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3讲 水的组成及水资源(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3讲 水的组成及水资源(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3讲 水的组成及水资源
(
考纲解读
)
一、电解水的实验
二、水的综合考察
三、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四、水的净化
【考点一】电解水的实验
本考点常以文字叙述和结合实验图两种方式考查,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有时也会把水的电解实验放在实验探究题中考查。
(
知识归纳
)
1.实验原理:2H2O2H2↑+O2↑
2.实验装置图:
3.实验仪器: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注意】(1)在电解水中的实验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2)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
4.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
(2)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5. 气体的检验及判断
(1)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a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6. 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温馨提示】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简单记忆:氢负氧正,氢二氧一
7.实验误差分析
(1)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可能是: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②氧气的氧化性很强,在电极上可能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这一操作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典例精讲】
1.(2021·北京·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气体多中得到H2,A正确。B、水由水分子构成,B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正确。故选B。
2.(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中异味与色素可用活性炭吸附
D.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C
【解析】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1×16)=1:8,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去除水中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有限,应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选项错误。故选C
3.(2020四川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D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点燃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内壁有水雾产生,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 b管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符合题意。故选D。
4.(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答案】C
【解析】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不符合题意;B、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加热能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形成沉淀,能使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C、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可以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为O2
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氢气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该选项说法错误;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该选项说法错误;C、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是因为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方法指导]
解答电解水的实验题要记住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即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
【考点二】水的综合考查
本考点主要考查水的净化、水的组成、错误操作的分析、实验的改进等,通常以文字叙述和图示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在简答题中。
【典例精讲】
1.(2019·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并作了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中性),可加快气体产生的速度;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8;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水槽里的溶液呈碱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中性),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快气体产生的速度;①说法正确;②甲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收集的气体是氢气,乙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二者的质量比约为1:8;②说法正确;③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电解一段时间后,水槽里的溶液呈中性,③说法错误;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④说法正确。故选C。
2.(2021·广西南宁·二模)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4)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______。
【答案】(1)氧气##O22H2O2H2 ↑+ O2↑;(2)②;(3)B;(4)肥皂水煮沸
【解析】(1)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所以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污染。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填②。(3)A、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正确。B、明矾不能去除可溶性钙镁离子,不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错误。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正确。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蒸馏可以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纯水,正确。故选B。(4)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煮沸。加热过程中可以将部分钙镁离子转化为水垢除去,降低水的硬度。
3.(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二模)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下图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可增强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O2和H+
D.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
【答案】B
【解析】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自由离子增加,可增强导电性,选项A正确;B、电解过程中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B错;C、电解过程中,电极M连接的是正极,所以附近产生的微粒有O2,电极N附近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说明电极M溶液中呈酸性,所以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H+,选项C正确;D、管A中的气体是氧气,管B中的气体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所以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选项D正确;故选B。
4.(2020天津市)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 NaCIO2溶液中即可制得C1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__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1)属于;(2) NaC1;(3)软水;煮沸;(4)b ; 2:1;2H2O2H2↑+O2↑
【解析】(1)六大基本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有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X的化学式为NaC1。(3)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煮沸可以将清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故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故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5.(2020辽宁朝阳)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答案】1:2 增强导电性 煮沸 肥皂水 ②④
【解析】(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由于Na2SO4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其作用是增强导电性。(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3)①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此选项符合题意;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能防止水体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②④。
6.(2020四川甘孜州)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__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电解 D 水的净化
【答案】 (1) 活性炭;(2)+1 ;(3) 肥皂水;(4)煮沸;(5) AC
【解析】(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有:(+1)++(-2)=0,解得=+1,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3)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才用蒸馏的方式;(5)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B、水的蒸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D、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C。
7.(2020四川巴中)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
(1)净化水操作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清毒杀菌,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选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20mL的主要原因是___ ( 选填序号)。
①分子的数目减少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分子的大小改变
【答案】(1)蒸馏; 吸附;(2)2:1 ;(3) ③
【解析】(1)沉降和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清毒杀菌是除去水中的细菌等,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2)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3)分子间有间隔,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据了空间,则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20mL,分子的数目、分子的大小均不变,故选③。
8.(2020云南昆明)(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电解时需要接通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苏打水 B 稀盐酸 C 果汁 D 雨水 E 水
【答案】(1)直流;负;2:1 ;(2)肥皂水;防止暴沸 ;(3) B、C ;(4)E
