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盐港中学初三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说明: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和姓名号写在第二密封线内。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3、第一试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凡答案写在第一试卷上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写在第一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一卷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201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B、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C、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D、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2、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演出视觉盛宴,用奥运述说英国。伦敦奥运开幕式以莎士比亚的诗歌作为英国的文化价值底蕴,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莎士比亚身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所宣扬的的精神核心是:A、科学精神 B、人文精神 C、自由精神 D、民主精神3、2012年8月13日,伦敦奥运会闭幕式闭幕式一开场,英国二战时期的首相“丘吉尔”突然从大本钟中现身,朗诵莎士比亚的名作《暴风雨》。丘吉尔是英国二战时期的铁腕首相,被BBC选为对英国影响最大的人物。下列事件与丘吉尔有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 B、工业革命 C、铁幕演说 D、修建柏林墙4、2012年9月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中美双方希望通过交流对话,减少战略猜疑、增加互信,稳定地区局势。在历史上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A、1971年,乒乓外交 B、1972年,尼克松访华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2009年,奥巴马访华5、2012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我国曾在哪一年的什么城市举办过APEC会议?A、2001年、上海 B、2010年、上海C、2001年、北京 D、2008年、北京6、“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著名小说家魏巍笔下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指: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C、八路军、新四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①镇压反革命 ②大跃进运动 ③土地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9、一些人的姓名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生于1950年,取名李援朝 B、生于1958年,取名刘跃进C、生于1978年,取名马文革 D、生于1949年,取名康建国图1 图210、图1是反映大跃进运动的漫画,该漫画体现了大跃进运动中的: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11、图2的场景出现在: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肃清反革命12、下列历史事件的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土地改革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③粉碎四人帮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13、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A、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B、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14、“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是:A、艰苦创业 B、廉洁奉公 C、科技创新 D、不畏牺牲15、我国现在的最大的国情是:A、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达阶段C、我国处在全面的小康社会 D、我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的思想路线是:A、启蒙思想 B、三民主义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马克思主义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的重大事件,我们始终都没有动摇这个重心。这里的“重心”是指: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党的领导 D.自力更生18、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和政策是: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完全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主动回归C、不承诺放弃武力 D、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来促进统一19、中国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的历史事件是:A、1964年,我国导弹实验成功B、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21、祖国统一后的台湾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将是: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②.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③.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④.台湾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自治权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四人帮都搞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使得人心慌慌,工人不能上工,学生不能学习,农民不能种田,国家经济停滞不前,这充分表明:A、发展才是硬道理 B.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C.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D.发展是改革的目的23、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商讨有关战后的重大问题,基本确定战后世界格局的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凡尔登会议24、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 B、总体和平,局部战乱C、多极化 D、追求现代化25、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关键因素是:A、人口 B、资源 C、环境 D、发展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运用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问题一:材料一中的“邻人”指的是哪个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目的是什么?(3分)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在哪一年完成?(2分)问题三: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是什么?(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希特勒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而避免相互间的直接作战冲突。材料二:图3问题一:材料一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哪一年结束?美苏对抗的“纳粹”指的是哪个国家?(2分)问题二:材料一中的“冷战大幕”被拉开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2分)问题三:冷战时期,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问题四:材料二的图3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幅漫画体现出冷战时期哪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3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材料一: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农村先后多次调整生产关系,大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图4新社员入社大会 图5包干合同书材料二:2007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业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图4,农民踊跃加入的“社”指的是什么?它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问题二:材料一中的图5“包干合同书”反映了我国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最早采用该制度的省的简称是什么?该制度的实行对我国有什么意义?(4分)问题三:材料二中的国家政府举措有利于保障学生的什么权利?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什么战略?