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北京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汇编:数列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0秋 通州区期末)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是 A.15 B.20 C.25 D.352.(2020秋 朝阳区期末)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A. B. C.10 D.153.(2020秋 石景山区期末)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成等比数列,则前5项的和为 A.10 B.15 C.21 D.284.(2020秋 丰台区期末)在等差数列中,若,,则 A.35 B.37 C.39 D.415.(2020秋 东城区期末)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若,则 A. B. C.1 D.26.(2020秋 顺义区期末)我国古代数学论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二百五十四,请问底层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254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 A.32盏 B.64盏 C.128盏 D.196盏7.(2020秋 丰台区期末)已知是等比数列,为其前项和,那么“”是“数列为递增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2020秋 昌平区期末)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此数列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如下方法定义:,.若此数列各项除以4的余数依次构成一个新数列,则 A.1 B.2 C.3 D.5二.填空题(共4小题)9.(2020秋 昌平区期末)已知是等差数列,若,,则 .10.(2020秋 海淀区校级期末)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已知,,记,则数列的前六项和为 .11.(2020秋 西城区期末)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记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则 ; .12.(2020秋 海淀区期末)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成等差数列,则数列的公比为 .三.解答题(共10小题)13.(2020秋 海淀区校级期末)已知项数为的数列为递增数列,且满足,若,则为的“关联数列”.(Ⅰ)数列1,4,7,10是否存在“关联数列”?若存在,求其“关联数列”;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Ⅱ)若为的“关联数列”, 是否一定具有单调性?请说明理由.(Ⅲ)已知数列存在“关联数列” ,且,,求的最大值.14.(2020秋 顺义区期末)已知是无穷数列.给出两个性质:①对于中任意两项,,在中都存在一项,使得;②对于中任意项,在中都存在两项,,使得.(Ⅰ)若,判断数列是否满足性质①,说明理由;(Ⅱ)若,2,,判断数列是否同时满足性质①和性质②,说明理由;(Ⅲ)若是递增数列,,且同时满足性质①和性质②,证明:为等差数列.15.(2020秋 西城区期末)对于数列,定义,设的前项和为.(Ⅰ)设,写出,,,;(Ⅱ)证明:“对任意,有”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有”;(Ⅲ)已知首项为0,项数为的数列满足:①对任意且,有,0,;②.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16.(2020秋 朝阳区期末)已知无穷数列满足:,,.对任意正整数,记对任意,2,3,,,对任意,.(Ⅰ)写出,;(Ⅱ)当时,求证:数列是递增数列,且存在正整数,使得;(Ⅲ)求集合.17.(2020秋 石景山区期末)对于数列,若从第二项起的每一项均大于该项之前的所有项的和,则称为数列.(Ⅰ)数列为,1,3,5,7,数列为.判断数列,是否为数列,并说明理由;(Ⅱ)设数列是首项为2的数列,其前项和为.求证:当时,;(Ⅲ)设无穷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有穷数列,是从中取出部分项按原来的顺序所组成的不同数列,其所有项和分别为,.若.判断是否为数列,并说明理由.18.(2020秋 东城区期末)给定正整数,,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具有性质.对于两个数列,,,,;,,,,,定义数列,,,,.(Ⅰ)设数列具有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的前四项和;(Ⅱ)设数列具有性质,数列满足,,,且.若存在一组数列,,,,使得为常数列,求出所有可能的值;(Ⅲ)设数列具有性质(常数,数列满足,,,且.若存在一组数列,,,,使得为常数列,求的最小值.(只需写出结论)19.(2020秋 丰台区期末)已知是由正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项的最大值记为,最小值记为,令.(Ⅰ)若,2,3,,写出,,的值;(Ⅱ)证明:,2,3,;(Ⅲ)若是等比数列,证明:存在正整数,当时,,,,是等比数列.20.(2020秋 昌平区期末)已知数列,从中选取第项、第项、、第项,若,则称新数列为的长度为的递增子列.规定:数列的任意一项都是的长度为1的递增子列.(Ⅰ)写出数列9,2,6,7,3,5,8的一个长度为4的递增子列;(Ⅱ)设数列,,.若数列的长度为的递增子列中,任意三项均不构成等差数列,求的最大值;(Ⅲ)设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项数为.判定数列是否存在长度为3的递增子列:1,16,81?若存在,求出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2020秋 海淀区期末)设是由个实数组成的行列的数表,满足:每个数的绝对值是1,且所有数的和是非负数,则称数表是“阶非负数表”.(Ⅰ)判断如下数表,是否是“4阶非负数表”;数表1 11 11 11 1数表1 1 11 11 1(Ⅱ)对于任意“5阶非负数表” ,记为的第行各数之和,证明:存在,,,2,3,4,,使得;(Ⅲ)当时,证明:对与任意“阶非负数表” ,均存在行列,使得这行列交叉处的个数之和不小于.22.