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目标: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2.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3.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4.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第18集《平型关大捷》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长沙、武汉等多次重大战役。但是,实力差距悬殊中国还是丢失了大片土地,武汉保卫战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豫湘桂战役溃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了哪些战绩?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二、学习新知目标导学一:平型关大捷1.背景(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2.概况(展示课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目标导学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毛泽东《论持久战》(1)背景(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内部出现的错误观点。总结指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2)《论持久战》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论持久战》的主要观点。教师归纳总结如下: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3)《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1)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3.敌后抗战战法与特点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人民游击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4.教师提问: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展示课件)措施 政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影响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教师强调: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5. 教师讲解: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目标导学三:百团大战教师讲解:经过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百团大战的相关信息时间 1940年下半年地点 华北指挥 彭德怀领导10多个团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3.教师展示史料: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请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学生讨论后回答: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锻炼了军队。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振奋了抗日的信心。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三、合作探究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四、课堂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积极巩固壮大,成为抗日战争后期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五、随堂练习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B )A.太原 B.延安C.长沙 D.台儿庄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A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大生产运动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D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长沙、武汉等多次重大战役。但是,实力差距悬殊中国还是丢失了大片土地,武汉保卫战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了哪些战绩?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2.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3.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4.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新课讲授一.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平型关遗址平型关大捷时间地点部队歼敌影响1937年9月山西东北平型关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林彪115师歼灭日军1000多人林彪概况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毛泽东《论持久战》背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时间:1938年内容:毛泽东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作用2.建立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示意图》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战法: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3.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资料链接发展: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4.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治上:经济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三.百团大战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2.百团大战概况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经过: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时间地点指挥主要目标1940年下半年华北彭德怀领导10多个团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彭德怀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作用: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相关史事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区别 抗战路线武装力量作战方式作战地位合作探究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区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作战方式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 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合作探究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增强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A.太原 B.延安C.长沙 D.台儿庄AB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大生产运动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AD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世纪战争解密:百团大战.mp4 东方战场:中国是对抗日本的核心力量,敌后游击战牵制无数日军!.mp4 地道战.mp4 抗战八路军第一仗,平型关大捷.mp4 百团大战.mp4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pptx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微课 (2).mp4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doc 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第18集《平型关大捷》.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