(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1966——1968年的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1966年 2534亿元 558亿元1967年 2104亿元 419亿元1968年 2015亿元 361亿元材料二:图6,1952——2008年的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现在这些经济特区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7材料四:《中国发展的另一面》的文章,认为森林被毁,沙漠化、酸雨、河流污染,过度开发以及20%的物种面临灭绝威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苦涩的一面。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问题二:根据材料二,1978年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哪一政策的正确性?这一政策是中共在什么会议中做出的决定?(2分)问题三:根据材料三,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位于图7的④省的经济特区有哪些?(4分)问题四: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什么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该实施什么战略?(2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保持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中华儿女对此的不断奋斗,形成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趋势,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材料一:进入近代,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材料二:“我们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些重大问题上要保持铮铮铁骨,毫不退让。一个民族没有比尊严和自主、独立更为重要的了。” ——温家宝材料三:2012年9 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坚决反对和遏制日本采取任何方式侵犯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材料四:2012年9 月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二战结束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图8材料五:中国政府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2012年9 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胜利完成交接入列,交付海军使用,执行各项军事任务。材料六:人民日报社论:继往开来 续写华章——祝贺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今天是2012年7月1日。十五年前的今天,世界的目光聚焦香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第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告成立,前无古人的“一国两制”实践由此发轫。回归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这是香港繁荣稳定发展的十五年,是“一国两制”从构想变为现实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十五年,是抒写香港历史新篇章的十五年。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一例历史事件说明近代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并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问题二:请举例一件史实来论证材料二中的中国“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些重大问题上要保持铮铮铁骨,毫不退让。”(2分)问题三:在材料三中,面对日本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中国政府如何应对?(2分)问题四:根据材料四,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根据图8,钓鱼岛位于我国的哪一海域?(3分)问题五:材料五中为什么说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2分)问题六:材料六中的“一国两制”方针的原则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有何历史意义?(3分)盐港中学初三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考 生 号[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注意事项: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在每页考生信息框中填写姓名及考生号。采用网上阅卷的务必要在右侧填涂考生号。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6 [A][B][C][D]7 [A][B][C][D]8 [A][B][C][D]9 [A][B][C][D]10[A][B][C][D]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B][C][D]26、问题一:(3分)——————————————————————————————————问题二:(2分)——————————————————————————————————问题三:(2分)——————————————————————————————————27、问题一:(2分)——————————————————————————————————问题二:(2分)——————————————————————————————————问题三:(2分)——————————————————————————————————问题四:(3分)——————————————————————————————————28、问题一:(3分)——————————————————————————————————问题二:(4分)——————————————————————————————————问题三:(2分)——————————————————————————————————29、问题一:(2分)——————————————————————————————————问题二:(2分)——————————————————————————————————问题三:(5分)——————————————————————————————————问题四:(2分)——————————————————————————————————30、问题一:(4分)——————————————————————————————————问题二:(2分)——————————————————————————————————问题三:(3分)——————————————————————————————————问题四:(2分)——————————————————————————————————问题五:(3分)——————————————————————————————————盐港中学初三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A D D D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A C A D B A B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A A A二、非选择题26、问题一: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问题二:土地改革、1952年底。问题三:巩固新政权27、问题一:1945年、德国。问题二: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问题三:东西方对峙。北约和华约的出现。问题四: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28、问题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问题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很快解决温饱问题。问题三:受教育权、科教兴国29、问题一:我国国民经济衰退。(我国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动荡不安。问题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问题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深圳、珠海、汕头。问题四:环境问题(滥伐森林、沙漠化、酸雨、水污染、物种灭绝等)可持续发展30、问题一: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英国侵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日本侵占台湾,大大加重中国的民族灾难。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二: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关天培带领清军英勇抗击英军。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邓世昌带领清军英勇抗击日军。徐骧带领义军英勇抗击日军。抗日战争中李宗仁带领国军取得台儿庄保卫战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彭德怀带领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国帝国主义。)问题三:中国坚决反对和遏制日本采取任何方式侵犯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四:抗日战争胜利后,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归还中国。(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明清时期,中国对钓鱼岛实行长期管辖。中外地图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问题五: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航母入列,增强国防力量。可给一分。其他回答也可酌情给分。)问题六:一个中国。洗雪了百年国耻;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0月考.doc 2012年十月月考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