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个性化备课)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一)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主备:徐晓东 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教学目标】1.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吸热的物理本质,了解其应用。2.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4.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总结归纳出液体沸腾的特点。2.了解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魔术表演:烧不焦的布条二、互动学习演示1:用蘸有酒精的棉花球在黑板上檫一下,让学生观察现象。提问1:潮湿的黑板很快变干了,液态的酒精跑哪儿去了 小结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作汽化提问2:汽化有几种方式呢?举例:一杯水放了几天后,会变少;一壶水烧开后,也会减少。小结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提问3:夏天湿衣服能晾干,冬天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吗?这说明什么?小结3: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演示2:给学生展示一只已经剖开的苹果,并再次剖开让学生观察现象。提问4:已经剖开的苹果表面是干的,里面的水份还是很多,这说明什么?小结4: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且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活动一、观察蒸发现象【做做议议】(1)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并交流手背上涂酒精的部位有什么感觉?(2)将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量酒精的温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提问5: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5: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从周围物体吸热 ,有致冷作用。提问6:如何才能使湿衣服尽快晾干?小结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4)液体的种类。活动二、观察水的沸腾【进行实验】⑴如图所示,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⑵当水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直到水沸腾。⑶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数据记录】【画一画】水的沸腾图像【交流与小结】(1)水中的气泡在沸腾前 由大变小 ,在沸腾时 由小变大 。(2)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前,水的温度 不断上升 ,沸腾时,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选填: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老师个性化备课)(3)停止加热,水 不能 (能/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中需要 (需要/不需要)吸热。总结:(1)沸腾是在液体 表面 和 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3)水沸腾的特点:温度 保持不变 ;继续 吸热 。(4)水沸腾的条件:温度 达到沸点 ;继续 吸热 。【议一议】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比较)汽化 蒸 发 沸 腾相同 汽化现象,吸热 汽化现象,吸热区 别 发生部位 仅发生在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程度 缓 和 剧 烈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发生温度变化 降低 不变影响因素 温度、表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动 液面上方气压、 液体种类【读一读】阅读课本P36,了解各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想一想】测量沸水的温度应该用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为什么?(2)液态氧中含有液态氮,应该怎样分离它们?三、当堂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