数列中,给定正整数,.定义:数列满足,2,,,称数列的前项单调不增.(Ⅰ)若数列通项公式为:,求(5).(Ⅱ)若数列满足:,求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数列的前项单调不增.(Ⅲ)给定正整数,若数列满足:,,2,,,且数列的前项和,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写出答案即可)2021北京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汇编:数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直接求解.【解答】解: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数列的前5项和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2.【分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解答】解:,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3.【分析】根据,,成等比数列,求出公差,然后求出前5项的和.【解答】解: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成等比数列,则,即,解得,,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属于基础题.4.【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出方程,求出公差,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在等差数列中,若,,,解得,.故选:.【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第20项的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5.【分析】利用求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则.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6.【分析】由题意可知,每层的灯数形成等比数列,公比,,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列式求解,再求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每层的灯数形成等比数列,公比,且,则,解得..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7.【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知前项和的单调性与首项和公比有关,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当时,若,因为若则,即,显然不是递增函数;若数列为递增数列,则,,即,,所以,而,所以“”是“数列为递增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求和,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单调性与什么有关.8.【分析】先由题设写出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些项,进而写出新数列的一些项,再由数列的项的规律求得结果即可.【解答】解:由题设可得数列,1,2,3,5,8,13,21,34,55,89,144,,数列,1,2,3,1,0,1,1,2,3,1,0,,数列是周期为6的周期数列,,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周期性在求数列的项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9.【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列出方程,求出公差,由此能求出的值.【解答】解:是等差数列,,,,解得,.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第4项的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10.【分析】先由题设求得,进而求得公比与,再求得,然后利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得结果.【解答】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又,,解得:,,,,故答案为:18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基本量的计算,属于基础题.11.【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性质能求出首项的值.【解答】解:因为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成等比数列,所以,即,解得,所以.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12.【分析】根据、、成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列出关系式,化简得到关于与的关系式,由,两边同时除以,得到关于的方程,求解方程得答案.【解答】解:,,成等差数列,,又数列为等比数列,,整理得:,又,,解得:或.故答案为:3或.【点评】本题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三.解答题(共10小题)13.【分析】(Ⅰ)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再利用“关联数列”的定义进行分析求解即可;(Ⅱ)利用“关联数列”的定义结合数列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即作差法进行判断即可;(Ⅲ)利用已知条件分析得到,然后表示出,从而得到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关联数列” ,得到,利用为2020的正约数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解:,4,7,10是项数为4的递增等差数列,其中,,,所以,则,故,,,所以,,,,所以数列1,4,7,10存在“关联数列”为7,6,5,4;(Ⅱ)因为为递增数列,所以,则,所以,故数列具有单调递减性;(Ⅲ)由于,则,故,所以,又,所以,解得,所以存在“关联数列” ,所以,因为为2020的正约数,且,故的最大值为20,所以的最大值为21.