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年10月考生须知: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课本及其他材料,但必须独立答题,不能交流材料、讨论问题。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表明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A.不公平的 B.低水平的 C.不全面的 D.发展很不平衡的2.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②坚持以军事建设为中心,加快国防建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加强与世界大国的结盟,提高国际地位。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4.下列事件没能体现当今时代主题的是①2011年9月23日,2011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开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长春发表题为“共同开创欧亚合作新时代”的主题演讲②美伊对抗,以色列威胁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③2011年11月3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召开,倡导合作谋赢④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对中国国防建设说三道四,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评论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5.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 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6.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在右图中的字母代号是8.“麻城建国第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说,该消息反映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9.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两极”与“冷战”。下列图片能体现“冷战”特征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011年9月2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总额58.52亿美元的向台湾出售武器计划,这已经是奥巴马政府第二次对台军售。中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回答10—11题。10.下列对于美国政府对台军售行为理解正确的是①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②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③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 ④任何国家都不能向别国出售武器装备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②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给台湾作出了榜样 ③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准确 ④台湾回归将结束我国作为他国殖民地的历史 ⑤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12.流行歌曲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歌曲流行于我国解放后不同的历史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③生产大跃进哪,大家一条心,农业纲要四十条,五年来完成,嘿五年来完成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13.中国为了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7次反恐联合军演“和平使命-2010”,派出约1000名士兵和包括99坦克、歼-10战机在内的诸多最新装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描述正确的是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③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④“上合”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14.2011年,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合作遍及世界。对此,我们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①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③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④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跌宕起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影响。回顾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石油,已经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博弈的对象,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推手。回答15——16题。15.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其实质是A.石油资源日益匮乏 B.产油国利用石油这个武器对抗西方发达国家C.采油技术比较落后 D.波斯湾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16.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①促使美国采取节能措施 ②促使美国开始研究太阳能等新能源③促使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④促使美国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进入2011年以来,南海问题骤然升级。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加快了蚕食南海的步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以保护“南海通航权”为名意图染指南海。我国政府秉承“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一贯原则,严辞谴责任何国家的单方面行动,反对任何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企图,强调通过争议国家间的对话谈判来解决。回答17——19题。17.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图染指南海,反映出当今世界A.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B.冷战并未结束 C.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 D.总体战乱,局部和平18.我国强调通过争议国家间的对话谈判来解决南海问题,这体现出我国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军事力量尚未足够强大 D.“一边倒”的外交原则19.我国要成功解决南海问题,归根到底要靠A.强大的军事力量 B.联合国的权威C.跟南海周边国家搞好关系 D.综合国力的强大20.某生为探究“二战结束以来美苏关系的演变”,所拟标题与这一主题不相符合的是A.《两极!单极!多极!!》 B.《美苏战时同盟记》C.《苏联解体与北约东扩报告》 D.《美苏冷战始末》21.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22.建国以来农家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B.土地改革的完成、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C.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3.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 B.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扶持C.各国政府进行社会改革 D.战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24.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人物文化”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你认为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①“解放军的好战士” ②“两弹元勋” ③“党的好干部” ④“毛泽东与地质之父”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5.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引人瞩目。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②和平成为时代主题之一③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6.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你认为适合采用的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周恩来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也是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家。在一场“周恩来的外交风范”研讨会上,小李同学列举了四个事例,其中有一例列举不当,它是A. 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28.下列内容没有关联的一组是A.纳米比亚的独立——冷战开始——殖民时代结束B.“小球转动大球”——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跃进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D.APEC——2001年、上海——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29.