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讲 硫及其化合物 一、单项选择题1.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B.硫化氢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浑浊C.H2O是液体,H2S常温下是气体D.氧气和氢气化合比硫和氢气化合容易2.在如图K2-10-1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K2-10-1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pH试纸变红3.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有的反应中显示氧化性,有的反应中显示还原性B.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稳定的亚硫酸C.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一定得到Na2SO3D.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硫的氧化物都是气体,通入水中都形成强酸B.将FeCl3滴入饱和H2S溶液中,溶液的pH降低C.将CO2通入CaSO4饱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D.充分利用含硫矿物,既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减轻酸雨污染5.S(单斜)和S(正交)是硫元素的两种单质。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③S(单斜,s)===S(正交,s) Δ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斜硫和正交硫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ΔH3=-0.33 kJ/molD.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6.(2012年广东中山模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NO2能溶于浓硝酸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D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7.实验室采购了部分化学药品。图K2-10-2是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10-2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B.1 mol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3 g氢气C.配制200 mL 2.3 mol/L的稀硫酸需量取该硫酸25 mLD.打开浓硫酸的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8.(2012届安徽名校联考)将过量S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①Ca(OH)2;②BaCl2;③NaAlO2;④Na2SiO3;⑤Ba(NO3)2;⑥苯酚钠;⑦Na2CO3。A.①②④⑦ B.②③⑥⑦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二、双项选择题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无现象,再加入0.5 mL 3%的过氧化氢后产生沉淀C.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过一段时间后变黄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水解:HS-+H2OH3O++S2-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CO2+Ca2++2OH-===CaCO3↓+H2O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H++SO+Ba2++OH-===BaSO4↓+H2OD.Ba(OH)2溶液恰好中和NaHSO4的酸性:Ba2++2OH-+2H++SO===BaSO4↓+2H2O11.(2011年广东模拟)关于元素F、S、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F>S>ClB.原子半径:S>Cl>FC.稳定性:HF>HCl>H2SD.酸性:HF>HClO4>H2SO4三、非选择题12.某同学用如图K2-10-3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图K2-10-3(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SO2通入紫红色KMn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若C取双氧水,则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 (填溶质的化学式),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____________。要证明气体中既有SO2又有CO2,应该选用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3+和SO之间发生的反应。(1)取5 mL 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2)除了观察到以上的现象外,有成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方案一】检验溶液中含有Fe2+,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二】检验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用品:0.1 mol/L BaCl2、3 mol/L盐酸、3 mol/L硝酸、新制氯水、20% KSCN、0.5 mol/L KI;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Ⅰ.预处理:将(1)中获得的混合物放在如图K2-10-4装置中处理足够时间,该操作名称为______。图K2-10-4Ⅱ.检验过程:操作 现象及结论基于方案一:基于方案二:14.资料显示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图K2-10-5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1 kPa,温度为0 ℃)。图K2-10-5(1)若在烧瓶放入1.30 g锌粒,与c mol/L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洗气瓶中加入1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mL,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__ (选填“200 mL”、“400 mL”或“500 mL”)(2)若1.30 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1.28 g,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烧瓶中投入a 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 g,量气瓶中收集到V mL气体,则有:a/65 mol=b/64 mol+V/22 400 mol,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烧瓶中投入d g锌,加入一定量的c mol/L 浓硫酸V 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 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n(H2)/n(SO2)=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第10讲 硫及其化合物1.C2.D 解析:浓硫酸分别表现出A:吸水性;B:脱水性;C:吸水性和;D:脱水性及强腐蚀性。3.A4.B 解析:常温下SO3是固体,SO2溶于水形成的H2SO3为弱酸。5.C 解析:由盖斯定律可得ΔH3=-0.33 kJ/mol,单斜硫变成正交硫是放热反应,说明正交硫具有的能量更低,更稳定;由题目信息可知单斜硫和正交硫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6.B 解析: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生成I2使淀粉变蓝色;C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O;D项,铜与浓硫酸在常温下难反应,并不是钝化。7.C 解析: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 000×1.84×98%÷98 mol/L=18.4 mol/L。配制200 mL 2.3 mol/L的稀硫酸需量取该硫酸的体积=0.2 L×2.3 mol/L÷18.4 mol/L=0.025 L=25 mL。铝单质在浓硫酸中会被钝化;浓硫酸不挥发,所以打开浓硫酸的瓶盖,不可能有白雾出现。8.D 解析:①过量的SO2与Ca(OH)2反应无沉淀生成;②SO2与BaCl2不反应;③SO2溶于水形成亚硫酸与AlO反应生成Al(OH)3;④有白色硅酸沉淀生成;⑤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提供了H+,使Ba(NO3)2具有强氧化性,能生成BaSO4沉淀;⑥生成的苯酚是白色沉淀;⑦有气泡产生。9.BD 解析:SO2具有漂白性是能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因为氧化性,所以A错,D对。SO2在溶液中能被H2O2氧化成SO,再与Ba2+形成BaSO4沉淀。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10.CD 11.BC12.(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①变红 不褪色(或不明显)②颜色逐渐变淡(或紫红色消失)5SO2+2MnO+2H2O===5SO+2Mn2++4H+③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④H2SO4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品红溶液、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解析:(2)①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H2SO3H++HSO,HSOH++SO,溶液呈酸性,遇到石蕊显红色。注意SO2或H2SO3不能漂白石蕊。②SO2通入紫红色KMnO4溶液中MnO氧化SO2,自身被还原为Mn2+,所以颜色逐渐变淡或紫红色消失。③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Ca(OH)2===CaSO3↓+H2O,过量时:SO2+CaSO3+H2O===Ca(HSO3)2。④证明气体中既有SO2又有CO2,首先证明SO2,再除去SO2,防止干扰CO2的检测。13.(1)Fe(OH)3胶体(2)2Fe3++SO+H2O===2Fe2++SO+2H+(3)SO 渗析操作 现象及结论基于方案一:取1~2 mL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20% 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氯水(或3 mol/L硝酸) 滴加KSCN溶液没明显变化,在加入氯水(或3 mol/L硝酸)后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基于方案二:取1~2 mL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3 mol/L的盐酸,再滴加2~3滴0.1 mol/L BaCl2溶液 加入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SO解析:本题用渗析来分离胶体和溶液。检验Fe2+可以用其还原性,也可以利用其加KSCN不变色,再加氧化剂后显红色,而检验SO必须先用盐酸除去溶液溶液中的SO后,方可加BaCl2检验。14.(1)20 500 mL(2)Zn+2H2SO4(浓)===ZnSO4+SO2↑+2H2O(3)得失电子守恒(4)(64cV-2m)/m解析: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锌与硫酸反应无论生成的是二氧化硫还是氢气,1 mol的锌均可生成1 mol气体,(2)、(3)、(4)可解。(1)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硫、量气筒用来测量氢气的体积,因事先无法预测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氢气各是多少,所以以上试剂和仪器均按最大量准备。(4)锌过量,只能以硫酸计算,先以S元素守恒求出ZnSO4的物质的量,再求生成H2的物质的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