【解析】电解水需要通入直流电,电解水时正极出现氧气,负极出现氢气;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因此(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电解时需要接通直流电源,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2)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暴沸。(3)A、应该是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不是禁止,错误;B、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正确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C。(4)A 苏打水,B 稀盐酸, C 果汁, D 雨水这四种物质都是水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只有E 水是纯净物,因此选择E。
【考点三】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①国家节水标志;②水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③节约用水的措施;④水资源的重要性。命题形式:常结合社会热点(水体污染)在选择题中考查,有时也会结合其他知识在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
(
知识归纳
)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水的存在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9×1018 m3,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1%,主要以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形态存在。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2)海水与淡水
①海水:占总水量的96.5%,主要存在于海洋中。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目前淡化海水的成本很高,尚不能推广。
②淡水:占总水量的2.53%,大部分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小部分存在于江河及淡水湖中。但两极等处的淡水难以利用,江河、淡水湖、地下水等是人类主要的水源,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很少,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
(3)淡水危机
①原因:
a.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b.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水体污染。
②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4)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紧张,且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六。
二、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污染。
(2)水体污染的途径
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如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3)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工农业、渔业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释疑点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指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会导致藻类疯长,破坏水质,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洋中叫“赤潮”,发生在湖泊、河流中叫“水华”。
(4)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①工业废水经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剂;
③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典例精讲】
1.(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维护生态平衡,禁食野生动物
B.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可无限制开采
C.将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D.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使用高效高残留的农药
【答案】A
【解析】A、维护生态平衡,禁食野生动物,属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正确。B、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不可无限制开采,B错误。C、核反应堆的冷却水有放射性,不能直接排入大海,C错误。D、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合理使用高效高残留的农药,D错误。故选A。
2.(2021·辽宁鞍山·)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C.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C
【解析】A、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不能直接灌溉农田,故A错误;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因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故C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电解水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C。
3.(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污染,做法不合理;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节约用水,做法合理;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水污染,做法合理;D、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节约用水,做法合理。故选A。
4.(2021·湖北宜昌·)以下图标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该图标表示“绿色食品”,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20·广西崇左·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答案】A
【解析】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A错。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水资源,B正确。
C、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容易造成水富营养化,土地板结,C正确。D、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故选A。
【考点四】水的净化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1.考查要点:①水的净化方法(沉降、吸附、过滤、杀菌消毒、蒸馏);②硬水和软水的鉴别;③硬水软化的方法;④净化程度的判断。命题形式: 以选择题和填空及简答题为主。一般在选择题中出现,试题难度不大。
(
知识归纳
)
1.水的净化方法和作用
方法 作用
静置法 将浑浊的水,装入容器中静置不动,使水中大颗粒杂质自然沉降(生活中常用)
沉淀法 需加入絮凝剂 (明矾),使大颗粒杂质进行沉降
过滤法 除去水中所有的不溶性杂质
吸附法 加入吸附剂(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蒸馏 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2.自来水净化过程
自来水净化的常用方法是: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一般按照下列净化流程:
3.简易净水器
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起过滤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作用。石英砂与小卵石的位置不能颠倒,其原因是若石英砂与小卵石的位置对换,不溶性固体会堵塞石英砂的空隙,造成过滤受阻。装置由上至下过滤孔越来越小,净化效果好。纱布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物品。
注:活性炭的净水作用
活性炭是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单质碳,对气体、蒸气或固体小颗粒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广泛地应用于净化某些气体或液体。活性炭净化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去除臭味。
(1).适用范围
用于将不能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2).装置及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若有较多气泡会使过滤速率减慢。
两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防止液体从漏斗外溢出;②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间隙中流下。
三靠:①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捅破润湿的滤纸造成过滤失败;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滤液向四周飞溅。
(3).常见问题分析
(1)过滤仅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不是纯水。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破损;②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等。此时,应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3)过滤速率太慢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残留的气泡减慢了过滤的速率;静置时间不长,大部分大颗粒沉淀物质还未沉降。
(4)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溅落到桌面上。
归纳总结过滤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 操作原因或可能引起的后果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的速度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便于观察和掌握液面的高度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使过滤不充分
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 防止戳破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溅出
1.定义及装置
(1)蒸馏自来水是将水加热沸腾形成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成纯净水的过程。
(2)蒸馏是硬水软化的一种方法,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2.实验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下面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防止蒸馏烧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蒸馏烧瓶中液体体积不能少于其容积的,也不能多于其容积的。
(3)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使蒸馏平稳进行,以防加热时暴沸。
(4)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
硬水和软水
1.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1)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在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
(2)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水加热煮沸时,有较多沉淀产生的是硬水,不产生沉淀或产生的沉淀较少的是软水。
3.硬水的软化
硬水的软化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煮沸法,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实验室常用蒸馏法。
4.使用硬水造成的危害
(1)用硬水洗涤,不仅浪费肥皂,不容易洗干净,还会使纤维变脆、易断。
(2)硬水有苦涩味,饮用硬水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和腹痛。
(3)锅炉用水硬度太大,会产生水垢,这会大大降低锅炉的导热能力,造成燃料的浪费。另外,当水垢爆裂脱落时,造成炉壁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锅炉爆炸。
【特别提醒】
煮沸和蒸馏都能使硬水转化,但有区别,煮沸只能去除部分钙、镁离子,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而蒸馏能将水中钙、镁离子去除干净,在实验室适用,在日常生活中不适用。
【典例精讲】
1.(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答案】D
【解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沉淀(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故选D。
2.(2021·广西百色·)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答案】C
【解析】A、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还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1·浙江丽水·)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
A.取水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
【答案】D