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正确的是A.《雅尔塔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B.古巴导弹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C.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已经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共42分)30.(11分)[中美关系]2012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长足发展……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二:两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性会晤。材料三:当前,美国重返亚洲战略逐渐定型,并在2012年初写入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结合近年美国在南海等问题上的多番策动,中美关系很可能会因美国强硬地重返亚洲受到冲击,相应的危机管理将成为未来数年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状况的关键之举。(1)材料一中的“邻人”指谁?当时中美之间展开的一场殊死较量指什么事件?中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3分)(2)上面两幅图分别描述了两任美国总统访华的历史时刻,请说出左图所描述的历史性事件和意义。当时的世界处于怎样的格局中?(3分)(3)奥巴马总统在会晤胡锦涛主席时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没有变化。这一立场指什么?(1分)(4)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分)这一方针首先在哪个地区成功实践?(1分)(5)纵观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你认为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2分)31.(9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材料一: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材料二:1958—1976年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三次严重失误,但从三十多年前,……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哪些胜利?(至少答出三点及以上)(3分)(2)材料二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2分)(3)请写出改革和开放最早在哪里展开?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32.(7分)[粮食生产]阅读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情况曲线图,完成下列表格。 历史阶段 发展趋势 具体原因 得到的启发 Ⅰ(1952-1957) 较快发展 ① (2分) ⑤ (2分) Ⅱ(1957-1960) ②(1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Ⅲ(1978-2008) ③(1分) ④ (1分)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33.(8分)[追逐梦想]材料一:耕田梦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梦想终于变为现实。材料二:小康梦[相关连接]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年份 1998 2000 2001 2004 2008城镇居民 44.5% 39.5% 38.2% 37.7% 36.3%农村居民 54.3% 49.9% 47.7% 47.2% 43.1%备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认为,高于60%属绝对贫穷,在60%--50%之间的是温饱,在50%--40%之间是富裕。材料三:2011年9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温家宝总理出席达沃斯论坛并致辞时指出,中国不断提升开放式经济发展水平,过去十年发生巨变,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升至第二位。(1)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什么措施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1分)(2)实现小康是中国人民的美好向往,请你根据“相关连接”及书本知识概括我国小康梦的实现情况。(3分)(3)梦无止境,有梦想就会有追求。到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实现什么更远大梦想?(1分)(4)看了材料三,有同学说,我国已经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是进入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3分)34.(7分)[时代主题]2011年是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一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中东、北非动乱;美国强势重返亚洲;中国南海主权遭遇严重挑衅。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债危机从希腊开始,先后向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蔓延。欧债危机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欧盟连续召开会议,商讨解决危机方案。(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贷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材料二:美国强势重返亚洲。2011年,美国明显把战略重点转向亚洲:强化驻日韩美军,加强与菲律宾、越南军事合作,强推南海问题国际化,宣布与澳大利亚签署永久驻军协议……目标直指中国。对此,中国国防部明确指出,美国的做法是冷战思维的表现,与和平、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背道而施。材料三:中国政府于9月25日发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钓鱼岛的历史背景和问题实质,用无可辩驳的史实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揭露了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真相,并进一步表明中国政府对待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主张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1)三段材料再次彰显了当今时代的什么主题?(2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苏冷战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当前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主张体现了怎样的外交原则?(1分)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学习能力测试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共42分)30.(11分)(1)(3分)朝鲜;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巩固新政权;(1分一个)(2)(3分)1972年尼克松访华;(1分)签署了《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1分)两极格局(1分)(3)(1分)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2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香港(1分)(5)(2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两点得2分)31.(9分)(1)(3分)①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③1953年7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④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⑤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⑦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到1957年超额完成; ⑧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答出三点即得3分)(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分)从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3)(4分)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分)1979年在安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开放首先在沿海展开,(1分)1980年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分)32.(7分)① (2分)完成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分1个)② (1分)明显下降③ (1分)稳定快速增长;或持续增长④ (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 (2分)① 一切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或者认清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1分)② 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分)33.(8分)(1)(1分)1952年土地改革(2)(3分)2000年底达到的总体小康 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每一个特点1分)(3)(1分)全面小康(4)(3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1分1条)①柏林墙②古巴导弹危机③北约和华约军事集团分布④“9.11”事件1952 57 60 65 1978 20082008生产状况年份ⅠⅡ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