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获奖作品】三上第九课 心中的110 第一课时 有点警惕性 说课课件(18张PPT)+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赛获奖作品】三上第九课 心中的110 第一课时 有点警惕性 说课课件(18张PPT)+说课稿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九课 心中的110
第一课时 有点警惕性
部编版 三年级上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
学情分析
4
教法学法
5
教学过程
6
作业、板书设计
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作业、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
提高安全意识
形成人际安全意识
基础与起点
有点警惕性
不要上当受骗
教材分析
话题一:我该怎么办
话题二:智捉小偷
严防中暑、触电、雷击和火灾事件发生!严防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严防暑期打工出意外!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作业、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对社会有浅显的认识
有一定判断能力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缺乏生活经验
防范意识有限
乡镇儿童缺少关爱和陪伴更容易受到外界诱惑
2.学生现缺的不足
爱护身体和生命 提高警惕性
3.教学的必要性
禁止违反交通规则!禁止单独擅自下河游泳!禁止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 独自一人在家时,提高警惕性,运用生活智慧,保护自己。
2.能初步判断危险的存在,在懂得自我保护,从而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教学目标
01
02
03
2.掌握独自一人在家时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3.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学习会主动、智慧地关心他人的安全。
1.提高独自一人在家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过程
作业、板书设计
教法学法
感受 体验 领悟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行为实践
讨论探究
表演呈现
思考
交流
行动
心中的“110”就是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把安全意识放心中。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法学法
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游戏闯关,让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探究
导入具有趣味性,契合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做铺垫。
播放歌曲视频《小兔子乖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兔子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过程
活动一:重点突破,根据教材,优化教材事例资源
“你有没有独自一人在家过” 的调查
前期调查“你有没有独自一人在家?”为过渡为学生创设情景“如果独自一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为主要话题。

1
2
教学活动一
重点突破:根据教材,优化教材事例资源
联系实际生活,找到正确的方法策略。适时表扬、鼓励。
教学活动一
重点突破:根据教材,优化教材事例资源
观看采访视频并结合课堂的生成,总结出独自在家时危险情况和应当策略,制成安全清单。从家长角度学生角度,多角度分析总结,多感官体验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二
难度突破:自救自护交给学生基本行为原则
教学活动三
总结延伸:判断练习,总结课堂。
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强调有点警惕心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三
总结延伸:宣传心中的110
心中要有110
心中要有110,安全防范记心间。
生人敲门莫乱开,给你东西不能要。
有人问路指方向,莫跟他人后面走。
若遇坏人速报警,赶快拨打110。
遇人遇事多动脑,提高警惕保平安。
课外延伸
收集新闻
关于儿童拐骗拐卖新闻以及图片。(为下节课做准备)
设置“亲子密码”
和父母一起讨论属于家人之间的暗号或手势,增加安全防御措施。
制作安全手抄报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美育培养
板书设计
心中的“110”
有点警惕性
确认身份
确认情况
寻求帮助
智慧应对
确保安全
安全校园
和谐氛围
反恐宣传教育
谢谢聆听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
9.心中的“110”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本次参赛的*号选手。今天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110”》第一板块:有点警惕性。一起体会思政课的魅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有点警惕性》是第9课《心中的“110”》的第一个框题。这一单元依据新课标 “我的健康成长”中第6条的内容进行编写。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单元的逻辑主线,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安全问题,但每课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三课主题逐层深入。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分为“有点警惕性”和“不要上当受骗”。今天主要学习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独自一人在家时,如何提高警惕性,遇到盗窃如何应对开展学习讨论。分为两个话题:话题一“我该怎么办”以学生独自在家遇到各种情景为内容,思考如何面对外人来访。话题二“智捉小偷”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独自一人在家遇到邻居被窃时,要在保护好个人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地帮助他人。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是社会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虽然对社会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但生活经验缺乏,判断是非能力弱,对外界的防范意识有限。结合乡镇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容易被不法分子迷惑钻空子,受到来自外界的人身侵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帮助他们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提高警惕性。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定为:
1.提高独自一人在家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
2.掌握独自一人在家时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3.在乐于助人、参与生活的同时提高警惕性,初步形成安全意识。
其中教学重点为:让学生初步建立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如何应对陌生人敲门、盗窃等危险情况。
教学难点为: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发生,能正确进行自救自护。
四、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采用情境创设法和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落实行为实践。设置层层递进的活动任务串起课堂,以闯关的形式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挑战中将安全意识强化于心。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以童话形象配合取材于现实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探究、表演呈现,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辨析与比较,在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最真实、最受触动的内心体验,推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明白“心中的‘110’”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
五、教学设计
本课时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游戏闯关,让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探究
本课共设计了三关,第一关:仔细观察关。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小兔子乖乖”导入,恰好契合本课主题。接着播放一段警察叔叔的安全提示音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后续两个活动板块的开展做好准备。
活动一:重点突破:根据教材,优化教材事例资源
第二关:正确应对关。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课堂上,根据学生生活,创设情景,以“如果独自一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为主要话题,展开研讨,并以合作表演的方式,模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逐步呈现正确的应对方式。期间教师准备门铃声和道具,(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投入情境中并巡视指导,采用牵线搭桥的策略,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咚咚咚,家里有人吗?”不论教师用什么理由要求学生开门,但都要被学生用各种方法拒绝,适时表扬:同学们的警惕性都很高,连警察叔叔都为你们竖起大拇指,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获得一枚安全勋章!
在总结过程中,学生拿出事先和家长讨论的小调查,结合课堂的生成,总结出独自在家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和应当策略,制成安全清单。(设计意图)从家长角度学生角度,多角度分析总结,多感官体验参与,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活动二:难度突破:自救自护交给学生基本行为原则
第三关:智慧助人关。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沿着“你欣赏陈宇的什么表现--换作你会怎么处理--类似事件处理的注意事项”思路层层推进,(设计意图)旨在展示陈宇遇到邻居被窃后冷静、智慧的处理方式,使学生明白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前提下应对。
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落实到生活中,教学时关注细节,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在处理到110报警环节,指导学生正确拨打110的方法,通过一位同学的发言,其他学生评价、补充。说清事件、地点等主要准确信息,确保警察及时救助。
(设计意图)让研讨不停留在表面,本着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原则。
活动三:总结延伸:判断练习回顾课堂
通过数十道判断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本堂课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快速思考,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六、作业思路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结合实际需要本次课堂后需要围绕安全布置一些收集资料和手抄报任务,学生与家长可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沟通交流设置“亲子密码”便于学生防范陌生人。
七、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趣味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学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在反思中成长。感恩每次锻炼的机会,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每一个可爱的孩子。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阐述,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