【解析】A、取水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过滤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吸附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利用含氯物质的强氧化性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壁,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4.(2021·四川凉山)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用于净水主要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答案】A
【解析】A、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的作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说法不正确;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正确;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故C说法正确;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D说法正确。故选A。
5.(2020吉林省卷)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和排放
B.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有臭味的物质
【答案】B
【解析】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和排放,这样会减少水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所有杂质,符合题意;C、通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0山东省潍坊)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不能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选项错误;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中还会含有一些矿物质离子,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选项错误;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钙、镁化合物会生成难溶性的沉淀从水中除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硬水遇肥皂水浮渣多,软水遇肥皂水泡沫多,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硬水,选项错误;故选C。
7.(2020青海省卷)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答案】A
【解析】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即静置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故选A。
8.(2020河北省卷)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答案】B
【解析】A、煮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可给水杀菌消毒,故A正确;B、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过滤不能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过滤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不正确;C、往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故D正确。故选B。
9.(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低于同质量其他燃料
【答案】C
【解析】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是硬水,故A说法不正确;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能变成蒸馏水,故B说法不正确;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故C说法正确;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于同质量其他燃料,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第3讲 水的组成及水资源
(
考纲解读
)
一、电解水的实验
二、水的综合考察
三、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四、水的净化
【考点一】电解水的实验
本考点常以文字叙述和结合实验图两种方式考查,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有时也会把水的电解实验放在实验探究题中考查。
(
知识归纳
)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图:
3.实验仪器: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注意】(1)在电解水中的实验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
(2)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
4.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
(2)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5. 气体的检验及判断
(1)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
(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a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
6. 实验结论:
水是由 和 组成的 。
【温馨提示】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简单记忆:氢负氧正,氢二氧一
7.实验误差分析
(1)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可能是: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②氧气的氧化性很强,在电极上可能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这一操作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典例精讲】
1.(2021·北京·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中异味与色素可用活性炭吸附
D.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2020四川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4.(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5.(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为O2
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氢气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方法指导]
解答电解水的实验题要记住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即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
【考点二】水的综合考查
本考点主要考查水的净化、水的组成、错误操作的分析、实验的改进等,通常以文字叙述和图示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在简答题中。
【典例精讲】
1.(2019·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并作了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中性),可加快气体产生的速度;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8;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水槽里的溶液呈碱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21·广西南宁·二模)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4)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______。
3.(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二模)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下图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钠在水中解离出Na+和,可增强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解过程中,电极M附近产生的微粒有O2和H+
D.管A中的气体与管B中的气体体积比1:2
4.(2020天津市)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 NaCIO2溶液中即可制得C1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__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2020辽宁朝阳)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6.(2020四川甘孜州)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__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电解 D 水的净化
7.(2020四川巴中)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
(1)净化水操作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清毒杀菌,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选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20mL的主要原因是___ ( 选填序号)。
①分子的数目减少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分子的大小改变
8.(2020云南昆明)(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电解时需要接通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苏打水 B 稀盐酸 C 果汁 D 雨水 E 水
【考点三】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①国家节水标志;②水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③节约用水的措施;④水资源的重要性。命题形式:常结合社会热点(水体污染)在选择题中考查,有时也会结合其他知识在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
(
知识归纳
)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水的存在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9×1018 m3,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 ,主要以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形态存在。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2)海水与淡水
①海水:占总水量的 ,主要存在于海洋中。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目前淡化海水的成本很高,尚不能推广。
②淡水:占总水量的2.53%,大部分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小部分存在于江河及淡水湖中。但两极等处的淡水难以利用,江河、淡水湖、地下水等是人类主要的水源,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很少,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
(3)淡水危机
①原因:
a.人类生活、生产的 ;
b.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 及 、 的不合理施用造成水体污染。
②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4)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紧张,且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六。
二、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 ;另一方面要 。
(2)水体污染的途径
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如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3)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工农业、渔业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释疑点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指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会导致藻类疯长,破坏水质,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洋中叫“赤潮”,发生在湖泊、河流中叫“水华”。
(4)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①工业废水经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剂;
③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典例精讲】
1.(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维护生态平衡,禁食野生动物
B.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可无限制开采
C.将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D.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使用高效高残留的农药
2.(2021·辽宁鞍山·)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C.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4.(2021·湖北宜昌·)以下图标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
