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3、都城:长安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目的):汉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客观),吸取秦亡的教训,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2、内容:汉高祖时期休养生息政策内容:(1)“兵皆罢归家”(罢兵归家);(2)释奴为民;(增加劳动力)(3)鼓励农业生产;(4)轻徭薄赋(十五税一)。(影响: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2.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政策内容:(1)以农为本;(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3)“以德化民”;(4)勤俭治国。(影响:出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1、君主:汉文帝、汉景帝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王朝(必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一、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二、措施1.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主父偃提出)(2)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2.思想上:(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董仲舒提出)(2)设立太学,选拔儒士进入政府机构。3.经济上:(1)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盐铁官营、专卖;(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军事上:北击匈奴。(将领:卫青、霍去病。 战役:漠北战役。)三、影响: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1)时间:公元25年;(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3)都城:洛阳;(4)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的盛世。(结合光武中兴措施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东汉后期政治局面特点(2)后果: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迅速走向衰亡。黄巾起义—1、原因:政治黑暗,统治腐败(表现:外戚宦官专权);自然灾害频繁。2、时间:184年(甲子年); 3、领导者:创立太平道的张角;4、结果:失败;5、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概念: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地区经过—第一次:(1)出发时间:公元前138年;(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3)结果: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第二次:(1)出发时间:公元前119年;(2)目的: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3)结果:沟通西域。3.影响:(1)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往来;(2)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3)为西域都护的设立,管理西域奠定基础。丝绸之路—1、开通前提:张骞通西域;2、路线:(1)长安(起点)—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2)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起点)—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段、锡兰(斯里兰卡);(注意:路线结合地图记)3、中西经济互通:(1)中原传西域:丝绸、开渠、凿井、铸铁技术(2)西域传中原:核桃、葡萄、石榴、香料等4.作用影响: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西域的管理—西汉:西域都护设置(1)时间:公元前60年、西汉;(2)影响: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自西汉开始隶属中央,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