案件,消除了许多现实和潜在的危害。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为顺应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我国加快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建设。今年以来,我国不仅完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核准,而且已先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日韩以及与海合会、以色列、挪威等自贸谈判进程。“我们愿与更多贸易伙伴签署自贸协定,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持久动力。”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订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以来,我国已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达成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交流互鉴→开放包容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绿色低碳→清洁美丽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子议题3: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什么意义?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重要性)(1)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2)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3)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4)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子议题4: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进行了哪些行动?作为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迄今,中方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数量名列第一;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中国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抗疫进程中,中国已帮助16个国家打造区域疫苗生产中心,向世界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最大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3)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就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来说,就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有的自由贸易区只对部分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内的自由贸易商品只限于工业品,而不包括农产品。这种自由贸易区被称为"工业自由贸易区"。有的自由贸易区对全部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如"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区内所有的工农业产品的贸易往来都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对外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探究:我国塑造怎样的大国形象?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3)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知识整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贯彻落实(1)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就全球治理来讲,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3)就推动经济全球化而言,我们提出了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4)就国与国关系来说,我们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5)就全球安全来看,我们提出了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6)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方面,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积极成效。(7)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民运共同体的内涵必要性构建目标构建措施构建意义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课堂小结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课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二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内涵、措施及意义;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关键能力:能够深刻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通过了解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点,能够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结合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公共参与: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青少年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重点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难点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新华社漫画戳破美国“民主峰会”本质! 观看视频 思考:美式民主是虚伪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响应?它们是害怕什么?还是想要一起做什么? 结合美国所谓“民主峰会”的闹剧,揭示国际旧秩序的存在及其影响。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结合视频中关于美国美国“民主峰会”的本质,揭露美国民主的真相,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究1:结合美式民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究成果: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得出美式民主的虚伪面目不仅体现在国内,也体现在国际。坚定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结合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所提倡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和措施。 在推进教学进程中,合理引用时政资讯,展示我国的方案和行动。 探究2:结合视频,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探究成果: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理解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和措施(主要内容)。 通过时政资讯的展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大局观。结合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探究3: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探究成果: 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重要性) 通过探究讨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懂得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责任以及大国担当。结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涉及到的中国行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理解中国所进行的行动。 在推进教学进程中,合理引用时政资讯,展示我国的方案和行动。 最后整合知识,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贯彻落实。 探究4: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进行了哪些行动? 探究成果: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国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青少年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认同我国所推动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并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行动。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ptx 5.2.1新华社漫画戳破美国“民主峰会”本质.mp4 5.2.2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mp4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