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一)水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水“消失”现象其实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2、知道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不同状态,且三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理解水三态的特点,并能比较三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认识水温计并学会使用水温计,认识酒精灯,知道水沸腾的沸点为100摄氏度,且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冰融化时温度是0摄氏度,且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6、知道水能溶解不同的物质,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7、知道可以通过加热、搅拌、磨碎等方式加快溶解。
8、分离食盐和沙子可以先让食盐溶解在水中,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不溶于水的沙子和食盐水,然后再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9、有的物质通过撕碎等方式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称为物理变化,有的物质通过燃烧等方式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的物质了,称为化学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2、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二)空气
1、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
2、知道空气的特征。
3、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且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知道热气球是通过被加热的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的风是太阳照到地球上使各地空气冷热不均流动起来形成的。
6、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称为大气层,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利用空气做许多事情。
(三)天气
1、知道天气指的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2、天气总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3、认识气温计,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气温。
4、知道降水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学会制作使用雨量器,记录并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
5、知道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一般用风速和风向描述风。
6、知道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等级可以用蒲福风力等级表判定。
7、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8、科学家通过云的高度和形状将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知道三种云的特点。
9、根据云的多少将天气分成阴、晴、多云,知道每种天气云量是多少。
10、整理天气日历,知道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四个方面记录天气。
11、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四、复习措施:
1、针对班级的学习情况,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