【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新定义的本质,把新情境下的概念、法则、运算化归到常规的数学背景中,运用相关的数学公式、定理、性质进行解答,属于难题.14.【分析】(Ⅰ)取数列中的,,通过计算发现在数列中不存在,使得,由此确定答案;(Ⅱ)直接在数列中任意两项,,记,判断是否满足性质①,中任意项,记,,判断是否满足②,从而得到答案;(Ⅲ)是递增数列,,则,利用性质①,由数学归纳法原理,可以证明,,,,,然后再利用反证法证明,,,,,从而可以证明是首项为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解答】解:(Ⅰ)数列不满足性质①,理由如下:取数列中的,,所以.由,解得,显然不是整数.所以在数列中不存在,使得,故数列不满足性质①;(Ⅱ)数列同时满足性质①和性质②,理由如下:对于中任意两项,,记,因此,从而数列满足性质①;对于中任意项,记,,显然有,从而数列满足性质②;综上,数列同时满足性质①和性质②.(Ⅲ)证明:是递增数列,,则,根据性质①,,,由数学归纳法原理,可以证明,,,,,另一个方面,我们用反证法证明,,,,,假设是中最小的不能写成的整倍数的项,根据性质②,存在两项,,使得,我们记,,其中,可知:,易知,根据的最小性,可知道,,可以得到,与不是正整数矛盾.综上所述,是首项为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涉及了等差数列的证明,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新定义的本质,把新情境下的概念、法则、运算化归到常规的数学背景中,运用相关的数学公式、定理、性质进行解答即可.属于难题.15.【分析】(Ⅰ)直接根据新定义写出即可;(Ⅱ)利用定义给出的信息,分别从充分性和必要性进行证明即可;(Ⅲ)构造,,结合(Ⅱ)以及题中条件,推出,设,,,中有项为0,从而确定的值,分别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解:(Ⅰ)因为,,,,,根据题意可得,,,.(Ⅱ)证明:必要性:对,有,因此.对任意且,有,,两式作差,得,即,因此,综上,对任意,有.充分性:若对任意,有,则,所以.综上,“对任意,”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Ⅲ)构造数列,,则对任意且,有,.结合(Ⅱ)可知,,又,因此.设,,,中有项为0,则,即.因为,0,,所以或1.若,则与,,,中有0项为0,即矛盾,不符题意.若,则,所以当,,,,中有一项为0,其余项为时,数列满足条件.,,,中有一项为0,共种取法;其余项每项有1或两种取法,所以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新定义的本质,把新情境下的概念、法则、运算化归到常规的数学背景中,运用相关的数学公式、定理、性质进行解答即可.16.【分析】(Ⅰ)直接利用题中给出的定义求解即可;(Ⅱ)先利用作差法证明数列是递增数列,再利用条件得到,令,分析得到,即可证明得到结论;(Ⅲ)利用定义得到对任意,都有且,结合(Ⅱ)中的结论进行分析,得到,再证明,利用集合相等的概念即可得到集合.【解答】(Ⅰ)解:根据题意可得,,,,;(Ⅱ)证明:当时,对任意,都有,所以,所以数列是递增数列,因为,所以,令,则,所以,所以存在正整数,使得;解:由题意得,对任意,都有且.由(Ⅱ)可得,当时,存在正整数,使得,所以,所以若,则,又因为,,所以若,则,所以若,则,即.下面证明.①当时,对任意,都有.下证对任意,.假设存在正整数,使得.令集合,则非空集合存在最小数.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与矛盾.所以对任意,.所以当时,.②当时,.下证对任意,.假设存在正整数,使得.令集合,则非空集合存在最小数.因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且,所以,与矛盾.所以当时,.所以当时,对任意,都有.所以,即.因为,且,所以.【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的综合应用,涉及了数列单调性的证明,集合相等概念的应用,本题是一个新定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新定义的本质.17.【分析】(Ⅰ)数列不是数列,数列是数列.利用新定义判断即可即可.(Ⅱ)由题意知,,推出.然后利用累乘法,判断证明即可.(Ⅲ)数列不是数列.利用反证法,转化推出矛盾结论,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Ⅰ)数列不是数列,数列是数列.对于数列,,所以数列不是数列;对于数列,,所以数列是数列.(Ⅱ)证明:由题意知,,即,即.又因为,所以.所以当时,,命题得证.(Ⅲ)数列不是数列.理由如下:假设数列是数列,则得,所以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且,.(1)若数列中的元素都在数列中,则;(2)若数列中的元素都在数列中,则;(3)若数列和数列有部分公共元素,将数列和的公共元素去掉得到新的数列和,不妨设数列和中的最大元素在数列中,则数列的前项和.因为,,所以数列中的所有项和小于等于.所以数列中的所有项和小于.所以.综上(1)(2)(3)知与已知矛盾,所以数列不是数列.【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应用,新定义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反证法的应用,是难题.18.【分析】数列的前四项和为的前四项和与的前四项和之和,代入可求;由题知,,,只要考虑数列,的前四项,分情况检验即可求解满足条件的,结合已知条件代入直接求解.【解答】解:数列的前四项和为的前四项和与的前四项和之和,为,由题知,数列满足,,故只要考虑数列,的前四项,取,,,为1,0,0,0;1,0,0,0;1,0,0,0;0,1,0,0;0,1,0,;0,0,1,0,可使的前四项为4,4,4,4,所以成立;取,,为1,1,0,0;1,1,0,0;1,0,1,0,可使的前四项为4,4,4,4,所以成立;取,,,为1,1,1,0;1,1,1,0;1,1,0,1;1,1,1,0;1,0,1,1;1,1,0,1,可使的前四项为7,7,7,7,所以成立;当时,的前四项是1,1,1,1,所以对任意的,不会是常数列,综上,,2,3.(Ⅲ).