A. B.
C. D.
5.(2020·广西崇左·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考点四】水的净化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1.考查要点:①水的净化方法(沉降、吸附、过滤、杀菌消毒、蒸馏);②硬水和软水的鉴别;③硬水软化的方法;④净化程度的判断。命题形式: 以选择题和填空及简答题为主。一般在选择题中出现,试题难度不大。
(
知识归纳
)
1.水的净化方法和作用
方法 作用
静置法 将浑浊的水,装入容器中静置不动,使水中大颗粒杂质自然沉降(生活中常用)
沉淀法 需加入絮凝剂 (明矾),使大颗粒杂质进行沉降
过滤法 除去水中所有的不溶性杂质
吸附法 加入吸附剂(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蒸馏 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2.自来水净化过程
自来水净化的常用方法是: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一般按照下列净化流程:
3.简易净水器
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起过滤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作用。石英砂与小卵石的位置不能颠倒,其原因是若石英砂与小卵石的位置对换,不溶性固体会堵塞石英砂的空隙,造成过滤受阻。装置由上至下过滤孔越来越小,净化效果好。纱布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物品。
注:活性炭的净水作用
活性炭是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单质碳,对气体、蒸气或固体小颗粒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广泛地应用于净化某些气体或液体。活性炭净化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去除臭味。
(1).适用范围
用于将不能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2).装置及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若有较多气泡会使过滤速率减慢。
两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防止液体从漏斗外溢出;②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间隙中流下。
三靠:①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捅破润湿的滤纸造成过滤失败;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滤液向四周飞溅。
(3).常见问题分析
(1)过滤仅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不是纯水。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破损;②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等。此时,应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3)过滤速率太慢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残留的气泡减慢了过滤的速率;静置时间不长,大部分大颗粒沉淀物质还未沉降。
(4)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溅落到桌面上。
归纳总结过滤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 操作原因或可能引起的后果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的速度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便于观察和掌握液面的高度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使过滤不充分
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 防止戳破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溅出
1.定义及装置
(1)蒸馏自来水是将水加热沸腾形成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成纯净水的过程。
(2)蒸馏是硬水软化的一种方法,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2.实验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下面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防止蒸馏烧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蒸馏烧瓶中液体体积不能少于其容积的,也不能多于其容积的。
(3)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使蒸馏平稳进行,以防加热时暴沸。
(4)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
硬水和软水
1.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 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 的水,叫做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1)用 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在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 的是软水,产生 的是硬水。
(2)用 的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水加热煮沸时,有较多沉淀产生的是硬水,不产生沉淀或产生的沉淀较少的是软水。
3.硬水的软化
硬水的软化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 ,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实验室常用 。
4.使用硬水造成的危害
(1)用硬水洗涤,不仅浪费肥皂,不容易洗干净,还会使纤维变脆、易断。
(2)硬水有苦涩味,饮用硬水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和腹痛。
(3)锅炉用水硬度太大,会产生水垢,这会大大降低锅炉的导热能力,造成燃料的浪费。另外,当水垢爆裂脱落时,造成炉壁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锅炉爆炸。
【特别提醒】
煮沸和蒸馏都能使硬水转化,但有区别,煮沸只能去除部分钙、镁离子,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而蒸馏能将水中钙、镁离子去除干净,在实验室适用,在日常生活中不适用。
【典例精讲】
1.(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2021·广西百色·)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3.(2021·浙江丽水·)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
A.取水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
4.(2021·四川凉山)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用于净水主要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5.(2020吉林省卷)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和排放
B.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有臭味的物质
6.(2020山东省潍坊)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7.(2020青海省卷)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8.(2020河北省卷)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9.(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
C.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低于同质量其他燃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