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三社会试卷温馨提醒:1、本卷为全开卷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可携带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试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2、本卷满分80分:共两大题、22小题。所有答题均完成在答题卷方有效。试卷Ⅰ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上世纪“二战”以后,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事件和新景象有( )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峙、“冷战”②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随着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③最大殖民地国家印度的独立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产生,也是具有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事件④新科技革命出现,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新景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C.对外开放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① ② ③ ④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4.漫画《但愿没有这一天》给我们的启示( )①人类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今后工作应以保护环境为中心②保护地球,刻不容缓③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及时行乐④要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标语、口号甚至姓名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下列标语中最有可能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D.革命有理,造反无罪6.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内容(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和平解放西藏③“文化大革命”开始 ④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7.目前,全国日排污水已接近1.3亿吨,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使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78%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据调查,60%的人体疾病与饮用不清洁的水有关。所以说( )①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②人为因素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③必须科学地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④随着中国人口增多和社会发展,水体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8.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总体和平、局部战乱C.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D.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经济9.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第70亿公民在菲律宾诞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太多,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B.地球那么大,区区70亿,没问题的C.世界人口应该越少越好 D.世界第70亿公民为我们敲响警钟:人口应当适度发展10.当前我国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11.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这样的顺口溜:“一年开荒,二年打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沙梁指沙地)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想有粮食,就要开荒B.人类不合理的开垦是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C.要想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就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D.自然环境变化是有其规律的12.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小平A.两弹元勋 B.县委书记好榜样 C.抗洪英雄 D.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3.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利用率不高,损失浪费严重14. “要控制温室效应,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互补性原则15.2000—2003年,全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达5200亿元,相当于1949年-1999年投资总和的1.6倍。从中可以看出( )①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 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③我国财政实力雄厚 ④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最正确的是( )A. B.C. D.试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48分)17.(8分)综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冶金技术,它的发生和发展,进退和起落都是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的.请回答:钢铁巨龙的腾飞艰难的探索 图1 鞍山钢铁公司 图2大炼钢铁(1)图1企业创办于哪一时期 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什么成就 (试举一例)(2分)(2)图2是哪一运动中的场景 (1分)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分)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巨大的飞跃 国家人均钢产量中国2.37公斤印度4公斤美国538.3公斤 图3 50年代初钢产量国家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钢产量38%9%7%5%4%4%图4 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前六强(3)从图3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1分)(4)从图3到图4的飞跃,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点即可)(1分)18.(8分)材料一:自2011年3月爆发冲突以来,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并加强对叙利亚制裁。叙国内武装冲突不断,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在多个地区展开激战,巴沙尔政权出现严重危机材料二:2012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本年度APEC会议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曲折反复、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召开,21个成员的领导人、政府和工商界代表共商世界的经济发展大事,共谋未来合作大局。(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2分)(2)请对材料一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干预、制裁叙利亚的行为进行简要分析(提示:可以从行为的实质、危害等角度进行分析)(4分)(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 (2分)19.(10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1950年(%) 1954年(%)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2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1分)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1分)(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1分)20.(6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0年3月14日,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元朝画家黄公望,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现在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要让利给台湾,因为我们是兄弟。”材料二 2010年7月12日下午,胡锦涛在钓鱼台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时强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一份为民谋利、互利双赢、影响深远的好协议,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材料三 台湾非政府组织团体(NGOs)自行发起签署“两岸和平协议:NGOs共只备忘录”活动。台湾“公民监督国会联盟”等团体认为,马胡会2011年将在最适当时机促成,国共两党将进一步签署和平协议,写下两岸历史新页。(1)总理“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这句话表达了大陆人民怎样的愿望?(1分)“我们是兄弟”又说明了什么?(1分)(2)国共两党签署和平协议的基础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分析,要“两幅画最终合成一幅画”,你觉得现在有哪些有利条件?(2分)21.(8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人口问题在我国始终是个沉重的话题,以下是某班级同学在QQ群上对此问题的讨论:小铃铛:13亿人口是包袱也是财富,之间转换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小博士: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大眼睛: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口素质爵士风:中国31省市区都面临老龄化加快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1)以上网友的留言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网名)(1分);并请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小博士”的说法充分说明了什么 (2分)(3)按照”小铃铛”的说法,要提高人口素质,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写出两点(2分)(4)按照”爵士风”的说法,怎样做才能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分)22.(8分)阅读材料材料一: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能源小省,99%以上的一次能源依靠外地调入,是一个典型的输入型能源消耗大省。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因此,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材料二: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请回答:(1)材料一中,“十二五”规划里提出相关目标的原因是什么?(3分)(2)浙江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浙江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3)(3)节能减排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为此做些什么?(2分)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三社会答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试卷Ⅰ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试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7、(1)(2)(3)(4)18、(1)(2)(3)19、(1)(2)(3)(4)(5)20、(1)(2)(3)21、(1)(2)(3)(4)22、(1)(2)(3)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三社会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A B C A C B D A B C A A C C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试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48分)17、(1)①一五计划时期(1分)②成就列举如: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等(列举一点即可)(1分)(2)①大跃进。(1分)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1分)③启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等(任选二点即可)(2分)(3)我国工业水平非常落后。(1分) (4)党的正确领导;走改革开放之路等。(1分)18、(1)和平问题,发展问题(2分)(2)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2分)危害:破坏地区稳定与发展,威胁世界和平,不利构建和谐世界(2分)(3)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国内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对外: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19、(1)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分)土地改革完成。(1分)(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分)(3)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4)一国两制。(1分)(5)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分)20、(1)希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归实现和平统一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分)两岸人民同祖同宗,血肉相连(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分)(2)一个中国(2分)(3)历史角度: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人民角度:人民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经济文化角度:两岸人民同祖同宗,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已实现三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平发展前景光明。国家角度:祖国大陆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中国政府有能力,有决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政策角度:港澳回归祖国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最佳方式。国际角度:“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2分)21、(1) 大眼睛 (1分) 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率 (1分)(2)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PRED问题中,人口是关键因素等。(2分)(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分,答出发展科技,发展教育也可)(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等(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22、(1)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分)(2)关键是科技。(1分)意义:有利于缓解浙江省能源危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实现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分)(3)可以从宣传和生活实际等角度作答,必须两个以上角度。(2分)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班级 学号 姓名 试场号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