【点评】本题以新定义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数列性质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19.【分析】(Ⅰ)由,可得,,利用.即可得出,,.(Ⅱ)由题意知,,可得,化简整理即可得出.(Ⅲ)由题意知,及,通过分类讨论,利用等比数列的意义、反证法等即可证明结论.【解答】解:(Ⅰ),,,.,,.(Ⅱ)证明:由题意知,,所以.所以,即.(Ⅲ)证明:由题意知,及,①当时,得,即.所以.所以.即为公比等于1的等比数列.②当时,令,,,,,则.当时,显然.若,则,与矛盾,所以,即.取,当时,,显然,,,是等比数列.综上,存在正整数,使得时,,,,是等比数列.【点评】本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20.【分析】(Ⅰ)根据定义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长度为4的一个递增子列;(Ⅱ)列出数列的项,根据题意可得,分析可得矛盾,即可求出的最大值;(Ⅱ)反证法假设此递增子列存在,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化简变形,通过证明得出矛盾,从而可以证明.【解答】解:(Ⅰ)长度为4的一个递增子列为:2,6,7,8(或2,3,5,;(Ⅱ)设数列的长度为的递增子列为:,,因为数列,2,3,4,5,6,7,8,9,10,11,12,13,14,各项均为正整数,所以,(若,则成等差数列),同理,且,所以,同理,又因为,所以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构造数列的递增子列:1,2,4,5,10,11,13,14,其中任意三项均不构成等差数列,所以的最大值为8.(Ⅲ)不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假设数列存在长度为3的递增子列:1,16,81,则存在,使,所以,得,同理,得,所以,下面证明为无理数:假设为有理数,且,互质,所以,因为是偶数,是奇数,所以,与事实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为无理数,又因为为有理数,所以式不成立,所以数列不存在长度为3的递增子列:1,16,8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列的新定义问题,试题以数列的有关知识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理解数列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基础知识探究新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21.【分析】(Ⅰ)利用题中给出的新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Ⅱ)记为数表中第行第列的数,则,,不妨设(1)(2)(3)(4)(5),然后分当(3)、当(3)分别进行证明即可;(Ⅲ)分成三种情况进行证明:①先证明数表中存在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0,②由①及题意,不妨设数表前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0,③在②所设数表下,证明前行前列中存在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分别利用新定义分析证明即可.【解答】(Ⅰ)解:记为数表中第行第列的数,为数表中所有数的和,为数表中前行列交叉处各数之和.是“4阶非负数表”; 不是“4阶非负数表”;(Ⅱ)证明:由题意可知,,,,2,3,4,5,,2,3,4,5,且数表是“5阶非负数表”,所以,2,3,4,为奇数,且(1)(2)(3)(4)(5),不妨设(1)(2)(3)(4)(5),①当(3)时,因为(3)为奇数,所以(3),所以(1)(2)(3)(3);②当(3)时,因为(3)为奇数,所以(3),所以(4)(5)(3),所以(1)(2)(3)(4)(5),又因为(1),(2),(3)均为奇数,所以(1)(2)(3).(Ⅲ)证明:①先证明数表中存在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0,设,由题意可知,不妨设(1)(2)(3),由于,所以;②由①及题意,不妨设数表前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0,下面考虑前行,证明存在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设,则,不妨设(1)(2)(3),因为为个奇数的和,所以为奇数,2,3,,,.当时,因为为奇数,所以,所以;.当时,因为为奇数,所以,所以,所以;③在②所设数表下,证明前行前列中存在行列,其所有数的和大于等于,设,则,不妨设(1)(2)(3),.当时,,.当时,,所以,所以,综上所述,对于任意“阶非负数表” ,均存在行列,使得这行列交叉处的个数之和不小于.【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定义问题,试题以求和的有关知识为背景设计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新定义的本质,把新情境下的概念、法则、运算化归到常规的数学背景中,运用相关的数学公式、定理、性质进行解答即可.22.【分析】(Ⅰ)由数列通项公式分别气的前5项,代入即可求得(5),(Ⅱ)充分性:由,数列的前项单调不增,即,去掉绝对值求得,再证明必要性,采用反证法,假设数列的前项不是单调不增,则存在使得,求得,与已知矛盾,即可证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数列的前项单调不增.(Ⅲ)由当丨丨时,即数列为常数列,,当时的最大值:此时,,当时的最大值:此时.【解答】解(Ⅰ),,,,,,(5)丨丨丨丨丨丨丨丨,(5).(2分)(Ⅱ)充分性:若数列的前项单调不增,即,此时有:.必要性:反证法,若数列的前项不是单调不增,则存在使得,那么: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由于,,.与已知矛盾.(9分)最小值为0.此时为常数列.(10分)最大值为,当时的最大值:此时,,,分.当时的最大值:此时.由易证,的值的只有是大小交替出现时,才能让取最大值.不妨设:,为奇数,,为偶数.当为奇数时有:,,,当为偶数时同理可证.(13分)【点评】本题考查新定义的理解和运用,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运用,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