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社会法治 试卷分值: 100分 时间: 100分钟一、选择题(共 20 题,共 40 分)1. 放大或缩小手机地图,可以使屏幕中的地图呈现范围时大时小。放大或缩小地图,实际上是在改变地图的( )A.比例 B.方向 C.图例 D.注记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题。2. 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3. 图中甲地的地形类型可能是( )A.平原 B.高原C.山地 D.丘陵4. 读下图两张,据图推断,B 城市位于 A 城市的(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5. 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四周高)B. 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四周低D.甲岛中低四周高,乙岛西高东低甲岛乙岛16. 观察上面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这四种气候类型的名称按顺序依次应为(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联合国将 2020 年 5 月 21 日确定为首个“世界茶日”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 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请读图,完成 7~8 小题。7. 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 )A.150 至 400 米之间 B.150 至 450 米之间C.200 至 450 米之间 D.200 至 500 米之间8. 图中河流流向及瀑布景观位置分别是( )A.自西向东①处 B.自西北向东南②处C.自东北向西南③处 D.自西南向东北④处①甲、乙属于欧洲,丙、丁属于亚洲③该国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甲乙两区A. ①② B.②③②图中三条河流都注入北冰洋④该国地势总体呈现西高东低C.①③ D.②④读下边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0. 图中标注点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②处应为山谷B.③处坡度较缓,④处坡度较陡C.①处海拔高于②处D.②处与④处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11. 《周易》 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请 问下列哪些远古人类已经能“易之以宫室”(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12.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 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 多种野兽化石,还有 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4 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13. 西昊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吴壁村南,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面积约 40 万平方米,包含仰韶、 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挖掘时 获得大量二里头、二里岗时期冶铜遗存。上述材料说明( )A.山西是中国最早古人类的发源地 B.山西历史悠久,古人类遗址居全国首位C.西吴壁遗址的发现说明尧、舜、禹等属于史实 D.二里头、二里岗时期,我国已经会冶铜14. 2019 年 7 月 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 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 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C.碳 14 测定年代为公元前 3000 年左右B.城中发现 20 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D.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15. 《山海经》 中写道: “蚩尤作兵伐黃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bá),雨 止,遂杀蚩尤。 ”以上《山海经》 中所描述的内容( )A.属于历史真实记录 B.没有任何依据C.反映了人类起源 D.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16.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A. 黄帝)B.尧C. 舜D. 禹17.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笔记本上整理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3的一项是( )A.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B. 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C. 商纣王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D.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18. 据《礼记 ·礼运》记载:夏朝建立后,“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19. 右图是商朝的一件文物,其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下列关于这件文物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文物的名称由内壁文字而来B.说明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C.工艺复杂,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D.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20. 春秋以前,军队的编制主要是根据战车作战的需要来组织的……到了春秋时期,为 了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各诸侯国不断扩大步兵数量,使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作战兵种。步兵的兴起说明( )A.社会趋向和平 B.制度不断变迁C.交通更加发达 D.战争规模扩大二、非选择题(共 6 题,共 60 分)21. ( 10 分) 读图并阅读材料, 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2021 年 9 月在上海举办的金砖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围绕“金 砖 15 周年: 开展金砖合作,促进延续、巩固与共识”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深化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研 究提供了重要遵循。(1) B 国所在的大洲与美国所在的大洲之间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线 e 是_______运河。B 国领导人可以搭乘专机直接横跨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b——______来到上海参加会议。(2 分)(2) A 国以_____人种为主,C 国位于______(填大洲) 最南端。(2 分)(3) 从亚洲地理分区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嘉宾国 D 属于______。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D 国是_______,D 国气候特点为 ____________。若 D 国领导人选择最近的海路到访中国,他必定要经过 a 海峡,这个海峡沟通了_____洋和 ______洋。(6 分)22. ( 11 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 (2 分)(2) 图中 A 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道路的走向为________。 (2 分)(3) 张老师打算从甲村到乙村去家访, 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帮助张老师在① 、②两条线路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一条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3 分)(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该地区计划修建水电站,你觉得修建在哪里比较合适: ________ (在图上大写字母中找)(1 分)。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2 分),但可能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_ ( 1 分) 。23. (7 分) 观察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 A 点的纬度是________;B 点的经度是________。(2 分)(2) 从南、北半球看,A 点属于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 点属于________半球。(2 分)(3)A 点位于 B 点的________方向。按纬度带划分,B 点位于________。按温度带的划分,A 点位于________。 ( 3 分)24.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 年,云南省楚雄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 祭祖台初步设计高 170 米,基座是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是祭奠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材料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材料三: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房共有三十六座,分为两片,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 160 平方米左右,两片各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议事集会场所; 最小的只有 12-20 平方米,可能是一般氏族成员的居处。——摘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1)你认为材料一中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2 分)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 170 米 (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人的发现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4 分)(3)依据材料三,说出半坡遗址的布局特点。(2 分) 结合所学,分析半 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 (2 分)25. (9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作。材料二: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乃征师诸候,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 尤。——《史记 ·五帝本纪》材料三: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炎帝和黄帝的祭祀始于原始部落时期,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一种由官 方组织的公祭活动。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大量来 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1) 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 分) 根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分)(2) 材料二中的“轩辕”是指谁 (1 分) 根据材料二分析,轩辕在几次战役中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是什 么 (2 分)(3) 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炎黄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 (2 分)26. ( 11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 更替示意图(部分)夏 商 西周 秦 西汉② 战国材料二: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 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材料三: 据《春秋》 一书记载,在 242 年间,列国进行了 483 次战争。楚国攻打宋国时,都城内出现“易 子而食”的惨剧。在争霸过程中,诸侯国从 100 多个逐步归并成战国初期的 10 多个; 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 往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1)材料一示意图中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 1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平王迁都以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现象。 (2 分)(3) “诸侯”一词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2 分)依据材料三归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带来的影响。(4 分)读俄罗斯地形剖面图(60°N),回答下列问题。9. 下列对该地形剖面图涉及地理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21七年级期中卷参考答案选择题1-5 ABABB 6-10 BCBBB11-15 CBDDD 16-20 DBBBD非选择题21、(10分)(1)巴拿马运河;太平洋(2分)(2)白色;非洲(2分)(3)南亚;发展中国家;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洋;太平洋(6分,气候特点2分)22. (11分)(1)山顶;陡崖(2分)(2)350—400米;西北——东南走向(2分)(3)②;沿等高线,地势平坦、起伏小(3分)(4)Q(1分);“袋布口”地形,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内部汇水面积大;(2分)会淹没农田和村庄,丙村需要移民 (1分)23. (7分)(1)30°N;50°E(2分)(2)北;东(2分)(3)西北;中纬度;北温带 (3分)24.(12分)(1)因为在元谋县发现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2分);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分)(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完善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3)分区布局,有明确功能定位。(2分)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半坡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2分)(或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较为坚固,有利于防寒保暖、防风,冬暖夏凉。)25.(9分)(1)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2分)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分)(2)黄帝。 (1分)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2分)(3)因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人奉为人文初祖,中华儿女祭祀炎黄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对炎黄的崇敬与怀念。(2分)26.(11分)(1)朝代(时期):①东周②战国。(2分)建立者:周武王。(1分)(2)王室衰微,诸候以强并弱。(2分)(3) 制度:分封制。(2分)有利影响:促进了国家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不利影响:使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答案.docx 社会法治试题.doc