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石堆学校
刘洁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 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 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准备、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 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
高效课堂是展示的课堂不是演戏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 好学生就是在不断地表扬中,不断地“出人头地”中,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 .
传统教学方式“会的同学请举手”
——是造成部分学生认知结果与过程断裂的原因
会的请举手,不会的怎么办?
首先,他们没有压力,因为“会的请举手”,那么,“不会的就可以不举手”。其次,没有保证,对于不会的,学习的手段就只有“听”——听别人说了一遍,即使可能当时会了,也仅是“可能”而已。
教学是由“不会”到“会”,是查漏补缺,指向全部。其实,只有把“不会的”教会了,才显出我们的本领。不然,会的本来就会的,不会的仍然不会,要教学干什么用?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基本理念
“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优质高效课堂主体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 基本理念
1、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主体观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教师为
中心,把学习者放在一个从属和被动的地位。
2、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现代的数学教育理念,是把数学学习看作为一种创造
活动,是以学习者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
建构过程。
3、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既有自己的长处,又有自己的短处。教育要
面向全体学生, 就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
差异.
二、“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
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突破点,在学生的情绪和体验中找到支撑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要步骤:
基本思路:
写解
求解
代入
消去一个元
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写出方程组的解
变形
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
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消元: 二元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一元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
下面是我上课时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
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把②变形得:
代入①,不就消去
了!
同学甲


把②变形得
可以直接代入①呀!
同学乙



互为相反数……
按照同学丙的思路,你能消去一个未知数吗?
同学丙
(3x + 5y)+(2x - 5y)=21 + (-11)
分析:


3x+5y +2x - 5y=10
①左边 + ② 左边 = ① 右边 + ②右边
5x+0y =10
5x=10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解:由①+②得: 5x=10
把x=2代入①,得
x=2
y=3
参考丙的思路,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观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x的系数
相等,都是2.把这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减,就
可以消去未知数x,同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解:把 ②-①得:8y=-8
y=-1
把y =-1代入①,得
2x-5×(-1)=7
解得:x=1


想一想:
(1)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2)加减消元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加法,什么条
件下用减法?
上面这些方程组的特点是什么
解这类方程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主要步骤有哪些?
主要步骤:
特点:
基本思路:
写解
求解
加减
二元
一元
加减消元:
消去一个元
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写出原方程组的解
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3、精讲点拨,内化提升
教师的设疑问难其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剔除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化走向一般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例2.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对于当方程组中两方程不具备上述特点时,必须用等式性质来改变方程组中方程的形式,即得到与原方程组同解的且某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的新的方程组,从而为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创造条件.


分析:
4、练习巩固,反思评价
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自测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 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
随堂练习
1.已知方程组
根据系数特征,易消去( ),解为(  )
2.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时,其中变形正确的是( )
A.只有(1)和(2)B.只有(3)和(4)        C.只有(1)和(3) D.只有(2)和(4)
3.已知a、b满足方程组
a+2b=8
2a+b=7
则a+b=____
5
三、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达标” 。 先学:关键环节——
导读
例如:数学课《向一元一次方程的转化》 。
8:00 上课,教师首先用投影仪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内容;
8:02 学生自读教材、做例题、教师巡视指导;
8:10 学生上前面板演例题, 师生一起检查纠错;
8:17 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出向一元一次方程主要步骤:
“变形,加减,求解,写解” ;
8:20 学生自己做课后练习题;
8:30 学生再上前板演,师生纠错;
8:38学生自己做达标检测
8:43反馈
8:45 下课。
四、“优质高效课堂主体教学”模式运用
过程中的注意点
1、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师生交流的水平
是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注意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力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
标与最高原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创造性能量的释放。
3、学贵质疑,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
激发学生的提问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
提出疑难问题,并指导学生无疑处生疑,产生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欲望。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
优质高效课堂主体教学” 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调整
自己的认知策略, “学” 通过与“思”,通过讨论交流,达到释
疑解难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