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人体对刺激的反应耳、眼、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实验活动一:光刺激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眼睛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实验材料:小镜子、台灯。实验步骤:(1)一位同学手持台灯,两位同学手持镜子站在距离台灯大约20-30厘米处的地方。(2)持台灯的同学打开台灯,一段时间后关掉台灯,另两位同学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瞳孔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开台灯后,瞳孔缩小;关掉台灯后,瞳孔扩大。实验结论:眼睛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4、人体对刺激的一些反应刺激物 感觉器官 刺激 反应柠檬 舌 酸 唾液增多光线 眼睛 强弱 瞳孔大小变化凉水 皮肤 凉 鸡皮疙瘩鞭炮声 耳 刺耳 耳朵不舒服、捂耳朵生活垃圾 鼻 异味 恶心、捂鼻子实验活动二:蒙眼走直线实验材料:红领巾、粉笔、软尺。实验步骤:(1)在空旷的地上画两条长长的直线。(2)让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条线的一端,用红领巾蒙眼走直线。(3)记录员观察现象并记录。安全员注意在不干扰活动的情况下保护蒙眼同学的安全。实验现象:蒙上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无法走直线。实验结论: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视力的缺失会让我们遇到很多危险,会让我们走许多弯路。6、损害感觉器官的行为。(1)用眼过度会伤眼睛。(2)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等。7、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1)不用硬物挖耳朵,不长时间戴耳机,不长期待在嘈杂环境中。(2)注意用眼卫生和学习姿势。(3)不用力抠鼻子等。第二节 人体指挥部——脑1、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错觉。2、第一张人脑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1543年,他发表著作《人体的构造》,对脑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 大脑 小脑 脑干 。3、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4、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脑。6、大脑损伤的启示:大脑具有控制情绪、记忆的功能。7、实验活动一:抓尺子实验实验活动1眼疾手快抓尺子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2)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3)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同时背诵古诗。(4)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边背诵古诗边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实验记录:记录数据 抓住尺子时,尺子落下的距离(厘米)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专心抓尺 22 15 19 6边背诗歌边抓尺 40 38 45 37实验结论:(1)抓尺子的反应过程是当我们看到尺子下落时,眼睛把尺子落下的信息传给脑,脑发出命令,手抓住下落的尺子。一心二用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时间。8、实验活动二:实验步骤 (1)观察图1,看看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大小是否一样。将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周围的黑色圆遮挡住,再比较大小。 (2)观察图2,看看两条黑线是否平行。将黑色线周围的线遮挡住,再次观察两条黑色是否平行。实验现象 用眼睛看。感觉紫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大,将周围黑色的圆遮挡住后,发现他们一样大。 用眼睛观察,感觉两条黑色不平行。将黑色周围的线遮挡住后,发现它们是平行的。实验原理:眼睛像个照相机一般如实地记录刺激,把刺激信息传给大脑,大脑的认知判断出现了问题,于是就有了错觉。9、实验活动 3 :双眼的立体视觉实验步骤:先分别用单眼观察一根手指的位置,再用双眼观察这根手指的位置,比较现象的不同。实验现象:双眼观察到这根手指的位置与单眼观察到的有点不同。实验原理: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保护我们的大脑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大脑。颅骨对我们的大脑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保护大脑的方法:1>剧烈运动时戴头盔,防止脑受伤。2>劳逸结合。3>保持充足的睡眠。2017年12月,我国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中小学生10小时的睡眠时间”。5、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个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的健康。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抓尺要求记录数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